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在《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一文中写道:
新航路开辟后,引种到中国的美洲作物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莱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30种。虽然它们传入时有先后、途径不一,但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求,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对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指出
材料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在《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一文中写道:
新航路开辟后,引种到中国的美洲作物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莱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30种。虽然它们传入时有先后、途径不一,但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求,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对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指出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有关知识评述该历史现象。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时期,都曾制定了个税实施细则和征收办法,但都未能推行。1943年国民党政府正式公布所得税法,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富人大量逃税,而穷人又无力纳税,所得税法只是徒有虚名,并未很好地实施。
我国在1980年制定了个人所得税法。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又相继对个税法进行五次修正,个税免征额从每月800元逐步提高到每月3500元。2018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对个人所得税法的第七次修改,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二是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此次个税改革贯彻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发挥个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更好地实现税负公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个人所得税未能很好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个人所得税得以实施的原因,并分析我国第七次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意义。
材料 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时期,都曾制定了个税实施细则和征收办法,但都未能推行。1943年国民党政府正式公布所得税法,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富人大量逃税,而穷人又无力纳税,所得税法只是徒有虚名,并未很好地实施。
我国在1980年制定了个人所得税法。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又相继对个税法进行五次修正,个税免征额从每月800元逐步提高到每月3500元。2018年8月,全国人大通过了对个人所得税法的第七次修改,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二是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此次个税改革贯彻了党的十九大报告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发挥个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作用,更好地实现税负公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个人所得税未能很好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个人所得税得以实施的原因,并分析我国第七次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意义。
3.单选题- (共8题)
3.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雅典思想家著有鼓吹法律和法治的大量作品,但西塞罗认为大时多数希腊人“永远不理解或在意法庭上所作证词的神圣约束效力”,就连伯里克利的老师在被判刑后也选择了逃跑。这表明
A.希腊文明对罗马法的影响有限 |
B.雅典公民缺乏法律知识的指导 |
C.雅典的民主政治已经走向衰落 |
D.雅典法学理论与实践存在断裂 |
4.
阅读下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年份 | 贵族阁员 | 非贵族阁员 |
1832—1866 | 64 | 36 |
1867—1884 | 35 | 23 |
1885—1905 | 40 | 29 |
1906—1916 | 25 | 26 |
1918—1935 | 25 | 82 |
A.在英国内阁中贵族阁员减少,非贵族阁员增加 |
B.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
C.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 |
D.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 |
5.
1939年2月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极少数汉奸特务、依法被剥夺公民权的犯罪分子和神经病患者以外,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周岁,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文化程度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该条例
A.有利于巩固抗日民主政权 |
B.突出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 |
C.使得边区直接选举制真正确立 |
D.真正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
6.
阅读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的投资中,比重占第一位的国家的数据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 1840-1895年 | 1895-1911年 | 1911-1927年 | 1927-1937年 | 1937-1945年 | 1945-1949年 |
国家 | 英国 | 英国 | 日本 | 美国 | 美国 | 美国 |
数量(万元) | 8026 | 33955 | 69627 | 11969 | 262096 | 47918 |
比重(%) | 82.5 | 28.1 | 44.2 | 37.3 | 75.5 | 68.1 |
A.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
B.甲午战争后英国对华投资丧失绝对优势 |
C.甲午战争后日本对华投资开始占据第一 |
D.近代美国在华投资额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
7.
在整个18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白银的“最终归宿”。乾隆年间,关税收入已占清政府财政收人的十分之一。特别是粤海关的税收发展极快,自1783年以来,跃居户部税关之首,至嘉庆年间已相当于全国财政收人的四分之一。这反映了
A.清政府的海关关税税率日渐提高 |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
C.中国商品在世界市场有竞争优势 |
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 |
8.
1978年,苏联向西方出口石油增加了5%,但其外汇收入却增加了2.5倍,达到了140亿美元。苏联用于购买国外技术和粮食的财政硬通货中60%以上是石油收入。这一现象
A.体现出勃列日涅夫改革显著成效 |
B.助长了苏联低效僵化体制的发展 |
C.说明苏联的工业正快速健康发展 |
D.使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 |
9.
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美苏等国围绕基金配额、黄金配额减免、银行配额等问题展开博弈。在美国支持下,苏联正式跻身国际金融体系四强之列;苏联同时承认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秩序中的领导地位。这表明
A.苏联有意加人市场经济国家行列 |
B.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离不开苏联的配合 |
C.美苏都不能无视对方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
D.美苏在政治、经济上一直处于对抗状态 |
10.
1910年12月清政府颁布《大清新刑律》,其主要内容以“上谕”和“奏折”的方式呈现;它以“折衷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又“不戾(戾:违反)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基本宗旨,采用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中的罪名法定主义、犹豫制度(缓刑)和假释制度。对《大清新刑律》的认识,最准确的一项是
A.固守了中国的文化传统 |
B.成为中国宪法性文件的滥觞 |
C.反映了西学东渐过程中的冲突与融合 |
D.体现近代法制精神,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