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容县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76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宪法的缔造者们真正有分歧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在多大程度上把各州权利融入联邦权力,以及他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如果国民按人数或按选区选举,人口较少的州必定完全受到压制。如果是按州而不是人数选举代表,则永不能获致必要的联合,旧邦联的所有弊端将永远保留下去。
——摘编自(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美国民主政治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从美国的民主政治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何亚华《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材料三看到中央集权制在本世纪初如此轻而易举地在法国重建起来(引者注:法国在大革命期间曾实施过短暂的分权),我们丝毫不必感到惊异。1789年的勇士们曾推翻这座建筑,但是它的基础却留在这些摧毁者的心灵中,在这基础上,它才能突然间崛起,而且比以往更加坚固。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宪法的缔造者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结合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他们是如何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从美国的民主政治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央集权制在美法两国建立难度不同的原因。
2.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 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法制史学者将唐高宗时颁行的《唐律疏议》与“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制国(the rule by law)”而不是“法治(the rule of law)”,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比较罗马法和中国传统法律精神(或原则)的不同。

2.单选题(共5题)

3.
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佛山镇的铁锅不仅远销吴越荆楚,且大量出口;浙江桐乡县炉头镇的铁器品“大江南北咸仰赖”。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流通突破狭隘地方市场
B.商业发展促进商业市镇兴起
C.全国手工业的发展相对平衡
D.海禁政策松动海外贸易发达
4.
16世纪的西班牙物价平均上涨四倍,其中谷价上涨了五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发生
B.贵族奢靡消费
C.新航路开辟
D.经济大危机
5.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
1885~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30年
16年
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7年
8年
5年
 
A.财富的追求驱使这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B.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6.
1917年,《新青年》2卷6期发表了胡适的《朋友》:“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该诗
A.具有明显的反封建斗争精神
B.否定了传统的道德观念
C.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
D.体现了文学革命的成果
7.
据《世事见闻录》记载:“三井家在江户有3座大店铺,雇佣着1000多名伙计。据说每天的生意,要做到黄金2000两以上才算好生意。黄金2000两,也就是白米5000袋。5000个农民一整年的辛苦耕种,才能缴上贡米5000袋……此外,三井家还有许多田地,租地收入每年多达黄金2万两……江户以外,三井家在大阪……等地方都有分店;此外,还有分布在各藩的经销店……”这段材料反映了
A.日本重农抑商
B.资本主义萌芽
C.日本商业发展
D.封建统治动摇

3.选择题(共2题)

8.青藏高原是我国的{#blank#}1{#/blank#}牧区,主要牲畜有{#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它们能适应{#blank#}5{#/blank#}、{#blank#}6{#/blank#}、{#blank#}7{#/blank#}等特殊高原环境。
9.青藏高原是我国的{#blank#}1{#/blank#}牧区,主要牲畜有{#blank#}2{#/blank#}、{#blank#}3{#/blank#}、{#blank#}4{#/blank#},它们能适应{#blank#}5{#/blank#}、{#blank#}6{#/blank#}、{#blank#}7{#/blank#}等特殊高原环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