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后30天高考历史全国卷冲刺卷(十二)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86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5/2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大约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很强的东方社会。
材料二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
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我国粗离婚率大约在0.6% 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1950-1953年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8.6万件猛升到117万件,粗离婚率高达1.9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以来人们婚姻态度发生的变化,并说明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说明的问题,谈谈你对离婚现象的看法。
2.
《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它是人类文化传播的首要手段,教育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同时又折射出浓厚的时代背景。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选取材料中的任一历史现象进行评述。(要求:论证要围绕主题展开;论点应有史实支持;论述要层次分明;语言要通顺流畅)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选官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武则天在革故鼎新时,并未废除科举制,但又打开其他的选官之门。这一时期选官的公开和开放,在中国古代史中,是极为罕见的,几乎到了人人都有资格当官的地步。主要途径有自举、告密、试官、贡试中废糊名制、殿试以及开武举等。她深知官员的冗滥必然导致腐败,造成致命的危害,因而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防范纠正。例如,她大力鼓励告密行为。这往好处说,就是充分发挥群众对官员的监督作用。凡举报犯有罪行过失的官员,一经查实,不管举报者以前是干什么的,一律授官。特别应强调的是,即便举报无实,举报者也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于是四方告密者蜂起,人皆重足屏息。”

——摘编自贾三强《武则天时代的廉政建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武则天的选官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武则天推行告密措施的效果。

2.单选题(共7题)

4.
在英国乔治一世、乔治二世期间,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了惯例,内阁只需把讨论情况通知国王,1714年后,国王基本没有否决过议会的议案。这反映了
A.议会监督的对象发生变化
B.国王和议会矛盾渐趋缓和
C.责任内阁制度不断完善及
D.君主立宪体制在逐步确立
5.
1928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劳资争议处理法》,严禁罢工,禁止工人捣毁工厂、商店。1929年12月公布的《工厂法》对工人的劳动条件、时间、待遇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从法律上对工人的地位和待遇作出了改善。据此判断,这些政策
A.随国共两党斗争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B.使工人运动从高潮转入低潮
C.旨在稳定工业发展秩序
D.使中共工作的重心转到农村
6.
融入西方器形和装饰图案的中国瓷器在18世纪变得特别流行,各种各样的欧式元素都被原样复制到瓷器上,大多数图案是由欧洲客户提供的版面和素描。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中国瓷器成为中西贸易主体
B.外销成为中国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C.欧洲文化对中国瓷器的影响
D.中国瓷器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7.
在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民间的智慧共同为中国的未来之路指明方向后,公司热再次兴起。当时中国的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财富的味道。这里的“方向”是指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做出改革开放决策
D.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8.
工业4.0是德国政府首先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应用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来提高制造业水平。于是,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二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对r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1.0开创了蒸汽时代,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B.工业2.0采用流水线模式,人们普赞工业王国
C.工业3.0开创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初现端倪
D.工业4.0产生了第三产业,改变了生产经营方式
9.
苏格拉底曾说:“安提丰(注: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你好像认为,幸福就在于奢华宴乐;而我则认为,能够一无所求才是像神仙一样,所需求的愈少也就会愈接近于神仙……也就是愈接近于完善。”在苏格拉底看来,幸福的真谛是
A.立足现实,追求完美
B.物质富足,精神自由
C.人欲有度,服从神性
D.清心寡欲,讲究道德
10.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不再把奉行不结盟政策的国家看成是西方帝国主义的前哨阵地,而是看成独立、和平的组成部分。苏联认为有必要加强对这些国家的支持和援助。这说明当时苏联
A.极力缓和与英美等国的关系B.受到了中国外交的影响
C.加强了对第三世界的争夺D.具有实行不结盟的意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