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92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4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其中,教师选定教材中的内容,指定相关参考书籍进行探究学习的文献法是适合高中生的探究方式之一。
下面是某位历史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课题与参考书目:
探究课题
深入探究欧洲启蒙运动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史》
马蒂厄
商务印书馆
《美国建国简史1—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心声》
玛丽莫斯特
中共党史出版社
《美国建国简史2—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陈来
商务印书馆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詹姆斯施密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请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以及参考书目,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教师预设的探究角度并说明理由。(要求:指出2个探究角度,逻辑清晰,理由充分,史论结合。)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建,开国皇帝朱元璋就谕旨告诫群臣:“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唯廉者能约己而利人,贪者必损国而厚己”。为了巩固皇权,率先设立锦衣卫以监视官民。朱元璋深谙作为“防民之具,辅治之术”的法律的极端重要性,在继承前代法律文献的基础上制订颁行《大明律》,又亲自编定《明大诰》。朱元璋立法一为治民,二为治吏,尤其是《明大诰》则着重于惩治贪官,可以视为反贪刑事特别法。朱元璋的女婿、附马都尉欧阳伦,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斗争精神。
材料二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建国初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到1952年1月,全国共查出贪污旧币1000万元以上的贪污犯10万余人,判处死刑的有42人。1952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新中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贪污罪的惩治作出明确规定。……这一阶段的反腐败主要不是依靠法制和专门的反腐机关,而是依靠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发动的群众运动,如先后开展的整风运动、四清运动等。
2009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2017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巡视利剑》,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分别是《利剑高悬》、《政治巡视》、《震慑常在》、《巡视全覆盖》、《破解“历史周期率”》。
(1)根据材料一概括朱元璋反腐防腐的主要举措,简评其反腐成效。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反腐举措的特点,谈谈你对中共反腐惩贪的认识。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中国与荷兰的金融创新中国: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孔祥毅《明清中国金融革命及其货币商人》
荷兰: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是现代意义的银行,有阿姆斯特丹市政的担保,很快成为欧洲国际贸易的票据结算中心,荷兰的利率也比其它欧洲国家都要低得多。银行不仅支持商品交易,还支持股票交易
——整理自任新建《国际金融中心的飘移轨迹与建设经验》
材料二:1941年2月17日,美国《生活》杂志发行人亨利·卢斯在《生活》上发表题为“美国世纪”的社论。他说,“美国世纪”必须坚决信奉伟大的美国理想,现在我们已成为把这种理想传遍世界的力量的源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世纪”说更加成了美国官方和许多人的信条,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国力开始相对下降,这种“美国世纪”说却始终没有止息
——张宏毅《如何评价20世纪世界史》
(1)17世纪的中国和荷兰都进行了金融创新,但经济发展的结果却完全不同,请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二战后初期“美国世纪”是怎样形成的。
4.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初与蒙古抗衡,西北是一条重要战线。在今甘肃西部、青海北部直至新疆东部设立了一系列羁縻卫、所。……明朝前期,以哈密为经营西域的主要据点,封当地蒙古贵族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又派汉人充任忠顺王府长史、纪善等官,协同理事。……永乐、宣德时期,哈密及其以西地区与明朝建立比较固定的朝贡贸易联系。
西藏地区在明朝称为乌斯藏。明初,派人入藏招抚,承认元朝对当地僧俗首领所加封的称号。明成祖即位后,相继派宦官显侯等多人持节入藏,与各地方、各教派的领袖人物广泛接触,封授了一批首领,最高者为王和法王。……明朝还与以藏族为主体的“西番”诸部建立起茶马贸易关系,设立茶马司进行管理。永乐时,开通了自雅州(今雅安)至乌斯藏的驿路,更为汉藏的经济往来提供了便利。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加强对西部地区管理的影响

2.单选题(共15题)

5.
据《学说汇纂》记载,两辆满载货物的骡车一前一后在爬坡,为减轻骡子负担,两名车夫在第一辆车后推车。此时,前面的车开始滑退,在两车之间的车夫从中间跳出之后,后车被前车撞上并碾过一个奴隶。根据法律规定,对骡子的主人可以不发生诉讼,而对车夫则可依法起诉。这反映罗马法
A.注重程序合法
B.保护私有财产
C.主张过失担责
D.强调法律公平
6.
1787年制宪会议上的争论之一是关于法官的遴选方式。小州主张,由参议院来任命法官,但是麦迪逊主张由总统来任命法官。后来的妥协就是,那干脆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这两个机构都参与。这种妥协最后变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安排”。这一“安排”
A.使众议院取代参议院批准法官的任职
B.体现了美国国家权力的相互制衡
C.使最高法院法官任职由总统提名任免
D.使法官的任职由选民间接选举确定
7.
1939—1941年,国民政府实施地方“新县制”改革,赋予县及县以下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实行在民意和民选基础上的地方自治;地方实行行政、教育、军事合一的一体化组织建构;明确县级地方财政的自收自支原则。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新县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消除地方分裂割据,实现全中国统一
B.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施全面经济封锁
C.积极动员全国人力物力资源支持抗战
D.为“抗战建国”打造地方性基础和持久动员力
8.
“这战争,宣告了华夷朝贡体制的彻底崩溃,进而成为塑造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材料所述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两幅图片内容在精神层面上蕴含的意义是
A.革命道路的多样性
B.具体国情千差万别
C.科学理论与时俱进的发展和丰富
D.科学理论在具体实践中得以创新
10.
2015年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归纳出三种人:一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二是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包括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税务师、专利代理人等以及社团、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三是自由职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该文件强调,这三类人是“统战工作的新着力点”。这反映出新时代的中国
A.中国特色民主政治日益完善
B.统一战线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
D.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11.
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许多汉代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市”和“亭”指各地官府管理的手工业和商业区)。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由此可知,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生产(  )
A.冲击当时的等级观念B.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性质
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导致私营工业的日益萎缩
12.
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A. 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 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 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 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13.
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统辖。东西市共4坊中,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隔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
A. 规模宏大的商业功能
B. 分化管理便于控制的理念
C. 儒家思想的政治追求
D. 政治以及军事中心的价值
14.
下图为“民国初年棉纺织业变迁形势柱状图”,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了新式企业
B.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5.
中国各区域港口进出口贸易值占全国的百分比(%)表
 
东北
华北
上海
长江流域
华南
1895年
1.7
5.2
51.1
2.1
39.9
1931年
17.0
17.1
34.2
13.7
17.9
 
能够说明表中数据变化的应是
A.日本加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中国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均衡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
16.
1981年1月国务院明确指出:“将社、队企业在开办初期免征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二至三年的规定,改为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凡同大的先进企业争原料,盈利较多的社、队企业,不论是新办或原有企业,一律照章征收工商所得税。”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受“两个凡是”影响
B.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C.社、队企业实现了私有化
D.国营企业改革困难重重
17.
近年,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备受瞩目的凡高油画《雏菊与罂粟花》以5500万美元落槌,被誉为近年拍场上屈指可数的凡高佳作,这幅画堪称其短暂绚丽的艺术生活中巅峰之作。对这幅画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用热情奔放的笔调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B.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世界并忠实地描述它们
C.用强烈的色彩和火一样热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D.利用下意识和几何形体的排列表达猛烈的情绪
18.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B.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19.
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一些持批判态度的人认为启蒙运动必须为道德危机、精神空虚、生存压力甚至环境恶化负责,也有人指出启蒙自始至终的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这个彻底启蒙了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以下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理性成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
B.过分否定权威产生社会性危机
C.启蒙主义思潮已发了精神危机
D.教会不满批判进行疯狂报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