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687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1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欧洲旧思想
乙中国旧思想
丙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主、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假如你时空穿越,有幸师从两位先哲,那么,你将分别得到怎样的教诲?你认为二者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2)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请分别概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二,丙与甲乙相比,其思想新在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进欧洲新思想产生的因素。
(4)根据材料二,你认为梁启超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作出上述比较的?其目的是什么?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荷兰是启蒙运动的发源地,英国继之而起,斯宾诺莎和洛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材料一“他(斯宾诺莎)认为人们原本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每个人都拥有自然权利,出于人的‘自我保存’的本性,人们在理性的帮助下通过建立契约达成一致,把自己的一部分权力交给社会,由社会管理一切事务,通过法律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就是国家。‘我相信,在所有政体制中,民主政治是最自然的、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人民在享受自由的同时也必须遵守法律。”
材料二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都是自由平等的,但这些权利的享有很不稳定,很多人并不遵守公道和正义原則,为了弥补缺陷,人们就通过建立契约而组成政府。自由总是与某种约束联系在一起的,即自由与法律密不可分。为了反对君主专制和暴政,提出了分权学说。
——以上内容摘编自《西方思想宝库》和岳麓版《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斯宾诺莎和洛克思想的相同点。与斯宾诺莎相比,洛克有何新的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上述早期启蒙思想。

2.单选题(共15题)

3.
据史料记载:来自萨拉米的外邦人赫拉克利德斯,因其在公元前330—329年雅典粮食危机中的善举,成为雅典人的“恩人”而被授予“特权外邦人”身份;银行家帕西昂和佛尔米昂因对雅典城邦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雅典公民权。这表明
A.这段史料不真实,因为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
B.外邦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获得雅典城邦的认同
C.外邦人可以通过参与雅典人的政治生活而融入雅典城邦
D.雅典外邦人必须与公民共同履行城邦的某些义务
4.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中说:“除了人民权利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执行权力的当局,这些当局虽不完全独立于人民,但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有一定的自由,因而既要被迫服从人民大多数的一致决定,又可以抵制这个多数的无理取闹和拒绝其危险的要求。”美国宪法中体现出这一意图的规定是
A.民族主义原则
B.天赋人权生而平等
C.权利分享原则
D.人民权利高于一切
5.
1861年前,清政府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主要是理藩院和礼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以处理外交事宜。该变化说明清政府
A.天朝上国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B.政治体制开始具有近代化性质
C.设总理衙门取代旧对外机构
D.近代民族国家观念萌生
6.
下图是近代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去北京》的漫画。此漫画所反映的事件
A.是清政府甲午战败影响的结果
B.致使中国更多的领土主权丧失
C.客观上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D.是清政府对外束手待毙的结果
7.
1936年8月15日,共产国际执委会曾致电中共中央:“我们认为,把蒋介石和日本侵略者相提并论是不对的。这个观点在政治上是错误的,因为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在现阶段,一切都应服从于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共产国际的指示
A.未认清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有利于促进中共中央的政策调整
D.认识到日本全面侵华的严重后果
8.
下面是1937-1945年侵华日军伤亡人员统计图,下列对其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日军伤亡比国共两党军队的要重
B.相持阶段日军被迫放弃大规模进攻
C.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D.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9.
卢梭曾写信给伏尔泰说:你的诗使我失去慰藉,并且濒于绝望,并迫使我反对上帝。(但这)片刻也无法诱使我怀疑自己灵魂的永存和精神的上帝;我感受它、坚信它,我向往它、期待它,并且只要有一息尚存,就要捍卫它。这表明
A.伏尔泰给启蒙运动带来消极影响
B.法国启蒙运动逐渐误入歧途
C.卢梭对理性主义有着自己的见解
D.卢梭并非真正的启蒙思想家
10.
柏拉图认为:“苏格拉底被起诉与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有关。”在《云》中,苏格拉底是一个教授诡辩术的人,主人公的儿子从苏格拉底那里学会诡辩之后,跟父亲争论,说儿子有权打老子,父亲一气之下放火烧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所”。据此可推知
A.古希腊社会舆论丧失管制
B.戏剧是古希腊的政治演绎
C.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代表
D.文化发展影响社会价值观
11.
18世纪的思想家可以把苏格拉底作为先驱和战友是因为
A.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B.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
C.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
D.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
12.
关于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是
A.《九章算术》大约成书于西汉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
C.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算盘
D.唐朝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
13.
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
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
②汉赋反映了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4.
我国古代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B.《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C.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
D.郭守敬创制了先进的天文观测仪----浑仪
15.
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对科学提出了迫切要求
B.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已有相当坚实的基础
C.牛顿个人具有的伟大天才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D.同时代的众多科学家的协同一致、通力合作
16.
下列各项中属于达尔文进化论内容的是
①一切生命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②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③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是上帝选择的强者
④生物不是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
《中国大趋势》作者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表明奈斯比特
A.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优势
B.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C.称赞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认为西方制度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