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你如何评价秦始皇的这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国家的根本是什么?农业的根本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
材料一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可得乎?”——《贞观政要》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朝廷)议和,请求“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而不削发登岸,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琉球、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请求——《中国通史全编》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你如何评价秦始皇的这项措施?
(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认为国家的根本是什么?农业的根本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说明康熙帝为什么认为台湾不可与高丽相比?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真正的独立,仿佛一座大厦,而政府的统一,乃是这座大厦的主要柱石……大家应当对它抱着诚挚的、经常的和坚定不移的忠心……尊重它的权力,服从它的法律,遵守它的措施,这些都是真正自由的基本准则所构成的义务。
(2)为建立起一个“可信赖的、强有力的政府”,拿破仑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华盛顿和拿破仑在治国方略上有何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点又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4)材料三、四中孙中山、甘地从事斗争的手段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选择这种斗争方式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真正的独立,仿佛一座大厦,而政府的统一,乃是这座大厦的主要柱石……大家应当对它抱着诚挚的、经常的和坚定不移的忠心……尊重它的权力,服从它的法律,遵守它的措施,这些都是真正自由的基本准则所构成的义务。
——1796年华盛顿总统的“告别辞”
材料二:就国内政策而论,拿破仑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开明的君主……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统治效率很高……拿破仑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欢迎。虽然也存在着渴望复辟旧制度或是认为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的政敌,但是大多数人则都因为他结束了骚乱和建立起了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四: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材料一中“政府的统一”是指什么?华盛顿在1789年以前,曾为“政府的统一”事业做了哪些主要的努力?(2)为建立起一个“可信赖的、强有力的政府”,拿破仑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华盛顿和拿破仑在治国方略上有何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点又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4)材料三、四中孙中山、甘地从事斗争的手段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选择这种斗争方式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单选题- (共30题)
3.
“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以上西汉刘向的论述说明
A.秦孝公时已具备完成统一的条件 |
B.秦国吞并六国有着优越的条件 |
C.商鞅变法是吞并六国的重要因素 |
D.秦始皇对完成统一起的作用不大 |
4.
孙中山认为,“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为此他
A.核定地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 B.发展实业,推动全国铁路建设 |
C.领导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D.建立政党,扶持民族工业发展 |
5.
英国革命中出现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中出现拿破仑称帝。这主要()
A.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妥协 |
B.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不充分 |
C.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的需要 |
D.防止封建王朝的复辟 |
6.
乾隆帝和华盛顿是同一时期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l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再次被列为总统候选人,飘然远去。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践行了民主政治 | B.意图做到功成身退垂范后世 |
C.行为性质截然不同 | D.都改变了本国政治发展进程 |
7.
关于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任何事物都有过度、不及、中间三种状态
②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
③中间能获得成功和赞赏
④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
①任何事物都有过度、不及、中间三种状态
②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
③中间能获得成功和赞赏
④中庸之道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8.
1960年,***曾对老舍先生说,“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以下属于康熙帝“第二个伟大贡献”的是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亲书“万世师表”
③恢复开科取士
④尊重喇嘛教
①平定噶尔丹叛乱
②亲书“万世师表”
③恢复开科取士
④尊重喇嘛教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9.
当年玄奘西游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唐太宗在洛阳亲自召见了玄奘。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唐太宗崇佛,因而排斥其他外来宗教的传入
②玄奘不仅带回了佛经,还带回印度的花果种子等,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③这表明唐朝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主张兼收并蓄
④玄奘取回经书经过活字印刷技术在民间广泛流传
①唐太宗崇佛,因而排斥其他外来宗教的传入
②玄奘不仅带回了佛经,还带回印度的花果种子等,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
③这表明唐朝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主张兼收并蓄
④玄奘取回经书经过活字印刷技术在民间广泛流传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12.
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最进步、最稳定的思想 |
B.儒家思想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
C.儒家思想经过了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 |
D.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
13.
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畬之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国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A.拿破仑 |
B.华盛顿 |
C.克伦威尔 |
D.秦始皇 |
14.
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因为《民法典》
①用法律条文确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②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
③传播到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①用法律条文确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②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
③传播到欧洲、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
④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5.
下列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压迫 |
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统治 |
C.以和平合法手段赢得印度自治独立 |
D.以和平方式换来英国主动退出印度 |
16.
下图为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画中描绘了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 |
B.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
C.凭借先进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
D.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
17.
唐太宗在其六十大寿上劝告官员:“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所言,富贵功名可久。”对这段史料的认识不恰当的是
A.意思是为官者要做到无功不受禄,取本分之财,不贪不沾 |
B.提醒官员要谨言慎行、克己清廉 |
C.这是唐太宗告诫为官者修身克己的做人之道 |
D.反映了唐太宗希望官员认识到为官是富贵之源 |
19.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对外战争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拿破仑忽视了民族觉醒的威力 |
B.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 |
C.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 |
D.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 |
20.
历史课上,学生根据《剑桥中国秦汉史》中的一段话:“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对秦朝道路系统在当时的作用进行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 |
B.加强了秦朝对全国的统治,有利于中央集权 |
C.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交流 |
D.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
22.
马克思指出:“拿破仑已经了解到现代国家的真正本质;他已经懂得,资产阶级社会的无阻碍的发展、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等是这种国家的基础。他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为此拿破仑
①建立法兰西银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网罗人才,组建高效民主内阁
③颁布《民法典》,保障公民私有财产
④实行征兵制,广泛征集农民当兵
①建立法兰西银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网罗人才,组建高效民主内阁
③颁布《民法典》,保障公民私有财产
④实行征兵制,广泛征集农民当兵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3.
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这体现他对真理的尊重。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相比较较,亚里士多德坚持的“真理”是
A.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
B.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 |
C.具体事物是由形式与质料组成的 |
D.中庸之道是明知的态度与方法 |
24.
1919年,促使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倡议的的导火线( )
A.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 B.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
C.国大党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 D.殖民当局通过损害印度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案 |
25.
2018年是圣雄甘地逝世70周年纪念。下列对圣雄甘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希望以自己的耐心和善良制服帝国主义 |
B.创立印度国大党,成为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精神领袖和民族英雄 |
C.在二战中第一次真正提出了独立的要求,一度默认人民使用暴力 |
D.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发起家庭手纺车运动 |
27.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下图为“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
B.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将郡县制度向全国推广 |
C.秦律的颁行不能改变秦朝仍是人治社会的现实 |
D.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形成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体制 |
28.
国父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驱,以下活动孙中山参与的有_______。
①武昌起义
②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③国民党一大
④建立黄埔军校
⑤建立广州国民政府
⑥国民革命军北伐
①武昌起义
②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③国民党一大
④建立黄埔军校
⑤建立广州国民政府
⑥国民革命军北伐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③④⑤ |
29.
下列关于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令”说法正确的是
A.该措施使法国的经济发展受到沉重打击 |
B.该措施出台背景是拿破仑登上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 |
C.该措施与英国无关 |
D.该措施使荷兰丧失了海上霸权 |
31.
下列对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的最大功绩在于开创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B.唐太宗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唐朝时期各民族比较团结 |
C.康熙帝收回台湾之后,设置台湾行省,巩固了祖国东南的海疆 |
D.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位帝王所做的都是为地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
32.
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邦联条例》下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 |
B.邦联政府在内外政策及权力上软弱无力 |
C.统治集团都认识到强化中央集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D.全国人民一致希望华盛顿能够出任美国总统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