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一中2018-2019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4674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较之唐宋又有一定提高,人口增长明显。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烟草、花生等新的经济作物也大致同时引进。在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作物棉、麻等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很多农民在种植经济作物时还往往进行一些初级加工、或兼营相关副业。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地区需要向依赖邻近地区提供商品粮。明朝后期到清朝,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一些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管理为特点,亲自参与生产过程的经营地主。其经营已不是单一的粮食生产,而包括许多与市场有密切联系的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相关的副、牧、渔业。

——摘编自张帆著《中固古代简史》

材料二 从中世纪到18世纪,英国耕作制度和耕作技术不断改进,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此同时,英国一些地方农业制度也出现了变化,特别是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经营制度。16世纪上半叶羊毛价格上涨,一些地主把佃农驱赶出农场和村庄,把佃农的土地或者共有地圈起来,将其改为牧场。地主再把这些土地租给雇佣劳动力的租地农场主经营,收取地租。他们精耕细作,勤施肥料,推广新技术,使得土地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

——摘编自韩毅主编《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农业经济发展的新表现并简述其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国明清农业经济发展相比,概括近代英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论述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上的革命。”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3.单选题(共30题)

3.
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到明朝中期,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已不可遏制。这主要说明当时
A.资本主义萌芽快速发展
B.商业发展推动白银普遍使用
C.中央的控制力遭到削弱
D.白银等矿产被大量开采出来
4.
下图是被称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商王家大院。晋商在经商发财后往往大兴土木,“以商贾兴,以官宦显”。这一现象对社会发展造成的严重后果主要表现为
A.缩小了晋商文化的内涵
B.助长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俗
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进程
5.
罗伯特·坦普尔认为:“历史上曾有几百年时间,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领先,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它的犁。”从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6.
徐来军曾在《调笑令》中说:“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这段话描述的农具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业防洪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播种的速度大大提高
7.
南宋初年,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纸币大量使用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8.
中国古代实行匠籍制度,规定凡有技艺的手工业者必须世代为官府服役,或定期轮番服役,不得转业。但到明清时期,逐渐趋向松弛,政府允许他们可以以银代役。政府所需的技术工人改为雇佣方式,按市场价格付给报酬。这表明
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B.官营手工业逐渐被私营手工业完全取代
C.雇佣方式逐渐盛行起来
D.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经营方式
9.
成语“挂羊头卖狗肉”源自于春秋时期的“挂牛头卖马肉”。《晏子春秋》记载:“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此记载折射出,当时
A.国家政策严禁屠杀马匹
B.商业欺骗现象非常盛行
C.商业经营已有广告宣传
D.政治分裂导致市场混乱
10.
刘驾在《贾客词》中写道:“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为了解决诗中商贾在经商过程中的问题,唐代
A.出现了柜坊与飞钱
B.发展了农村集市贸易
C.产生了全国性纸币
D.出现了商业性的群体
11.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微澜”是指
A.地域性的商人群体的出现
B.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D.市坊的时空界限被打破
12.
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
南方
北方
南直
浙江
福建
四川
广西
贵州
江西
湖广
广东
云南
北直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27
26
11
9
2
0
22
12
5
0
17
13
5
11
2
114
48
 
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政府对南方的控制强化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13.
宋初,开始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雇值制度。由此可知,这会导致宋代
A.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B.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C.官营手工业高度发展
D.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
14.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
B.
C.
D.
15.
“鞭春”(见下图)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活动。立春日,造土牛以劝农耕,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这最早起源于周朝,至唐朝、宋朝时期则更加盛行。这反映我国古代
A.重视农业祭祀
B.以农为本理念
C.崇拜耕牛传统
D.小农经济盛行
16.
清政府十分重视盐业生产,下表是清代盐业政策的变化情况表。据此能够说明
顺治二年
蠲免盐业上的各种加派和课外余银,允许自由开凿
顺治五年
废除官府对井盐的垄断和控制
康熙年间
公开承认百姓自由开凿的盐井为私产
乾隆三十一年
与顺治九年比,盐税收入增加1.58倍
 
A.经济发展冲击重农抑商政策
B.古代盐铁官营制度彻底瓦解
C.当时农民赋税负担相对较轻
D.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走向衰落
17.
世界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
A. 原始社会末期
B. 商周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18.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英国在印度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英国对印度的侵略
A.极大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B.导致了印度的近代长期的贫穷和落后
C.推动印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客观上有助冲破当地落后的生产关系
19.
据记载:“17世纪以及18世纪初,在欧洲15—40多岁的育龄妇女中,2/5—3/5的人没有结婚。妇女第一次结婚的平均年龄是30岁;但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晚婚的模式被打破了。一直到1850年止,欧洲的平均结婚年龄在不断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
A.婚姻观念的改变
B.妇女地位的提高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民主思想的传播
20.
“在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这直接导致了
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地理大发现
D.工业革命
21.
下列为“三角贸易”示意图,下图中序号①为枪支、火药等,那么序号③可能包括
A.黄金、烟草
B.黑奴、茶叶
C.黄金、黑奴
D.烟草、丝绸
22.
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这里的“改变”是指
A.西班牙从此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B.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和世界工厂
C.殖民扩张给西班牙带来巨大财富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23.
下图是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图,这说明奴隶贸易
A.造成了亚非拉美经济的落后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
D.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2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认为:“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事业……使英国殖民者和商人胜过他们的竞争者。”其中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竞争者”是
A.荷兰
B.法国
C.意大利
D.西班牙
25.
下列工业革命的成果中,被恩格斯誉为“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的是
A.火车
B.蒸汽机
C.珍妮纺纱机
D.蒸汽轮船
26.
下表是1800—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发展表
年份
1800年
1840年
1860年
1880年
世界贸易总额
14亿美元
27亿美元
72亿美元
147亿美元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早期殖民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
C.开辟新航路加强世界各地联系
D.商业革命使世界贸易范围扩大
27.
1825年,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次经济危机,英国国内旧的保护关税的制度问题日益突出。1852年,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自由贸易原则。自由贸易原则通过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危机影响政治
B.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推动
C.工业化增强竞争力
D.重商主义妨碍了对外贸易
28.
专利制度是依据专利法对申请专利的发明,经过审査和批准授予专利权。下表是英国部分年份申请专利数变化表。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时间
1760年
1766年
1769年
1783年
1792年
1820年
申请专利数
12
31
36
64
87
107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B.已经完成工业革命
C.重视海外市场的拓展
D.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29.
黄邦和在《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中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该观点属于
A.全球史观
B.文明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革命史观
30.
梁启超指出:“哥伦布之后,有无数之哥伦布,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造成中西航海命运差异巨大的根源是
A.经济基础不同
B.政治体制不同
C.航海方式不同
D.对外政策不同
31.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播放,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图是其中一集所给出的图表,请依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在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史实
A.开辟了新航路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C.发动鸦片战争
D.建立福利制度国家
32.
北宋时,对于王安石变法中的免役法,北方人反对,因为北方多是大户,其余为佃户;而南方人并不反对,因为南方主户多而客户少。这表明
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B.经济发展影响政经思想
C.南北经济发展拉大
D.南北经济制度的差异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3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