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除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承担了时公职人员的监察功能之外,陪审法庭在公职人员监察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选高级分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卖官的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公民法庭终审”。官员任期届满时,还要受到终审法庭的审计,对其在任职期间的政绩做出综合评估。
——刘忠奎《古代植典民主政治下的监察机制)
材料二:汉代在御史这一主要监察系统之外,又让行政最高长官要相担一定监察职责……所有官史也有权对鉴察机构和监察官史进行举奏弹助。刺史以“六条”问事,监察地方郡守部守,权力很大……如果刺史镇水“六条”以外的监察权力,地方郡中有权举弹劾,并使其受到威胁:御史中丞负有对本系统属史督察之责。
——李传印《“百代良法“已是一个传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权代监察制度与古代雅典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
材料一:除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承担了时公职人员的监察功能之外,陪审法庭在公职人员监察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选高级分公职人员,如执政官、司库官、公卖官的任职资格在议事会初审后交公民法庭终审”。官员任期届满时,还要受到终审法庭的审计,对其在任职期间的政绩做出综合评估。
——刘忠奎《古代植典民主政治下的监察机制)
材料二:汉代在御史这一主要监察系统之外,又让行政最高长官要相担一定监察职责……所有官史也有权对鉴察机构和监察官史进行举奏弹助。刺史以“六条”问事,监察地方郡守部守,权力很大……如果刺史镇水“六条”以外的监察权力,地方郡中有权举弹劾,并使其受到威胁:御史中丞负有对本系统属史督察之责。
——李传印《“百代良法“已是一个传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权代监察制度与古代雅典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监察制度的积极作用。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城市第一层级是在全国市场体系网络中具有中心或枢纽意义的大都市,如长安、洛阳以及唐中叶以后的福州等。第二层级是覆盖较大区城性市场的中心城市,如成都、广州、幽州等。第三层级是具有幅射、吸纳周边市场的州县治所。隋唐时期,一大批商业都市脱颖而出,形成为都市群,进而构成了一个四通入达的商业网。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城市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商业新发展的表现,说明它没有推动中国走向工业文明的主要原因。
材料一 唐代城市第一层级是在全国市场体系网络中具有中心或枢纽意义的大都市,如长安、洛阳以及唐中叶以后的福州等。第二层级是覆盖较大区城性市场的中心城市,如成都、广州、幽州等。第三层级是具有幅射、吸纳周边市场的州县治所。隋唐时期,一大批商业都市脱颖而出,形成为都市群,进而构成了一个四通入达的商业网。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城市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商业新发展的表现,说明它没有推动中国走向工业文明的主要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6年,总理衔门模仿外国制定了中国第一面三角形国旗,旗中为正黄色,内绣一条青色飞龙。最初只用于水师官船,后来扩大到外交等领域。1876年,郭嵩焘提议国旗用三角形和黄色不合国际惯例。为此,李鸿章奏请朝廷将三角形改为长方形,颜色和龙纹不变。1888年,御批钦定大清国国旗为长方形黄色青龙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定五色旗为国旗的理由,分析五色旗取代黄龙旗的意义。
材料一 1866年,总理衔门模仿外国制定了中国第一面三角形国旗,旗中为正黄色,内绣一条青色飞龙。最初只用于水师官船,后来扩大到外交等领域。1876年,郭嵩焘提议国旗用三角形和黄色不合国际惯例。为此,李鸿章奏请朝廷将三角形改为长方形,颜色和龙纹不变。1888年,御批钦定大清国国旗为长方形黄色青龙旗。
——摘编自肖吟新《清代国旗的故事》
材料二 1912年,参议院认为:“起义之初,沿江各省即以五色旗为国旗。通行既广,全国几已一致;中国多以‘为定数,‘五色’早已贯彻人民心理,‘况民国由五大民族结合,咸于旗色之五亦隐然不谋而合’……友邦公使、外城华侨、函电所通,均以共晓(五色旗)。而外人并有目此旗为虹旗,为中国驱除专制,建设共和,正如彩虹豆天,阴霾尽扫者,可见此旗荣警……着即定为国旗。——摘编自赵友慈《中华民国国旗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清国国旗发展演变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定五色旗为国旗的理由,分析五色旗取代黄龙旗的意义。
2.论述题- (共1题)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战后,欧洲“同时经历了衰落与成功。事实上,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发展趋势是互相强化的.从新闻标题或电视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北京、开罗和新德里在国际事务中与巴黎、伦敦和华盛顿一样地位显赫。无论何处,曾经沉默的大众正在占领历史舞台,大声喊出他们的要求,而这在几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战后,欧洲“同时经历了衰落与成功。事实上,这两种看似矛盾的发展趋势是互相强化的.从新闻标题或电视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北京、开罗和新德里在国际事务中与巴黎、伦敦和华盛顿一样地位显赫。无论何处,曾经沉默的大众正在占领历史舞台,大声喊出他们的要求,而这在几十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3.单选题- (共19题)
5.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如果用他人的材料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筑,建筑物视为属于他所有;反之,如果用自己的材料在他人的土地上建筑房屋,建筑物属于土地所有人。这说明罗马法
A.调节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
B.维护了贵族的经济利益 |
C.剥夺了奴隶的财产所有权 |
D.规范了财产所有人的权利 |
6.
近代英国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王成为“虚位元首”;德意志帝国确立了“君主为实,立宪为虚”的君主立宪制政体。两者的相同点是
A.国家元首掌握行政权 |
B.政府首脑对议会负责 |
C.议会行使立法权 |
D.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
7.
2018年3月13日上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解除国务卿帮勒森的职务;副国务卿戈德斯坦发表声明称,蒂勒森“有意留下来”,代“严不知道他被解雇的原因”。数小时后,戈德斯坦也被解雇。特朗普此举
A.增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
B.反映了总统走向独断专行 |
C.行使了宪法赋子总统的职权 |
D.体现了总统与内阁的权力之争 |
8.
“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1689-1702年)的旨意在内阁会议上常常起到拍板定音的作用;安妮女王(1702-1714年)也屡次根据个人好恶任免内阁大臣。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
A.国王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
B.内阁制已经基本确立 |
C.“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
D.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
10.
下图《国王的蛋糕》刊发于法国《小巴黎人》杂志,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俄国沙皇尼古校二世、法国女郎,日本武土。此漫画所反映的现象是


A.德法俄“干涉还过” |
B.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 |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
D.列强在京划定使馆区 |
11.
中共“一大”时“还没有纲领,甚至没有规章,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有了规章,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
B.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
C.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
D.找到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
12.
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在报道中写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地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抗日的战场。战斗夜以继日,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材料中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
B.太原会战 |
C.台儿庄战役 |
D.百团大战 |
13.
1921年,梁启超说:“俄国过激派政府成立,居然过了两年.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却已结结实实成为种制度。”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 |
C.《四月提纲》发表 |
D.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
14.
你台湾同胞书指出:“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这文件
A.谋求祖国和子统 |
B.倡导“一国两制”方针 |
C.坚持“九二共识 |
D.提出以立法遏制“台独 |
15.
从1953年7月到1954年5月,全国基层人民代表选举中,参加选举的人口为5.71亿人:登记选民总数占18周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18%,参加投票占登记选民总数的8588%。这反映了
A.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
C.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
D.人民开始实现当家做主 |
16.
1978年,邓小平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会谈时,李光耀表达了对中国支持东南亚共产党活动的担忧。邓小平强调:中国不会输出革命,也不在任何地方谋求势力范图。这表明
A.中国奉行和平其处原则 |
B.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分歧消除 |
C.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
D.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
18.
宋代,商品构成由奢侈品主导型转变为生活、生产品主导型,越来越多的生活资料(如粮食、布匹等)和生产资料(如土地,耕牛等)进人流通领域。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工商业服务群体单一 |
C.政府放弃抑商政策 |
D.下层民众消费水平低 |
19.
14-18世纪,我国工农业生产技术明显提高,双季看得到大范围扩种,南方水稻亩产量大增,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棉花得到广泛种植。上述经济现象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民众衣食结构发生变化 |
B.赋税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
C.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兴起 |
D.私营手工业占居主导地位 |
20.
唐代在土地管理方面出现了立契、申牒或过割制度,规定土地买来必须通过官府,进行书面申报和登记,才算有效,否则要受到处罚。唐朝政府此举的目的是
A.杜绝土地兼并 |
B.保证财政收入 |
C.调整赋役制度 |
D.推广租佃经营 |
21.
孙中山说:“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驱连异胡,朱明传世数百……而洪朝不十余年,及身而亡,无识者特唱种种谬说,是朱非洪,是盖以成功论豪杰也。”这表明孙中山
A.对朱洪两人的认识态度不一 |
B.借此宣传民主革命主张 |
C.赞成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 |
D.解证地看待农民起义 |
22.
《汉书·食货志》载:“(秦)用商款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我者无立傩之地。”据此可知
A.秦国流民问题严重 |
B.承认土地私有 |
C.保护商业发展 |
D.加强中央集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