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679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2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商君书·农书》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宋代)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忘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读希腊史笔记》
(希腊)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所写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启动经济改革计划。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制定的兵工整理计划,一方面,对全国的兵工厂提出了三个原则:对地处沿海的兵工厂进行迁移;对靠近前沿的兵工厂亦应迁移;其位置颇适于国防之地位的兵工厂则加以扩充。另一方面,“济南、金陵二厂,以国防上见地,固应移于安全地点,以因迁移而致绥靖所需的弹药减少供给起见,除必要者外,暂不迁移。”1935年4月,国民政府成立资源委员会,隶属于军事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就是创办与国防有关的工矿企业。1936年3月,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设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工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

——根据《抗战前国民政府经济备战的军事价值》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国民政府经济改革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上述经济改革的意义。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首先决定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将中国而不是朝鲜摆在了对立的一面。美国这一行动直接导致***完成国家统一的计划功败垂成。本来***及其他中共领导人从保持政权稳定及良好的国际环境出发,并没有针对美国采取过激的外交方针。但这一次,***本性中的革命热情再次被激发出来。1950年9月15日,美军成功地在仁川登陆,朝鲜的局势发生了逆转,美国迅速转入进攻逼近三八线。如果听任美军继续北进,中国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安全和领土的完整将面临美国的严重威胁。在苏联没有做好与美国开战的准备之前,斯大林想通过中苏之间的同盟条约的约定,希望中国在东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革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认为如果朝鲜在战争中失败,整个亚洲中西方力量的平衡就会打破,美国将会主导亚太地区。
中国出兵朝鲜后,斯大林曾多次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勇气和决心的“敬佩”。中国领导人也注意到了,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的几年中,苏联改变了对中国援助的谨慎态度,向中国提供156个大型工业企业的项目。中国在朝鲜战争胜利的经验,为亚洲地区随后发生的几次革命战争提供了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摘编自孟涛《朝鲜战争若干问题再研究——以美国档案文献资料为基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出兵朝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兵朝鲜的影响。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12年2月,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致电袁世凯时说:“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一致者只有华盛顿一人,公为再現。……”在接到袁世凯赞成共和的电文后,孙中山又说:“民国确立,维持北方各部统一,此实惟公一人是赖。……1912年8月,孙中山又说:“依我所见,现在时局各方面皆要应付,袁公经验丰富,足以当此因境,故吾谓第二期总统非袁公不可。且袁公以练兵著名,假以事权,军事必有可观。”

——摘自《孙中山与袁世凯》

材料二 今袁背弃前盟,暴行帝制,解散自治会,而同阁(民间)无安民矣;解散国会,而国家无正论矣;……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摘自《孙中山讨袁宣言(1915年5月)》

(1)材料一中孙中山认为袁世凯有什么贡献?材料二中孙中山对袁世凯的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孙中山对袁世凯的评价是否矛盾?由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单选题(共12题)

5.
希腊雅典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对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这主要反映出
A.民主与道德要求的统一B.雅典的民主存在虚伪性
C.家庭是雅典民主的基础D.财产是享有民主的前提
6.
下表为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刊的材料,据此可知
罪名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程序
审判结果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有罪票数
无罪票数
死刑票数
反对死刑票数
慢神和蛊惑青年
6000人
501人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281票
220票
361票
140票
 
A. 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
B. 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C. 罪名的虚无性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
D. 表决的单一性注定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7.
18世纪末,有个美国政治家认为,危险的野心多半为热心于人民权利的漂亮外衣所掩盖,很少用热心拥护政府坚定而有效率的严峻面孔作掩护,该论断的意图是
A.主张国家权力要分权与制衡
B.呼吁美国人民正确行使个人权利
C.为强化联邦政府权力做辩护
D.论证民主社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8.
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
A.鸦片走私与吏治腐败相关
B.闭关锁国政策使鸦片贸易受阻
C.中国官员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已改变
D.鸦片贸易使白银外流
9.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一些书籍。这表明
A.国共两党共同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
B.持久抗战成为国共两党的共识
C.国民党重视对持久抗战理论的研究
D.中共率先提出持久抗战的战略
10.
1938年7月,日本制定“适应时局的对中国谋略”,提出“促进对杂牌军的拉拢归顺工作,削弱敌人的战斗力”。其目的是
A.速战速决
B.民族同化
C.蚕食鲸吞
D.以华制华
11.
从1960年到1978年,苏联政府严格控制的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应用数学等研究领域大大领先同时期的欧洲甚至美国,专利发明转化速度也世界领先。这一局面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军事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B.苏联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C.适应了现代科技进步的要求
D.欧美各国更加注重民生
12.
美国从一开始眼睛就盯着全球,表现出所谓“国际性”的本质。即使所谓的“孤立主义”也只是美国实力尚未达到与欧洲大国正面抗衡时的一种无奈选择,一旦具有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势必会把“领导世界”的意识转化为“领导世界”的行为。材料意在说明美国
A.已放弃了孤立主义传统B.霸权主义具有历史渊源
C.国力增强推动对外侵略D.凭借实力建立单极世界
13.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这说明
A.小农经济影响了人们生活规律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14.
宝顺轮是近代第一艘出现在山东沿海的轮船,所以,当山东官员于1855年8月14日发现宝顺轮及其他几艘船只后,惊慌失措,咸丰帝调查后下谕称既然“与夷人毫无牵涉”,宝顺轮可以护航清粮海运的船只,“以清洋面而利清行”。这一过程说明晚清统治者
A.闭关锁国,愚昧无知
B.中体西用,师夷长技
C.因势利导,守内虚外
D.因循守旧,盲目排外
15.
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D.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统一
16.
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发言时指出:“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这一思想
A.提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
B.表明建国初期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
C.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形成
D.丰富了***思想的法学理论宝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