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和平未到最绝望期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最后关头一刻,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以的办法……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卢沟桥事变)的解决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的中日局势持什么态度?
(2)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
材料一:和平未到最绝望期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最后关头一刻,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以的办法……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卢沟桥事变)的解决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材料二: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三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蒋介石对卢沟桥事变的中日局势持什么态度?
(2)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
(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
2.
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材料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形成10个行政区。由每一个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会议。由于有不得连任的规定,城邦中的公民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机会参加五百人会议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归纳,产生五百人会议的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了哪些借鉴?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材料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之一是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形成10个行政区。由每一个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会议。由于有不得连任的规定,城邦中的公民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机会参加五百人会议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归纳,产生五百人会议的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提供了哪些借鉴?
2.单选题- (共13题)
4.
《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
A.美国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办法实现制约和平衡 |
B.美国实行联邦制 |
C.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通过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
D.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 |
5.
“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确又来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
A.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
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
C.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 |
D.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
6.
蔡元培在1916年说:“满洲政府,自慈禧太后下,因仇视新法之故,而仇视外人,遂有义和团之役,可谓顽固矣。”在此蔡元培认为,义和团运动
A.与现代化进程相悖 |
B.主要由阶级矛盾引起 |
C.是维新变法的继续 |
D.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
7.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以下宣言、口号、诗句,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①“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②“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①“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②“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③“打倒列强,除军阀”
④“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A.③②①④ | B.②④③① |
C.④②③① | D.④②①③ |
8.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后,***拒绝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他说:“我不愿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随即***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根据会议精神回湖南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这次会议应是( )
A.八七会议 | B.遵义会议 |
C.中共七大 | D.西柏坡会议 |
11.
下图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赞扬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功绩 |
B.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C.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
D.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决定性胜利 |
12.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
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
C.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 |
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
13.
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党和政府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138万条。材料说明1954年宪法()
A.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 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4.
1971年,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但却成了20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这主要是因为
A.继日本之后,美国改善对华关系,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 |
B.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调整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 |
D.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
15.
下面哪份刊物最可能首刊介绍如下内容:“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
A.《国闻报》 | B.《民报》 | C.《新青年》 | D.《湘江评论》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