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香山中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701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0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18世纪,英国形成了自然经济瓦解、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的历史巨变,重商主义走向全盛。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有“看不见的手”。1776年,他的《国富论》的出版是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高峰。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也开始走向极限,国内有市场失灵和社会问题,国外自由贸易政策难以为继,于20世纪初期形成重重危机。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史上最严重危机的时代。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形成第二次大变革。20世纪70年代,英国面临的危机重重,1979年起,奉行新自由主义的保守党连续执政18年,形成了“权力与资本”的第三次结盟,重点是“重返”自由经济,即“解放市场和压缩大政府”。历史再次相似,新自由主义政策进入高潮也物极必反。工党在1997年大选中获压倒性胜利上台执政12年,提出两个政策思想: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即在国家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中谋求新平衡)。
——摘自吴比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四次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现代英国四次经济政策变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经济政策变革与政党政治的关系。
2.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工人们似乎已经了解到这一点,因为在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都同时活跃起来了,并且同时都在努力从政治上改组工人政党。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过去的经验证明:忽视在各国工人间应当存在的兄弟团结,忽视那应该鼓励他们在解放斗争中坚定地并肩作战的兄弟团结,就会使他们受到惩罚——使他们分散的努力遭到共同的失败。这种认识促使1864年9月28日在圣马丁堂出席公开大会的各国工人创立了国际协会。
——摘自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材料二马克思是这个协会的灵魂,协会的第一个《宣言》以及许多决议、声明和公告都出自他的手笔。马克思把各个国家的工人运动统一起来,竭力把各种非无产阶级的即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马志尼、蒲鲁东、巴枯宁、英国的自由派工联主义、德国拉萨尔右倾分子等)纳入共同行动的轨道……从而为各个国家的工人阶级制订了统一的无产阶级斗争策略。
——摘自《列宁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称马克思是国际工人协会的灵魂的理由。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慈禧曾表示,“变法乃素志”“苟可以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然推之太后之心,未必不愿皇上能励精图治也,未必不愿皇上天下财富民强也。至法当变不变,未必有成见在胸也。
——摘自苏继祖《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学者马勇认为:晚清政局的糜烂,不能完全怪罪于统治者的错误政策,而是历史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如果一味把中国的失败都夸大到必须由一两个执政者负责,这种看法无疑偏离了实事求是的客观标准。慈禧只是在她的历史角色上做了必然要做的一些事情而已。有哪个伟大人物能够在这样的思想酱缸中励精图治,挽救大清这艘在怒海惊涛中下沉的破船呢?
——《慈禧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慈禧太后在变法中的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其主要观点。结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论这一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南朝刘裕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对当世和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晋自中兴以来,治纲大弛,权门并兼,强弱相凌,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桓玄颇欲厘改,竞不能行。公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远近知禁。至是,会稽余姚庾亮复藏匿亡命千余人,公诛亮,免会稽内史司马休之。
——引自《宋书·武帝本纪》
材料二太祖幼而宽仁,入纂大业,及难兴陕方,六戎薄伐,命将动师,经略司、兖,费由府实,役不及民。自此区宇宴宇,方内无事,三十年间,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于岁赋,晨出莫归,自事而已。……几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盖宋世之极盛也。
——引自《宋书·良吏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裕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裕时期出现“宋世之极盛”的原因,并概括刘裕改革的影响。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美国人在朝鲜半岛中部划了一条三八线,将之作为美苏军队对日作战受降和对朝鲜半岛分割占领的分界线。斯大林对美苏平分朝鲜半岛未持异议。它事先没有经过国际会议的讨论,朝鲜人民也不知道。……1948年,南方和北方分别先后建立不同的国家,他们自然而然地处于对抗状态。他们都有通过战争采解决统一问题的强烈倾向。
在朝鲜战争中,双方都一直把三八线作为自己的战略底线,朝鲜战争的最终结局就是把冷战格局在朝鲜半岛上固定下来,一方是中、苏和北朝鲜,对立的一方是美、日和韩国。而且朝鲜战争也让各方都牢记了一个准则:任何试图破坏朝鲜半岛平衡的努力,都将有可能导致战争的发生。
——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与中美关系》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围绕“三八线”出现的几种争斗。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争斗出现的原因。

2.论述题(共1题)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古到今,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
——摘编自张久瑛《试论孙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变》、刘继兴《***耐人寻味的“孙悟空情结”》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孙悟空形象的差异,并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3.单选题(共3题)

7.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人民痛定思痛,努力推动民主法制各项事业的重建和健全。1981年我国最迫切的政治任务是
A.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C.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D.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
“惜该厂所有机器新旧羼杂,大都不甚齐全,……以致所出之械一经逐件拆卸,厚薄宽窄互有参差,彼此不能调换。而局中自总办以至员司人等”,“并不详加验视”,“但造成后即盛箱发用。”该厂所造之械整件零件逐细考察,疵累甚多。以如此钜厂岁糜经费一百四十万金,而各械无一完善者,殊为可惜。至于员司之冗滥,工作之宕延,各物购价之浮开,各厂用料之虚耗,种种积弊,又复不一而足。”材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管理腐败
B.洋务运动军事企业技术落后
C.洋务运动民用企业技术落后
D.洋务运动军事企业经营管理腐败
9.
张太雷在其《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一文中写道:“在五四运动之后,这种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几乎完全停顿,一切新出版物都换了战斗方面,局限于政治斗争了。”“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早夭的原因是
A.对传统文化绝对地否定
B.对西方文化绝对地肯定
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D.仅局限于知识分子中传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