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86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3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中国人口约为2000万。公元前206年,中国人口约为1400万。公元前120年,中国人口约4000万。到公元2年,中国人口约为5801万。
——赵文林等《中国人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下表为美国人口数量及政策统计表(部分)
1776年
美国建国时人口数量为250万
1873年
政府颁布《康托斯法》,禁止邮寄和从外国进口一切避孕材料
1915年
美国人口数量突破1亿
1968年
组建“人口和家庭生育计划委员会”,研究家庭生育计划事宜
1970年
设立“人口增长和美国前景委员会”,研究美国人口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
1974年
提出人口稳定即“静止人口”是最理想的目标
 
——《简明人口学词典》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人口政策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年)
——《“人口红利”持续派发房企价值重估始起步?》
(3)根据材料三,中国人口结构在哪个时段比较合理的?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今我国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的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于“拜上帝教”的宗教伦理观念中原已存在着的耶儒合流的内容,洪仁玕不仅没有强耶去儒,反而加深其儒学色彩,使之更具有中国传统伦理纲常的倾向。洪仁玕“生长儒门”,长期接触孔儒经书,对旧学的造诣不亚于洪秀全;又在香港悉心钻研基督教义,神学知识也远在洪秀全之上。西方传教士曾说他是一个“严肃而坚定的基督教徒”。他到达天京后,曾对洪秀全不理解“三位一体”的基督教教义有过婉转的启发和开导,强调“三位一体”是拯救人心的“上宝”。但当洪仁玕解释与宣传“三位一体”时,却将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融入其中,注重道心天理、修身养性,克服外界的诱惑,辟邪崇正。从而使“拜上帝教”中的儒学色彩不同于洪秀全所强调的忠孝君父伦理观念,具有更加精致的理论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洪仁玕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洪仁玕宗教改革的主要影响。
3.
(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美国驻伦敦大使在评论英国妇女投入战争的程度时说:“与历史上其他战争不同的是,这场战争是女人的战争。”一张鼓励美国女性参加WAVES(“海军志愿紧急服役妇女队”的缩写)的海报也反映了这种思想——“这也是女人的战争”。
当成千上万的英国和美国女性加入到武装部队或者投身于军事工业时,战争以多种方式对全世界的女性产生了影响。一些国家,包括英国和美国,禁止女性从事战斗或搬运武器,但是苏联和中国的妇女拿起了武器,抵抗组织中的女性也一样。
事实上,女性经常在反抗工作中表现出色,因为她们是女人,不容易引起占领军的怀疑,成为搜查目标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但是在运输和屠杀犹太人的时候,纳粹军队并没有性别歧视:犹太妇女和女孩与犹太男人和男孩一起被杀死。
参加军队的妇女或者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的妇女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独立和自信,但是由于在战争期间,她们的丈夫被杀、被俘或者在劳动营里日渐衰弱,她们被迫在失去丈夫的家庭里承担了家长的职责
——摘编自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被称为“女性战争”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女性产生的影响。
4.
(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邓小平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二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2)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并分析其原因。

2.论述题(共1题)

5.
   看图解史:
请根据如下两图片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两图片之间的历史联系。要求:解读符合史实,逻辑关系严密,论证充分合理。

3.单选题(共9题)

6.
根据法律,看戏是雅典人的神圣权利,全体公民不论阶层、职业都要参与进来。妇女、儿童、奴隶甚至囚犯都被允许看戏,政府还会向贫苦公民发放看戏津贴。这些做法旨在
A.丰富雅典人民的生活
B.增强城邦的集体意识
C.促进统治思想的传播
D.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7.
1841年,德国思想家李斯特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以下史实,属于李斯特所说的“抽梯子”行为的是
A.英国推行贸易自由主义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德意志发动统一战争
D.德国和英国争夺殖民霸权
8.
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盈余图。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推断符合史实的是
A.多年战争导致生产破坏财政亏空
B.地主阶级制夷自强目的彻底落空
C.中国近代前期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D.1894年清廷与列强开始互相勾结
9.
1985年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厂成立。德国《明镜》周刊一位记者感慨:“大众汽车厂好像是在一个孤岛上生产……(它)既可能是成功的史篇,也可能是失败的研究报告”。此观点主要基于当时的中国
A.国企改革缺乏政策保障
B.工业发展与世界相脱节
C.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城市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10.
据统计,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苏联所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斯大林曾做过公正评价。他认为,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的援助下建立起来的。对此,理解较为合理的是
A.苏美之间的经济贸易活动对双方均有利
B.苏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C.意识形态的矛盾对国家间的经济交往影响不大
D.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激化了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矛盾
11.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宗教改革建立的新教
A.仍以神权统治为核心
B.违背了资产阶级的思想追求
C.思想解放的程度有限
D.坚持因信称义否定因行称义
12.
有人评价莎士比亚“这种天才的降临,使得艺术、科学、哲学或者整个社会焕然一新”,他的光辉“照耀着全人类,从时代的这一个尽头到那一个尽头”。主要因为莎士比亚
A.改变了人类命运
B.文学上成就辉煌
C.推动了社会转型
D.人文精神影响大
13.
“雕版印刷术始于东汉”说的文献支持最早源自《后汉书》,即“汉刊章捕张俭等”但结合历史语境“刊章捕俭”,即删削去刻在石上的张俭等人的名号并拘捕诸人,是为“正解”。这说明
A.版印技术开始出现于公文印制
B.历史事实依赖于历史解释
C.汉代版印技术尚不够成熟
D.考据应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
14.
严复提到:在生物界里,开放的“四达之地”的物种,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与世隔绝的“孤悬岛国”的物种,则竞争力较弱,一旦有“外种闯入,新竞更起,往往年月以后,旧种渐湮,新种迭盛。此自舟车大通之后,所特见屡见不一见者也”。这一材料
A.批判清廷顽固保守误国殃民
B.冲击了牢筑夷夏藩篱的排外思想
C.主张君主立宪反对中体西用
D.借用进化论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