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699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要精神条件。
——摘编自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协精神》
材料二中国从19世纪中叶走上变革之途,至20世纪上半叶,有几次现代化的良好机遇。统一的中央权力机构为自下而上的变革提供了保障基础,适时把握住这样的机遇,把传统的连续性和变革的突进性有机结合,进行结构性改革,社会变迁对社会带来的冲击将相对减小,社会也将在稳定与变革的互动决态下,迅速发展。但是外部条件的险恶与内部条件的限制,破坏了这种和平改良的可能性,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然而中国现代化这一历史趋势,客观要求中国人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为此目标作出新的选择和探索。
——摘编自高华《中国近代革命史就是不断推翻旧政体重建新制度的历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美国的相关史实为例,说明“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决冲突的手段”,并简达“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上政治的健康运行"的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逼使中国的变革走出另一条途径”的原因,并谈谈你对两则材料中“妥协”和“暴力“两种手段的认识。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政治家,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和军人,1871年11月,明治政府派出一个由岩仓具视为正使,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为副使的大型使节团前往美国和欧洲各国。使节团回国后主持朝政,全面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明治政府重视教育,建立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文件《学制》,设定“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普及教育目标,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思想文化界也十分活跃,翻译出版了许多西方思想文化方面的著作,也撰写了一些提倡文明开化,宣传启蒙思想的作品。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改历”、“易服”、“剪发”等,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

——摘编自刘新成.刘北成《世界史·近代卷》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学习西方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文明开化的主要内容及实质。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商鞅少好刑名之学,在三晋之一的魏国开始其政治生涯,其间耳濡日染,深受三晋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商鞅入秦变法,结合秦国具体情况,制定了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乃至风俗习惯等各项法律,并且前后推行这些法律长达10年之久,以致“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商鞅变法的意义重大而深远,“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商鞅相孝公,为奏开帝业”。

——摘编白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1)根据材料,归纳商鞅变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2.单选题(共11题)

4.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核心是()
A.总统B.议会C.首相D.大法官
5.
下表是关于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战争赔款与支出军费统计数据,而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据此合理的认识是
战争费用
战争赔款
支出军费
第一次鸦片战争
1960万两
约4000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
1600万两
约4000万两
 
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B.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窘境
C.清政府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停滞
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
6.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挡,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里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7.
1895年春,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宣统帝,要求拒签条约,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史称公车上书。以上表述中需要更正的地方有几处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8.
下图是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的关于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的油画作品,据此可知该作品
A.以详实的史料和数据分析为基础
B.革命艺术价值高于历史研究价值
C.真实地再现了五壮士抗日的场景
D.是研究抗日战争历史的必要史料
9.
1949年元旦,有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称:“人类历史亦翻到更光荣灿烂的新页,……整个亚洲大局,将于今年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A.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B.解放战争形势出现重大转折
C.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
D.中共将取代国民党成为执政党
10.
马克思主义也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它之所以被称为“科学”,主要在于其
A. 揭示了资本土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D. 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11.
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
A.巴黎公社
B.俄国十月革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2.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上台以来,两岸关系波折不断,但中央政府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开始于
A.《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B.“九二共识”的提出
C.两岸隔绝的坚冰被打破
D.两岸“三通”最后实现
13.
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在《动荡的90年代与日本外交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5万亿美元,日本为3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表明日本的意图是
A.愿意为维护世界和平承担国际责任
B.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与美欧进行军事抗衡
D.提出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
14.
有学者把20世纪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德国为中心的世界战争时代(1914年至1915年);第二个时期,两大超强相互对峙的时代(1945年至1989年);第三个时期,传统的国际强权系统终结之后的时代。这种历史时期的划分注重了
A.国际关系的变革
B.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C.时间的不断更替
D.大国对历史的影响

3.选择题(共2题)

15.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  )

16.下列关于某杀虫剂杀虫效果的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