2014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13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4年之后,“秦俑”出土,这更增加我们思考的机会。这批陶器塑像据估计约为六到七千个,个个不同。从脸上的表情,还可以看出各人的年龄和性格。……他们所着靴鞋的鞋底有圆钉。所穿的甲,铁片以皮带穿贯,都根据实物丝毫不苟的模制,步兵和骑兵的制服也不同。并且这几千个塑像带着战车和兵器构成战斗队形,又能大概一致保存艺术和技术上的同一标准。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二十一世纪初,集合两岸三地文化精英共同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下图),一时间给昆曲注入了青春的生命,在大学校园,引起青年学生争看昆曲的热潮,论者称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此一现象恐怕也源自于华人世界的青年学子,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新的憬悟,新的渴求。昆曲的古典美学以及汤显祖的有情天地,终于深深感动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心。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兵马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理由。
(2)材料二图中的人物在戏曲中的角色分别被称之为什么?在昆曲中,这样的角色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宋神宗)与王安石论助役事,安石辩数甚力。上曰:“无轻民事,惟艰。”安石曰:“陛下固知有是说,然又须审民事不可缓。”上曰:“修水土诚不可缓。”安石曰:“去徭役害农,亦民事也。岂特修水土乃为民事?如修水土非陛下能胜异论,则谁肯为陛下尽力?且议助役事已一年,须令转运使、提点刑狱、州县体问百姓,然后立法,法成又当晓谕百姓,无一人有异论,然后着为令,则其于民事,可谓不轻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富者累百巨万”、“强者兼州城”的现象,分别与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有关?
(2)根据材料二简述王安石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相应的改革措施。
(3)材料一、二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据材料回答两次改革的侧重点是什么?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

——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1)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雅典卫城 图2平遥古城
材料二 平遥古城方三里,方正端庄、中轴对称,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街巷两旁排列着众多的店铺商号,大多是前店后宅的格局。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18家票号。古民居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建于清朝,以砖墙瓦顶的四合院为主,轴线分明,左右对称。
——世界文化遗产介绍
(1)图1反映了雅典卫城建筑群有什么鲜明的特色?(2分)
(2)根据图2和材料二,说明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卫城和平遥古城分别体现了什么文化内涵?(2分)

2.单选题(共19题)

5.
梭伦在担任执政官期间,曾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一规定旨在用法律来()
A.赋予公民的国家主人地位B.培养公民见义勇为的品质
C.引导公民切实地关心国事D.冲破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
6.
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
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
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
C.德意志帝国分裂仍未消除
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之争
7.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于人口统计的规定(  )
A.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D.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8.
《英国政治制度史》:“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威廉三世立即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1692年下院提出《任职法案》,先是被上院否决,次年又被威廉三世否决。”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此时的英国国王拥有立法否决权
B.此时的英国国王违反了英国关于限制王权的法律
C.此时的英国上院具有立法否决权
D.此时的英国下院拥有立法权
9.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以夷制夷、以夷制华、以华制华三种策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A.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辛丑条约》
B.《辛丑条约》、甲午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
D.甲午战争、《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10.
“那一次的海军战争是我民族在这次全面抗战以前最要紧的一个战争。如胜了,高丽可保,东北不致发生问题,而在远东中国要居上日本居下了。所以(这次)┅┅ 海军之战是个划时代的战争,值得我们研究。”(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此材料描述了近代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这次“海军战争”指的是1894年发生的甲午战争
B.“战争”发生在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的途中
C.海战中双方互有损失,但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D.此“海军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舰队全军覆灭
11.
“左图右史”、“图文互证”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的史实中,右图最能佐证的应是
A.列强对华侵略的不断深化过程
B.阻止列强瓜分中国阴谋实现的爱国运动
C.推翻君主政体的民主革命的扩展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北方的实践
12.
1927年上海《东方杂志》以“农民状况调查”为题征文,要求应征者文章要“注意于农民疾苦实际情形之说明……当以报告事实为主,切勿流于空洞”,后推出了“农民状况调查”专号,集中刊载了16篇农村调查研究专文和23篇《各地农民调查》的“征文节录”(涉及区域及文章数量见下表)。下列关于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充分肯定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B.国民大革命时期人们对“乡村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
C.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下城乡“背离化”趋势更为凸显
D.反映当时以近代实证科学为导向的调查之风颇为流行
13.
《大刀进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流行的抗日歌曲,词曲作者麦新最初是歌颂二十九军的大刀队,歌词第二句“全国武装的弟兄们!”,原来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以下事件与二十九军有关的是
A.宋哲元收复喜峰口B.安德馨血战山海关
C.冯玉祥和吉鸿昌收复多伦D.蔡廷锴坚守上海
14.
这次战事(役)结束后,南线国民党军主力全部被歼,南京、上海及武汉已面临严重威胁。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南京国民政府遭到的悲剧,显示出一个时代的结束”。材料反映的是
A.北伐战争B.淞沪会战C.徐州会战D.淮海战役
15.
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将军在给美国陆军部的报告中说:“由于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所造成的耻辱,纵令时间容许,国民党政府是否能在华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动员这一地区的人力,以重建其军队,实属极端令人怀疑。”这一史料表明,美国 
A.对中国抗日战争持观望态度B.对武汉会战结果的不满
C.对共产党的肯定D.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
16.
历史学者姚海在《俄国1917 年的“电报革命”》中写道:“俄国1917 年二月革命在首都彼得格勒是以工人和卫戍部队的起义取得胜利的。但在外省和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接受了彼得格勒革命的事实。”学者把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A.二月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B.列宁当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夺权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17.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引发了巴黎市民起义
B.巴黎公社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学说
C.法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也是促使巴黎市民起义的重要原因
D.巴黎公社运动是法国人民爱国的自发行为
18.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B.中国政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19.
和解是一个进程, 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 创造性地实现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翰·保罗·莱德里奇( John Paul Lederach) 认为: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
A.日本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D.日本政府追随美国
20.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以下各项对这一时期外交形势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改变了东西方国家间的外交格局
C.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D.在区域合作组织中发挥主导作用
21.
新时期,我国在外交上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下列能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①向海外派遣维和部队 ②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
③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④积极参加裁军工作会议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④
22.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以下是各新兴力量崛起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它们发生的先后顺序应为
①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②中国“一五”计划完成
③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
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②③①④
23.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
A.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3.选择题(共20题)

24.如图“分田地”揭示的问题是(    )

25.

读中国太阳年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题.

26.

读中国太阳年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题.

27.关于亚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8.Please call me _________ 8989766.
29.Please call me _________ 8989766.
30.

幼儿园买来3千克糖果,平均分给5个班的小朋友,每个班分得{#blank#}1{#/blank#}千克.(用分数表示)

31.

幼儿园买来3千克糖果,平均分给5个班的小朋友,每个班分得{#blank#}1{#/blank#}千克.(用分数表示)

32.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33.直接写得数。

67 ÷7={#blank#}1{#/blank#}      19×3 ={#blank#}2{#/blank#}     1+50%={#blank#}3{#/blank#}    45×15 ={#blank#}4{#/blank#}

34×15 ÷ 34×15 ={#blank#}5{#/blank#}    16 + 56 × 15 ={#blank#}6{#/blank#}   12 ×101- 12 ={#blank#}7{#/blank#}   34 ×9× 43 ={#blank#}8{#/blank#}

34.直接写得数。

67 ÷7={#blank#}1{#/blank#}      19×3 ={#blank#}2{#/blank#}     1+50%={#blank#}3{#/blank#}    45×15 ={#blank#}4{#/blank#}

34×15 ÷ 34×15 ={#blank#}5{#/blank#}    16 + 56 × 15 ={#blank#}6{#/blank#}   12 ×101- 12 ={#blank#}7{#/blank#}   34 ×9× 43 ={#blank#}8{#/blank#}

3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苦万分,埋怨命运不好。

    恰巧,有位老人从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埋怨。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朵聋了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了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闹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可以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闻名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36.如图所示,已知二面角α﹣l﹣β的平面角为θ,PA⊥α,PB⊥β,A、B为垂足,且PA=4,PB=5,设A、B到棱l的距离分别为x、y,当θ变化时,点(x,y)的轨迹是下列图形中的(   )

37.将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它们受到的重力G、G,浮力F、F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38.如图所示,将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摆球在A、C两点间来回摆动,B为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机械能(   )

39.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40.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41.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4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灯L的电阻不变,灯L上标有“6V 3W”字样.当开关S闭合,滑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0A,灯L正常发光;当开关S断开,滑片P移至b端时,电源电压U和灯L消耗的电功率P为(   )

4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和灯L的电阻不变,灯L上标有“6V 3W”字样.当开关S闭合,滑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0A,灯L正常发光;当开关S断开,滑片P移至b端时,电源电压U和灯L消耗的电功率P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