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34分)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的坚实基础。
材料一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有生法,有守法(执行法度),有法于法(遵照法度行事)。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管子》
(1)依据材料一,比较《论责任》和《管子》两书对法律认识的异同点。(8分)
材料二 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后,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下面是其内容节选。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的背景,对其进行评价。(12分)
材料三 1563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劳工法。15—17世纪中叶,英国的劳工立法试图通过强力使雇佣双方恪守法律规定,没有体现雇佣双方个人自由选择的可能。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重要的旨在纺织业中缩短学徒的工作时间和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这是现代劳动法的开端。1833年,英国诞生了第一个有效的工厂法。废除以管制为特点的家长式立法,为劳资关系松绑,成为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立法的主要内容。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初,工人获得了与雇主平等的政治与法律地位; 《雇主责任法》等一系列保护性立法进一步限制了雇主的自由,使其不能再任意侵害工人的利益; 工会的合法地位以及集体谈判的合法性得到确认。1959年英国修正了《工资委员会法》,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1964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 1972年颁布了《劳动合同法》; 1974年颁布了《技术安全和生产卫生法》; 1975年颁布了《就业保障法》等。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英国劳工立法的历程。(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一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有生法,有守法(执行法度),有法于法(遵照法度行事)。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管子》
(1)依据材料一,比较《论责任》和《管子》两书对法律认识的异同点。(8分)
材料二 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后,于1908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下面是其内容节选。
君上大权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五、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 七、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 十、总揽司法权。 十一、发命令及使发命令之权。 | 臣民权利义务 一、臣民中有合于法律命令所定资格者,得为文武官吏及议员。 二、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三、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四、臣民可以请法官审判其呈诉之案件。 六、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七、臣民按照法律所定,有纳税、当兵之义务。 九、臣民有遵守国家法律之义务。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的背景,对其进行评价。(12分)
材料三 1563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适用于所有行业的劳工法。15—17世纪中叶,英国的劳工立法试图通过强力使雇佣双方恪守法律规定,没有体现雇佣双方个人自由选择的可能。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重要的旨在纺织业中缩短学徒的工作时间和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的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这是现代劳动法的开端。1833年,英国诞生了第一个有效的工厂法。废除以管制为特点的家长式立法,为劳资关系松绑,成为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立法的主要内容。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初,工人获得了与雇主平等的政治与法律地位; 《雇主责任法》等一系列保护性立法进一步限制了雇主的自由,使其不能再任意侵害工人的利益; 工会的合法地位以及集体谈判的合法性得到确认。1959年英国修正了《工资委员会法》, 提高最低工资标准;1964年颁布了《职业教育法》; 1972年颁布了《劳动合同法》; 1974年颁布了《技术安全和生产卫生法》; 1975年颁布了《就业保障法》等。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英国劳工立法的历程。(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单选题- (共8题)
5.
1955年,周恩来在某一国际会议中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一会议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当时的中国
A.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确立 |
B.文化领域提出双百方针 |
C.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
D.三大政治制度正式确立 |
6.
与下表状况的出现无关的因素是( )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 | 1952 | 1955 | 1960 | 1963 | 1966 | 1968 | 1970 | 1974 | 1976 |
产值 | 173 | 239 | 431 | 682 | 1026 | 1438 | 1969 | 4545 | 5544 |
A.马歇尔计划 | B.重视科技教育 |
C.民主化改革 | D.利用战争订单 |
7.
下列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国际政治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欧洲资本主义遭到严重削弱 ②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③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一国范围 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峙
①欧洲资本主义遭到严重削弱 ②亚非拉地区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③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一国范围 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阵营对峙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8.
(题文)下图是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所记载的凤梨、马铃薯、木薯的插图,它反映出世界地理大发现


A.促使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
B.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交流 |
C.为欧洲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D.使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
9.
下列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主张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 |
B.都强调自然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
C.都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
D.都是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的产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