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北省涿鹿中学高考预测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97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5分)
材料一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这次革命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而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的行动。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一集团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本身而进行的革命。它不是阶级统治的行政权形式和议会形式之间所进行的无谓的斗争,而是同时对这两种形式进行的反抗,这两种形式是互为补充的,议会形式只是行政权用以骗人的附属物而已。公社将由各区选出的市代表组成,这些市代表由全民投票选出,对选举者负责,随时可以撤换。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者是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它将不是议会式的,而是同时兼管行政和立法的机关。警官不再是中央政府的工具,而将成为公社的勤务员,像所有其他行政部门的公务员一样由公社任命,而且随时可以撤换;一切公务人员像公社委员一样,都只应领取相当工人的薪金。法官也将由选举产生,随时可以撤换,并且对选举者负责。一切有关社会生活事物的创议权归公社。总之,一切社会公职,包括原属于中央政府的少数几项职务,都将由公社派出的人员执行,从而也都是处在公社的监督之下。
——节选自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1)据材料概括巴黎公社的主要特点。(8分)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评价巴黎公社的政权建设。(7分)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清末变法改制前,我国的司法制度自古只有办理之专官,无特设之法院,司法权多由各级行政部门掌管。

——郭志样《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司法独立研究》

材料二 《五口通商章程》签订后,西方各国以中国审判方式野蛮、监狱条件恶劣为借口纷纷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但他们在审判中依据各自所属法律所规定的审判原则处理案件,令人耳目一新,使时人得以更直观的方式与西方审判制度、审判观念、审判原则相接触。1906年清政府着手司法官制改革:改刑部为法部,统一管理司法行政,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审判机关,专掌最高审判。l910年清廷通过了《刑事诉讼律草案》与《民事诉讼律草案》,明确把诉讼分为刑、民两部分,为审判中的民刑分立确立了法律依据。1910年颁行《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及其细则,以法令的形式初步确定了通过考试选取法官的制度,并严格规定了考试章程。在所颁布的《宗室觉罗诉讼章程》中,更是规定过去享有司法特权的“宗室”在民事诉讼中,审判管辖、起诉、被诉等审理过程中都不再享有特权,而与汉人“一体同科”,满洲宗室犯罪,必须像汉人一样关进监狱。

——节选自龚春英《清末审判制度改革与中国法制近代化》

(1)据材料一、二,分析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内容及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共8题)

3.
“因为如果有价值之人发言并且担任议事会成员,这对于和他们同样的人会有好处,但对大众却没有好处。现在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站出来发言,当穷人发言时,他就会寻求他本人以及和他相同之人的利益。……他们(雅典人)认识到尽管穷人无知而贫穷,而有价值之人出色而智慧,但前者的好意要比后者的恶意带来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方式也许不能建成理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该观点
A.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
B.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C.说明了直接民主制的封闭性
D.奠定了代议制的理论基础
4.
1801年,内阁首相小皮特就爱尔兰天主教问题附署了《解禁法案》,立即引起英王乔治三世的不满,面对国王的压力,依旧得到议会多数支持的小皮特被迫辞职。这一史实表明
A.英国责任内阁制成熟
B.议会与内阁相互制约
C.英王违反了《权利法案》
D.英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着一定作用
5.
晚清刑部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沈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也。”该观点
A.批判了洋务运动
B.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
C.宣泄了对革命党人起义的不满
D.体现了抵御外侮愿望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
6.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下列与该作品思想性、艺术性相似的是
A.薄伽丘的《十日谈》
B.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C.莫里哀的《唐璜》
D.托尔斯泰的《复活》
7.
***在《两个中国之命运》报告中号召全党:“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只要我们能够这样做,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政策,只要我们一致努力,我们的任务是必能完成的。”其相关背景是
A.全面抗战开始B.抗战即将取得胜利
C.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8.
德意志帝国兴盛从1866年击败奥地利算起,到一战时崩溃,不过半个世纪;日本帝国从开始明治维新N--战结束,不到80年;二战后德日在废墟上兴起,……从六十年代算起,日本和德国经济不断繁荣,如今已持续了半个世纪。由此可见
A.专制政体不能做到国富民强
B.民族主义是推动国家走向富强的动力
C.战争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
D.民主政体是国家持续繁荣的保障
9.
通常意义上来说,这种政治统治是最不稳固的,因为其寿命往往跟统治者自身寿命相当,而且经常根据统治者自身好恶来决定国家政策。再加上政治家对于权力的固有贪婪,强人的末路就成为了人类历史最富有规律性的事件之一。下列史实与“这种政治统治”相一致的是
A.秦亡汉兴
B.斯大林模式的确立与废止
C.纳粹德国的兴亡
D.南京国民政府的兴衰
10.
马克思指出:“历史中的资产阶级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相互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的帮助下对自然力的统治。资产阶级的工业和商业正为新世界创造这些物质条件。”这一评价是建立在哪些依据基础上的?(  )
①生产力标准
②一分为二的方法
③人类文明的进步
④社会近代化角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选择题(共9题)

11.

如果把自然界水里溶解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氮气的体积分数,此现象说明了什么?{#blank#}1{#/blank#} 

12.

如果把自然界水里溶解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氮气的体积分数,此现象说明了什么?{#blank#}1{#/blank#} 

13.

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blank#}1{#/blank#} 色{#blank#}2{#/blank#} 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blank#}3{#/blank#} ,{#blank#}4{#/blank#} 溶于水.

14.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班集体中要(    )

15.

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16.

关于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

17.

各种物质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A代替“大于”,B代替“小于”,C代替“等于”,D代替“无法判断”,请分别选用“A”、“B”、“C”或“D”填空.

(1)沸点:在同温同压下,氧气 {#blank#}1{#/blank#}  氮气;

(2)微粒直径大小:分子 {#blank#}2{#/blank#}  原子;

(3)50mL酒精与150mL水充分混合:溶液的体积 {#blank#}3{#/blank#}  200mL.

(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甲醛(CH2O) {#blank#}4{#/blank#} 醋酸(C2H4O2).

18.

各种物质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用A代替“大于”,B代替“小于”,C代替“等于”,D代替“无法判断”,请分别选用“A”、“B”、“C”或“D”填空.

(1)沸点:在同温同压下,氧气 {#blank#}1{#/blank#}  氮气;

(2)微粒直径大小:分子 {#blank#}2{#/blank#}  原子;

(3)50mL酒精与150mL水充分混合:溶液的体积 {#blank#}3{#/blank#}  200mL.

(4)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甲醛(CH2O) {#blank#}4{#/blank#} 醋酸(C2H4O2).

19.

根据句意、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完成单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