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里的重要成分,是支撑祖国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下表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力量对此认识的摘要。
解读材料,从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材料: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里的重要成分,是支撑祖国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下表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力量对此认识的摘要。
高骈(唐朝) | “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 |
顾炎武(明清之际) |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义和团运动 | 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
收回利权运动 | 主张文明排外,通过“合法”手段并付出高昂代价收回部分路权。 |
辛亥革命 | 孙中山提出“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洲政府,别无挽救之法也。” |
国民革命运动 | 提出“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 |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 | 中共提出了建立中华民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还同美英帝国主义结成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 |
解读材料,从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金融业有显著发展,尤其是典当业日趋发达,当铺遍布全国。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十几万两。经营典当业的主要是商人,此外还有地主、官僚等。当铺的业务除放款外,还接受存款,兼营兑换等。明清时期还出现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除了民间自办的各种机构外,清政府也设立了官方的金融机构“官银钱号”,从事金融业务。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金融业出现的新变化并对其评析。
材料一:明清时期,金融业有显著发展,尤其是典当业日趋发达,当铺遍布全国。有的当铺资本额高达十几万两。经营典当业的主要是商人,此外还有地主、官僚等。当铺的业务除放款外,还接受存款,兼营兑换等。明清时期还出现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除了民间自办的各种机构外,清政府也设立了官方的金融机构“官银钱号”,从事金融业务。
——摘编自孔祥毅《明清中国金融革命及其货币商人》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典当、票号等传统金融机构继续发展。外商在1845年将银行公司植入中国的通商口岸。清末,外国银行不仅经营对清政府的贷款、而且操纵中国外汇市场,直接控制了中国金融业。受西方证券的影响,1872年轮船招商局发行了首张公司股票。1896年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亦中亦西”的中国通商银行,民族银行公司由此产生。1904年和1908年清朝借鉴英日等国中央银行制度建设的经验,设立了户部及交通两家国家银行。1903年后,清政府设立商部,对银行、保险立法,赋予商部兼管证券及保险的职权;规定户部为银行的监管机关。晚清的72年间,中国发生过13次较大的金融风潮。其中1910年上海发生金融危机,政府无力管理金融市场,社会陷入混乱。——摘编自孙建华《晚清金融创新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变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金融业发展的表现并分析说明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金融业出现的新变化并对其评析。
3.
“驿使图”(下图)为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的墓葬壁画,该画绘于公元3世纪左右,画面是一个驿使头戴黑帽,身着短衫,一手持缰,一手拿“邮件”,驿使面部五官缺少嘴巴。对该文物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汉代绘画注重吸收外来美术风格 |
B.能够说明当时西北边境军情紧急 |
C.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要 |
D.体现了真实而又写意的绘画手法 |
4.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代长安城是一座“国际都会”,但实施的是以坊里封闭为基础、以彻夜宵禁为手段、依靠强力警治禁卫力量的“封闭式静态管理”。宋代街市敞开之后,城市面临严重的治安问题:繁华商业区鱼龙混杂,流氓无赖横行街巷;流民、难民、退伍军卒及失业工匠流散社会,威胁社会安宁;一些商贩买卖货物以假充真骗取钱财。宋政府为适应形势需要,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改革措施。京城在“都巡检使”统领下,划分成若干治安责任区,称做“厢”。厢下设有“军巡铺”,是基层治安机构,主要负责疏理交通、清理路沟、洒扫路面、处置打架斗殴结伙吵闹、追捕盗贼、逃犯等。宋代将居民以街巷为单位编列起来进行管理,并推行“户牌制”,每户设置户牌,便于查找、控制。宋政府下令缩短宵禁时间,缩小宵禁范围。宵禁期间,由防隅巡警和居民实行联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城市治安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材料 唐代长安城是一座“国际都会”,但实施的是以坊里封闭为基础、以彻夜宵禁为手段、依靠强力警治禁卫力量的“封闭式静态管理”。宋代街市敞开之后,城市面临严重的治安问题:繁华商业区鱼龙混杂,流氓无赖横行街巷;流民、难民、退伍军卒及失业工匠流散社会,威胁社会安宁;一些商贩买卖货物以假充真骗取钱财。宋政府为适应形势需要,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改革措施。京城在“都巡检使”统领下,划分成若干治安责任区,称做“厢”。厢下设有“军巡铺”,是基层治安机构,主要负责疏理交通、清理路沟、洒扫路面、处置打架斗殴结伙吵闹、追捕盗贼、逃犯等。宋代将居民以街巷为单位编列起来进行管理,并推行“户牌制”,每户设置户牌,便于查找、控制。宋政府下令缩短宵禁时间,缩小宵禁范围。宵禁期间,由防隅巡警和居民实行联巡。
——摘编自陈鸿彝《宋代城市治安管理模式杂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治安管理面临挑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城市治安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18年底,梁启超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会外顾问的身份赴巴黎进行活动,之后游历了欧洲诸国,至1920年初回国。在欧行中,战后欧洲的满目疮痍、西方社会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西方社会对“一战”和欧洲文明的反思,都对梁启超的思想产生了震动。在《旅欧心影录》中,梁启超说:“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他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认为中国人对世界文明有大责任。他说:“我的可爱的青年啊,大海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梁启超认为,建设强大国家要靠全体国民,要靠改造国民心性。而改造国民的心灵,需要有耐心。梁启超特别强调,救国强国之路,是万万急不来的。
——据张琳璋《梁启超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梁启超在“一战”前后思想主张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思想主张的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 1918年底,梁启超以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会外顾问的身份赴巴黎进行活动,之后游历了欧洲诸国,至1920年初回国。在欧行中,战后欧洲的满目疮痍、西方社会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西方社会对“一战”和欧洲文明的反思,都对梁启超的思想产生了震动。在《旅欧心影录》中,梁启超说:“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他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认为中国人对世界文明有大责任。他说:“我的可爱的青年啊,大海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梁启超认为,建设强大国家要靠全体国民,要靠改造国民心性。而改造国民的心灵,需要有耐心。梁启超特别强调,救国强国之路,是万万急不来的。
——据张琳璋《梁启超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梁启超在“一战”前后思想主张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思想主张的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单选题- (共8题)
6.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
A.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 |
B.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
C.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
D.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 |
7.
“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它使
A.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流域 |
B.中国被迫开放了福州等通商口岸 |
C.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
D.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权 |
8.
中共中央在《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并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这一决议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
B.导致“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
C.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
9.
“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椹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表明中国古代
A.区域农业生产发达 |
B.政府提倡精耕细作 |
C.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
D.农作物品种的增加 |
10.
下表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进出口商品贸易比重表(占总值%)。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年份 | 进口商品 | 出口商品 | ||
钢铁和机械 | 棉纱及棉制品 | 棉花 | 矿砂及金属 | |
1925年 | 6.5 | 20.7 | 3.8 | 2.9 |
1928年 | 7.2 | 15.8 | 3.4 | 2.1 |
1931年 | 9.3 | 7.9 | 2.9 | 1.6 |
A.中国轻重工业发展趋于平衡 |
B.中国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居于优势 |
C.中国的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 |
D.民族工业在“一战”后迅速萧条 |
11.
清政府规定,上海机器织布局生产的布匹在上海纳税后,若运往内地或其他通商口岸,则领取相关单据作为完税凭据,否则须按照传统方式沿途征收税厘。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税法在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的近代企业中得到迅速推广。这有助于
A.上海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
B.收回关税自主权 |
C.政府加强对近代企业的管理 |
D.提高民族工业品的竞争力 |
12.
19世纪后期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后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这反映了康有为
A.主张以西学取代中学 |
B.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 |
C.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 |
D.调和了中西文化矛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