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675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立法方面,早在西周,周公就提出了明德慎罚等主张,经过两汉儒家对于刑德的论证,至唐代,《唐律疏议》开篇即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明太祖在《大明律》中更是宣告“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值得指出的是,隋唐将“不孝”列为十恶重罪之一,此项规定一直延续至晚清。同时历代对于鳏寡孤独、废疾犯法当刑者,法律都制定了“减刑”“宽宥”以恤刑的规定,清朝还实行存留养亲制度。

——张晋藩《中华民族的法律传统与史鉴价值》

材料二 罗马共和国时期刑法的罪名,多有处死“以祭谷神、奉献于神”的规定。只对有主观故意的犯罪行为人进行刑罚,如“故意杀害他人”与“不希望杀害他人但不幸发生杀害他人的行为”,前者处予死刑,后者可通过交付一只公绵羊替罪;这一原则长期沿用。进入帝国时期,出现了大量包括宗教犯罪在内的新罪名。执法官根据社会地位确定刑罚的差别,同一种犯罪一般有两种刑罚,一种针对体面者,一种针对下层百姓。罗马私法发达、公法相对滞后的状况深刻影响了罗马刑法发展进程,罗马刑法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在整个古代罗马法制史中,犯罪与刑罚始终散见于大量的单行法律之中,且二者之间对应的随意性相当大。

——郭静《罗马刑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影响》

材料三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

——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和罗马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律制度产生背景的不同之处及其共同历史价值。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演变简表
阶段
演变
萌芽于战国
①理论:韩非子中央集权的理论
建立于秦朝
①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巩固于西汉
①实行刺史制度②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完善于隋唐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加强于北宋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调兵权,实行更戍法;建立禁军②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政、军、财权;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新发展于元朝
①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②实行行省制度
空前强化于明清
①明朝废丞相,相权分六部,地方设三司分权;②清朝前期:设南书房,后设军机处③八股取士
衰败于晚清
①国门洞开,政治、经济主权逐步沦丧
②鸦片战争后,新的经济成份出现
 
分析说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衰败原因。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在20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俄、中、日各自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挑战有哪些?
(2)根据材料概括,三国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日本的改革能够成功?

2.单选题(共7题)

4.
伯利克里:“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其他人的时候,所考虑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具有的真正的才能。”体现的原则是:
A.法律至上
B.民主平等
C.轮番而治
D.集体统治
5.
古代雅典,在公共节庆表演戏剧的时候,实行“观剧津贴”制度,对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实行有报酬的陪审员制度,伯利克里时代还对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发放津贴。这些制度
A.推动了工商业经济发展
B.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C.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落
D.调动了公民参政积极性
6.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评论雅典政治时指出:“我们习惯于指责雅典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但我们并不总能意识到,它比起当政府的范围扩大时所可能有的民主来,要更加民主,因为每位公民对一个问题都能够解决。”材料意在说明
A.雅典政府危害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的直接民主有其合理性
C.雅典的直接民主有明显的局限
D.直接民主制度具有示范性
7.
罗马法分为公法与私法,私法调整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公法是限制、规定公权力,国家公权力不能进入私权利或私人法律关系空间,在司法领域仅仅发挥保障私权的功能即可。这说明
A.罗马法十分完备
B.罗马法私法比公法更重要
C.罗马法注重调整民事关系
D.罗马法维护平民利益
8.
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三款规定:“白昼不得杀害窃贼……除非窃贼携有防身武器;即使窃贼持有武器,如未使用并反击,亦不得将之杀害。即使窃贼抵拒,亦应先喊叫。”这一规定反映了罗马法( )
A.保护平民利益,注重按律判决
B.主要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C.尊重基本人权,主张重罪轻罚
D.清晰界定公民的正当防卫权利
9.
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A. 便于买卖的公平交易
B. 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C. 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D. 体现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特征
10.
狄德罗认为:“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人们会发现最接近高度民主的政府是最适合经商人们的政府,因为他们的繁荣取决于最大的贸易自由。”对其言论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民主政府适应商品经济需要
B.应利用市场对经济进行调控
C.国家应实行最大的贸易自由
D.自由主义必然带来国家繁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