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也深刻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塞罗“权利平等”思想的历史渊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实现“平等””的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
材料二 民族主义是对外人争平等的,不许外国人欺负中国人;民主主义是对本国人争平等的,不许有军阀官僚的特别阶级求全国男女的政治地位一律平等;民生主义是对于贫富争平等的,不许全国男女有大富人和大穷人的分别人人能够做事,人人都有饭吃。——摘自孙中山(1924年4月4日的演讲)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塞罗“权利平等”思想的历史渊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实现“平等””的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民主和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材科一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摹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特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和美国共和政体创造性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谈谈你对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
材科一 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摹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特此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都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摘编自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摘自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特点和美国共和政体创造性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谈谈你对民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时,政府于广州等地没有统一的法令,贪官污吏得以任情挟私,一般商人则往往莫知适从。1080年,宋神宗开始推行《市舶法》,在船舶出海与回航的检视、国内外海商的经营活动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如对进口货物执行“禁榷”政策,即某些舶货由政府专买专卖,不许民间交易,“禁榷”物主要是统治者生活所需的奢侈品和民间畅消利厚的香药等。同时,对出口商品实行统制,大部分时期禁止武器、粮食等出口。当然,市舶司对合法经营的海商权益也有一定的保护之责。《市舶法》制订之后又不断加以补充修改。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概括宋代《市舶法》与英国《航海条例》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航海条例》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 宋朝时,政府于广州等地没有统一的法令,贪官污吏得以任情挟私,一般商人则往往莫知适从。1080年,宋神宗开始推行《市舶法》,在船舶出海与回航的检视、国内外海商的经营活动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如对进口货物执行“禁榷”政策,即某些舶货由政府专买专卖,不许民间交易,“禁榷”物主要是统治者生活所需的奢侈品和民间畅消利厚的香药等。同时,对出口商品实行统制,大部分时期禁止武器、粮食等出口。当然,市舶司对合法经营的海商权益也有一定的保护之责。《市舶法》制订之后又不断加以补充修改。
——摘编自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克伦威尔时期英国海外扩张加剧,远洋商业利益成为政府追逐的目标。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不经英国政府允许,任何外国商船所载的任何货物或商品,皆不准输入或带进英国及其所属的领土。所有进口至英国领土的货物必须由英国的船舶运输……。此后,新的《航海条例》陆续出台,不过,其内容已经从对荷兰一国的敌对过渡到对殖民地经济的严格控制,因此引起了殖民地民众的抗议。19世纪以来,《航海条例》逐渐阻碍英国经济的持续发展。1854年,《航海条例》退出历史舞台。——摘编自李明倩《英国航海法的历史变迁》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概括宋代《市舶法》与英国《航海条例》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航海条例》的历史影响
4.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三、四分析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及原因。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熙宁五年(1072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100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转自历史风云网
材料三 (司马光说)“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宋史》
材料四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结合时代背景简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三、四分析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及原因。
2.单选题- (共14题)
5.
公元前4世纪,雅典雄辩家德摩斯提尼这样评价雅典的告发制度:“我们现行体制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每个将军一生当中都要在你们的法庭上被审判两次或三次,他们中没有一个敢于在战场上与敌人殊死一站。”这一评价反映出
A.雅典社会精英沦为民主的牺牲品 |
B.雅典民主成为政客斗争的工具 |
C.雅典对官员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
D.民众告发对官员的威慑作用有限 |
6.
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每个州都向国会选派两名参议员,而众议院的议员人数则按人口比例规定。根据这样的规定,现在纽约州有40名众议员,但只有两名参议员;而特拉华州有两名参议员,但只有一名众议员。因此,特拉华州与纽约州在参议院平等;而在众议院,纽约州的影响是特拉华州的40倍。”该政治现象
A.反映出当时美国各州政治地位不平等 |
B.是联邦主义与邦联主义相调和的产物 |
C.说明联邦政府结构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
D.表明美国国会议员均由间接选举产生 |
7.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除日本侵略者占领的沦陷区外,使用“民主”科学”“西化”等词语逐渐减少,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提倡日渐突显。这主要表明
A.传统文化保守主义复兴 |
B.民主科学作用日益弱化 |
C.民族救亡运动不断高涨 |
D.殖民奴化教育范围扩大 |
8.
长期以来,俄国二月革命被严重低估了。尤其是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更是千方百计贬低二月革命的作用和意义。这主要是因为二月革命
A.不符合俄国历史发展规律 |
B.违背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 |
C.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
D.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 |
9.
1947年3月,英法两国签订同盟互助条约。1948年3月英法联盟扩大为布鲁塞尔条约组织,9月美国、加拿大与布鲁寒尔条约组织成员国举行集体安全问题会谈并通过“华盛顿条约”。这表明
A.美国谋求建立军事联盟体系 | B.西欧为保障集体安全而联合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成立 | D.美苏冷战冲击原有政治格局 |
10.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的商业经济发展较之宋代更是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下列选项中关于明清商业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商业区“千街错绣”,灯火连昼 |
B.远离城镇稍远之处出现“草市” |
C.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
D.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个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一一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小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表明
A.世界普遍确立工业文明主导地位 |
B.工业文明推广实质是各国之间相互借鉴 |
C.变通工具变革成为文明演进关键 |
D.世界市场逐步发展推动工业文明的扩展 |
12.
1846年,耆英等人在奏折中称:“各国运往内地通商货物每岁只有此数,赴广州者十之六七,赴上海者十之三四……彼有所丰则此有所歉,实为事理之必然。”这反映出当时
A.通商口岸数量已不能满足需要 |
B.统治阶层对世界大势缺乏认知 |
C.不平等条约并未得到全面落实 |
D.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步解体 |
13.
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离航海条约》后,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 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这一漫画反映了
A.中美贸易遭到了全国各阶层的反对 | B.平等互惠是战后世界遵循的共同原则 |
C.先进国人追求经济合理秩序的愿望 | D.战后国际经济制度化不利于自由贸易 |
14.
有学者认为: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归功于“中产阶级”的推动,而中国宋代科学技术发展,除了极少数如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是个人独自研究外,其余绝大部分都是缔造于政府的引领与大力推动。这表明
A.社会结构影响科技发展 |
B.政府政策推动科技进步 |
C.工业革命源于人才优势 |
D.宋代科技创新缺乏动力 |
15.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
A.抨击否定君主政体 |
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
C.借古讽今促进启蒙 |
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
16.
两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涉及的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不足、方程、勾股等范畴,都与当时生产生活实际直接相关。魏晋时期的《九章算术注》不但推证了原书各面积、体积公式的正确性,还在推证过程中提出了“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来贯通各公式的关联。明朝的《几何原本》最大的优点在于运用了具有确定性的演绎推理的方法和严密的逻辑结构。据此可知我国古代数学
A.具有浓厚的实用性特征 |
B.注重理论的探讨和概括 |
C.冲击了儒家的传统规范 |
D.由传统到具有近代色彩 |
17.
有人曾对《东方杂志》1915—1921年开设的“法令”栏目公布的法规统计如下:
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最准确的是
年份 | 1915 | 1916 | 1917 | 1918 | 1919 | 1920 | 1921 | 合计 |
公布法令、条例数目 | 150 | 55 | 34 | 51 | 39 | 40 | 22 | 391 |
对其变化原因解读最准确的是
A.辛亥革命后法律制度渐趋完善 |
B.军阀统治出现政治认同危机 |
C.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大解放 |
D.参加一战降低了人民参政的兴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