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4年,基于筹集对法战争巨额资金的需要,英国政府以8%的利率发行了120万英镑的公债,建立了英格兰银行,该银行筹集了大量长期贷款,帮助威廉三世政府度过了难关。此后英国组建了联合东印度公司、南海公司。这两家企业同英格兰银行一样都向国家提供长期贷款。这加强了英国战时的力量,也保证了英国在和平时期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降低了英国政府的融资成本。1844年的《英格兰银行条例》赋予了英格兰银行基本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利,1872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对其他银行遇到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确立了“银行的银行”地位。现代银行体系在英国最终确立,英国政府通过英格兰银行能够在发生金融危机或恐慌时迅速向困难金融机构提供清偿手段,维护英国金融和经济体系的稳定。随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英国确立了世界金融霸主地位,各国货币系统与伦敦金融市场结合在一起,使得英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世界货币的供应,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中的安全和增值准则的建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英国相比,中国在近代化起步阶段在财政金融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1694年,基于筹集对法战争巨额资金的需要,英国政府以8%的利率发行了120万英镑的公债,建立了英格兰银行,该银行筹集了大量长期贷款,帮助威廉三世政府度过了难关。此后英国组建了联合东印度公司、南海公司。这两家企业同英格兰银行一样都向国家提供长期贷款。这加强了英国战时的力量,也保证了英国在和平时期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增长,降低了英国政府的融资成本。1844年的《英格兰银行条例》赋予了英格兰银行基本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利,1872年,英格兰银行开始对其他银行遇到困难时提供资金支持,确立了“银行的银行”地位。现代银行体系在英国最终确立,英国政府通过英格兰银行能够在发生金融危机或恐慌时迅速向困难金融机构提供清偿手段,维护英国金融和经济体系的稳定。随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建立,英国确立了世界金融霸主地位,各国货币系统与伦敦金融市场结合在一起,使得英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世界货币的供应,推动了国际经济交流中的安全和增值准则的建立。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的资金一部分来自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拨款,一部分来自以股份公司名义募集的资金,但只是吸引公众财务投资的一种形式,企业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并不受影响。1883年开平矿局受上海金融风潮影响股票大跌,有巨款厚资者表示“誓不买公司股票”。中国当时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钱庄和票号,但它们一般规模较小,向它们借款的人多以应急为主,满足不了政府大宗借款的需求。清朝实行银本位制,主币是白银,而且是银两,国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银行,针对这种情况,李鸿章在1887年批准了与美国人合办的华美银行,但被朝廷喝止。政府清最后只能向外国银行借款,这些钱不仅需要高额利息,而且许多借款都以关税、盐税、路权作抵押。——摘编自陈忠海《洋务运动:一场金融缺位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银行体系在英国确立的背景,并概括其在推动英国崛起中所发挥的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英国相比,中国在近代化起步阶段在财政金融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中央政府就规定,农产品加工业要放在农村。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凡是符合经济合理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乡镇企业的政策和规定。乡镇企业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兼融集体、个体或私营、股份制三种所有制的复合,基本上都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新体制,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两种方式。据统计,1990年,全国乡镇企业生产总值达到8416.64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2.1%,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10.5%。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比1978年增长20倍。
——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材料 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中央政府就规定,农产品加工业要放在农村。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凡是符合经济合理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乡镇企业的政策和规定。乡镇企业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业,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兼融集体、个体或私营、股份制三种所有制的复合,基本上都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新体制,所有权归集体,经营权归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两种方式。据统计,1990年,全国乡镇企业生产总值达到8416.64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22.1%,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110.5%。1991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比1978年增长20倍。
——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2.单选题- (共10题)
3.
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反映出罗马法
A.道德意识融入法律 |
B.重形式且程序繁琐 |
C.保留习惯法的痕迹 |
D.注重调解商业纠纷 |
4.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1977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这反映当时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
B.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 |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5.
唐代长安城坊市格局井然,尊卑秩序呈现鲜明。宋代开封、临安却展现…一种开放式的街市状态,官府、民户、商家混杂毗邻。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经济不断发展 |
B.市民政治地位提高 |
C.商业地域限制打破 |
D.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
6.
19世纪后期,英国的银行家们更关注于世界范围的投资,到一战前,英国投资几乎占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1865年~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这一状况
A.扩大了英国的海外市场 |
B.确立了英国的殖民霸权 |
C.削弱了英国的竞争对手 |
D.制约了英国的技术更新 |
8.
上图为中国1985—2004年经济增长率走势图,对此解读最全面的是


A.经济体制改革顺应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
B.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经济增长达到最高点 |
C.折射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转型的阵痛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社会共识 |
9.
“这场运动虽然许多新成就的基础是古典文化,但是它们很快地超越了希腊、罗马影响的范畴。它包括一些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理想和看法,特别突出的是乐观主义、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该运动最有可能是
A.智者运动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10.
“汉族下层人民和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民的审美趣味有机结合,以酣畅、本色、绌野为主要审美特征。”下列体现这一特征的文学作品是
A.《离骚》 |
B.《子虚赋》 |
C.《窦娥冤》 |
D.《水浒传》 |
11.
“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的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于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井冈山的斗争》 |
C.《论人民民主专政》 |
D.《新民主主义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