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创造出了灿烂绚丽的中华文化概括古代中华文化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思想决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大体上可以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核心价值思想来说明其丰富内涵。因为“仁义礼智信”始终是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精神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是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中最主要的内容。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过程之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要素。
古代欧洲哲学的历史从古希腊开始,可以说,古代欧洲哲学思想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念集中地体现在古希腊哲学之中,古希腊哲学文化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发祥地。伯特兰·罗素在其《西方的智慧》一书中说过:“现在我们所理解的哲学和科学,是希腊人的发明。……这些杰作为西方文明树下了楷模。”他还说过,严格地说,全部西方哲学就是希腊哲学。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古代欧洲哲学所包含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高扬理性、关注心灵、热衷政治、崇尚思辨。
提取材料中古代东西方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并分别予以说明。
材料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创造出了灿烂绚丽的中华文化概括古代中华文化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思想决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大体上可以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核心价值思想来说明其丰富内涵。因为“仁义礼智信”始终是我国传统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精神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是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中最主要的内容。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过程之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要素。
古代欧洲哲学的历史从古希腊开始,可以说,古代欧洲哲学思想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念集中地体现在古希腊哲学之中,古希腊哲学文化是整个西方文化的发祥地。伯特兰·罗素在其《西方的智慧》一书中说过:“现在我们所理解的哲学和科学,是希腊人的发明。……这些杰作为西方文明树下了楷模。”他还说过,严格地说,全部西方哲学就是希腊哲学。以古希腊哲学为代表的古代欧洲哲学所包含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高扬理性、关注心灵、热衷政治、崇尚思辨。
提取材料中古代东西方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并分别予以说明。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朝廷大力推广儒教的同时,一种生动的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城市中逐渐成型了。大部分城市居民没受过高等教育,不太了解孔子、朱熹或其他学问大家。但是他们中大多数是识字的商人,他们更喜欢一些比在茶馆酒楼里消遣更需要智力的娱乐,通俗小说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儒家学者看不起通俗小说,认为它们是拙劣的虚构,于现实毫无意义。但是,印刷术的发展使得图书可以大批量低成本印制,明清时期,城镇居民们就热衷于购买这种充斥于中国各个城市的快节奏的小说。很多小说几乎没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甚至还有隐晦色情的内容,非常吸引读者。
材料二除了有意识地从古代汲取灵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思想也反映了欧洲对东半球事务的参与日益增加。随着商人们把欧洲与更广大的半球经济体联系在一起,欧洲各民族也日渐富足,使他们能够在艺术创作和学术支持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他们的画布上画上了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如丝制外套、陶瓷器皿、漆木、香料罐、外族人以及来自异域的动物等。王公和富庶的庇护人委托制作了数以百计的这类绘画,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貌。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学和绘画艺术呈现出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学和绘画艺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不同影响?有何启示?
材料一在朝廷大力推广儒教的同时,一种生动的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城市中逐渐成型了。大部分城市居民没受过高等教育,不太了解孔子、朱熹或其他学问大家。但是他们中大多数是识字的商人,他们更喜欢一些比在茶馆酒楼里消遣更需要智力的娱乐,通俗小说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儒家学者看不起通俗小说,认为它们是拙劣的虚构,于现实毫无意义。但是,印刷术的发展使得图书可以大批量低成本印制,明清时期,城镇居民们就热衷于购买这种充斥于中国各个城市的快节奏的小说。很多小说几乎没什么文学价值,但讲述的故事却包含了斗争、恐怖、奇迹、兴奋,甚至还有隐晦色情的内容,非常吸引读者。
材料二除了有意识地从古代汲取灵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思想也反映了欧洲对东半球事务的参与日益增加。随着商人们把欧洲与更广大的半球经济体联系在一起,欧洲各民族也日渐富足,使他们能够在艺术创作和学术支持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在他们的画布上画上了新近引起欧洲人注目的各种东西,如丝制外套、陶瓷器皿、漆木、香料罐、外族人以及来自异域的动物等。王公和富庶的庇护人委托制作了数以百计的这类绘画,使他们的皇宫、住所和商业场所呈现出世界性的风貌。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学和绘画艺术呈现出的共同特征并分析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学和绘画艺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不同影响?有何启示?
3.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自汉文帝改革刑制以来,宫刑时用时废。……秦汉以来缘(连)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曹魏时期所定新律缩小了缘坐的范围,并开缘坐不及出嫁女的先例。南朝《梁律》进一步缩小缘坐的范围,创缘坐妇女免处死刑的先例。……曹魏《新律》将法定刑确定为死、髡、完、做、赎、罚金、杂抵罪七种。《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从北魏、北齐开始,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自汉文帝改革刑制以来,宫刑时用时废。……秦汉以来缘(连)坐的范围甚广,特别是出嫁女既随夫家受诛,又随父家受戮。曹魏时期所定新律缩小了缘坐的范围,并开缘坐不及出嫁女的先例。南朝《梁律》进一步缩小缘坐的范围,创缘坐妇女免处死刑的先例。……曹魏《新律》将法定刑确定为死、髡、完、做、赎、罚金、杂抵罪七种。《北魏律》规定了死、流、宫、徒、鞭、杖六种法定刑,《北齐律》承其后,最终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这一时期的刑法制度改革,为隋唐以后封建五刑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从北魏、北齐开始,流刑已成为一种法定刑作为死刑与徒刑的中间刑,填补了自汉文帝以来死刑与徒刑之间的差等。北周又将流刑按里程分为五等,使流刑更为规范化。
——摘编自李超《中国法制史习题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刑法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实际上成为美国处理有关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指导性文件。美国的战后设想的蓝图是一柄两刃剑。一方面反对旧式外交和欧洲旧式的殖民主义、领土掠夺,另一方面也反对社会主义。罗斯福政府强调《大西洋宪章》的原则适用于全世界,要英、法等放弃殖民统治,按“民族自决”来解决殖民地问题,这引起丘吉尔的很大不满和抵制。戴高乐则指出“罗斯福是要使和平成为美国的和平”,但随着战后英国认为苏联成了“自由世界的致命危险”,便积极借助美国与之抗衡,有了共同的战略利益。法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终于不得不与美国协调了政策,但是在苏联方面,情况就不同了。
苏联当然也非常希望有战后持久的和平、安全和繁荣,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则不同于美国的考虑。苏联宣布接受《大西洋宪章》的原则作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纲领”,同时指出,这些原则的实际运用“必须与各国的状况、需要和历史特点相适应”,强调各国人民有权建立其认为合理和必要的社会制度和政府形式等。
——摘编自黄正柏《美苏“冷战”争霸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英法美与苏联对《大西洋宪章》态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大西洋宪章》作简要评价。
材料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实际上成为美国处理有关战后世界安排问题上的指导性文件。美国的战后设想的蓝图是一柄两刃剑。一方面反对旧式外交和欧洲旧式的殖民主义、领土掠夺,另一方面也反对社会主义。罗斯福政府强调《大西洋宪章》的原则适用于全世界,要英、法等放弃殖民统治,按“民族自决”来解决殖民地问题,这引起丘吉尔的很大不满和抵制。戴高乐则指出“罗斯福是要使和平成为美国的和平”,但随着战后英国认为苏联成了“自由世界的致命危险”,便积极借助美国与之抗衡,有了共同的战略利益。法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也终于不得不与美国协调了政策,但是在苏联方面,情况就不同了。
苏联当然也非常希望有战后持久的和平、安全和繁荣,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方面,则不同于美国的考虑。苏联宣布接受《大西洋宪章》的原则作为反法西斯联盟的“共同纲领”,同时指出,这些原则的实际运用“必须与各国的状况、需要和历史特点相适应”,强调各国人民有权建立其认为合理和必要的社会制度和政府形式等。
——摘编自黄正柏《美苏“冷战”争霸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英法美与苏联对《大西洋宪章》态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大西洋宪章》作简要评价。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恽铁樵(1878-1935年),江苏武进人。他前半生从事教育及编译工作。直到43岁以后才开始习医,行医仅14年即故去,但在这短短的10多年中,他举办三期中医函授学校,撰著医书20多种,其代表作有《群经见智录》、《伤寒论研究》等。他对中西医两个体系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认为中西医之基础备不相同,理论亦不同,各有其所长,主张中医要发展,就必须吸收西医之长,并与之化合,以产生新的中医。但他又主张,要汇通两个体系,首先要发展中医,不应满足中医已有的成就。他十分讲求临证的实效,通过采用中西两者之长以求得治疗之实际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主张尽量利用近代科学之知识,才能达到目的。他反对废止中医和全盘西化。
——整理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恽铁樵医学主张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悼铁樵关于中医的基本观点。
材料
恽铁樵(1878-1935年),江苏武进人。他前半生从事教育及编译工作。直到43岁以后才开始习医,行医仅14年即故去,但在这短短的10多年中,他举办三期中医函授学校,撰著医书20多种,其代表作有《群经见智录》、《伤寒论研究》等。他对中西医两个体系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认为中西医之基础备不相同,理论亦不同,各有其所长,主张中医要发展,就必须吸收西医之长,并与之化合,以产生新的中医。但他又主张,要汇通两个体系,首先要发展中医,不应满足中医已有的成就。他十分讲求临证的实效,通过采用中西两者之长以求得治疗之实际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主张尽量利用近代科学之知识,才能达到目的。他反对废止中医和全盘西化。
——整理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恽铁樵医学主张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悼铁樵关于中医的基本观点。
2.单选题- (共7题)
6.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治仍“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以普鲁士为例,1910年11个高级行政长官中有10个在保持在贵族手中,此外,64%的行政专员和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由此可以得知德国
A.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缓慢 | B.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充满艰难 |
C.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 | D.保留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
7.
1937年11月20日国民党发表《国民党移驻重庆宣言》,“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这反映了国民党
A.以空间换取时间保存来自身实力 |
B.致力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C.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帮助 |
D.对抗战形势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
8.
1947年艾奇逊在白宫秘密会议上惊呼:“在法国,(共产党)有四五名部长,其中一名是国防部长。共产党控制了最大的工会,并在政府各部、工厂、军队中安排大量人员。法国选民将近1/3投共产党的票”,“俄国人随时都可能下手”。这一言论
A. 肯定法国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B. 说明冷战政策对法国政局的影响
C. 意在推动政府对欧洲经济援助 D. 表明共产国际对欧洲影响力增强
A. 肯定法国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B. 说明冷战政策对法国政局的影响
C. 意在推动政府对欧洲经济援助 D. 表明共产国际对欧洲影响力增强
9.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农耕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 |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
C.社会习俗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 |
D.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方式 |
10.
下表1894年中国新式企业资本构成表(单位:万元),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
B.西方列强加剧对华资本输出 |
C.近代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 |
D.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主导地位 |
11.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座谈会,会上明确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这一决定
A.改变了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经济体制 |
B.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
C.清除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左”倾思想 |
D.丧失了集体劳动和统一经营的优越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