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污染。宋代生齿日繁,对土地、林木资源难免出现过度开发之趋势,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破坏。宋代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虞部,聘请通晓农林知识者担任“农师”,为民众种植作物、林木提供技术指导。朝廷还制订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如宋太祖曾下诏,“令民二月至九月无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宋政府对绿化尤其重视,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朝廷任命谢德权领护汴河,在京师河段“植树数千万(株),以固堤岸",促进了汴京沿河商业环境的改善。
材料二 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页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有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干预。……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劳力,最终所有的努力使人们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宋朝与近代英国在环境保护措施方面的相同之处。
(3)综合上述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当时的环保措施对各自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 宋代手工业发达,特别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导致空气污染。宋代生齿日繁,对土地、林木资源难免出现过度开发之趋势,这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破坏。宋代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虞部,聘请通晓农林知识者担任“农师”,为民众种植作物、林木提供技术指导。朝廷还制订一系列涉及生态保护的法令,如宋太祖曾下诏,“令民二月至九月无得采捕虫鱼、弹射飞鸟,有司岁申明之”。宋政府对绿化尤其重视,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朝廷任命谢德权领护汴河,在京师河段“植树数千万(株),以固堤岸",促进了汴京沿河商业环境的改善。
材料二 英国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支配企业的法则。如何解决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英国人在立法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议会的立法行动页促使了政府从指导思想上有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的干预。……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在英国环境治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劳力,最终所有的努力使人们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编自李宏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宋朝和近代英国出现环境同题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宋朝与近代英国在环境保护措施方面的相同之处。
(3)综合上述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当时的环保措施对各自发展的影响。
2.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王莽掌权后,根据古书上记载的井田制度,于公元9年颁布了一道著名的诏令。这道诏令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即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即九百亩;一家男丁不足八口,而土地超过九百亩者,须将多出部分分给宗族邻里;原来没有土地者,按上述制度受田。二是将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诏令还规定,如果有人敢攻击井田制度,煽动人破坏法令,则将其流放至边境地区。
王莽这项改制自然会遭到大地主豪强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占有的田地远不止一井他们将多余的土地交出来等于要割他们的肉。他们占有的大部分奴婢是用于农业生产的,现在将土地都交了,难道将奴掉白养着?而奴婢又不许买卖,岂不是说着他们白白送掉吗?由于既没有可行性,又没有切实的强制措施,地主豪强多余的土地大多没有交出来,所以政府没有足够的土地分给应该受田的无地、少地农民,对这一纸空文,农民自然也不会满意,至此,王莽改制就将唯一拥护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也得罪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莽改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葬改制失败的原因。
材料 王莽掌权后,根据古书上记载的井田制度,于公元9年颁布了一道著名的诏令。这道诏令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即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制,私人不得买卖;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即九百亩;一家男丁不足八口,而土地超过九百亩者,须将多出部分分给宗族邻里;原来没有土地者,按上述制度受田。二是将奴婢改称“私属”,不得买卖。诏令还规定,如果有人敢攻击井田制度,煽动人破坏法令,则将其流放至边境地区。
王莽这项改制自然会遭到大地主豪强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占有的田地远不止一井他们将多余的土地交出来等于要割他们的肉。他们占有的大部分奴婢是用于农业生产的,现在将土地都交了,难道将奴掉白养着?而奴婢又不许买卖,岂不是说着他们白白送掉吗?由于既没有可行性,又没有切实的强制措施,地主豪强多余的土地大多没有交出来,所以政府没有足够的土地分给应该受田的无地、少地农民,对这一纸空文,农民自然也不会满意,至此,王莽改制就将唯一拥护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也得罪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莽改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葬改制失败的原因。
2.单选题- (共8题)
3.
按照规定,雅典公民大会大约每10天在雅典城召开一次。徐松岩教授说:“公元前431年,总共4.2万公民中,居住在阿提卡乡村(离雅典城较远)的约2.8至3万人,在海外领土的约1万人,他们基本上都是躬耕田亩的农业生产者。”上述状况最可能导致
A.公民大会机构的设置形同虚设 |
B.享受雅典公民权的人数不断减少 |
C.实际参加公民大会的比例较小 |
D.雅典公民民主权利的滥用与误用 |
4.
据学者初步统计,明朝编写的经济史著作分类情况如下:
(注: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公粮以供中央政府支配)根据材料可以推断,明朝时
田赋类 | 漕运类 | 水利类 | 荒政类 | 盐政类 | 钱法类 |
13种 | 57种 | 50种 | 22种 | 30种 | 4种 |
(注:漕运指利用水道调运公粮以供中央政府支配)根据材料可以推断,明朝时
A.农业税的比重大大上升 |
B.漕运推动海外贸易发展 |
C.政府主导经济趋向明显 |
D.白银外流引起货币改革 |
5.
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日用类书,其中有些属专门性的商业用书,其所纂内容不仅有水陆路程、商业条规、物价、商品生产、流通、市场、经营方法等经商必备基本知识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商业道德、经商行为准则、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内容。这反映出当时
A.商人民权意识的觉醒 |
B.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 |
C.商业知识开始累积和传播 |
D.商业日趋繁荣的社会状况 |
6.
下面是鸦片战争后广州与上海茶叶对外出口所占比例的粗略统计数据表。
从上表数据的变化可知
通商口岸 | 1846年 | 1851年 | 1852年 | 1853年 |
广州 | 90% | 60% | 40% | 20% |
上海 | 5% | 33% | 50% | 75% |
从上表数据的变化可知
A.上海已成为最大的通商口岸 |
B.上海打破了广州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 |
C.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
D.国内局势变化决定了两者地位的变化 |
7.
1981年7月,国务院通过了有关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的规定,指出:“个体工商户,一般是一个人经营或家庭经营;必要时,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批准,可以请1—2个帮手;技术性较强或者有特殊技艺的,可以带2、3个,最多不超过5个学徒”、“请帮手、带学徒,都要订立合同。”上述规定
A.开始冲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
B.说明市场经济成为国人共识 |
C.动摇了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
D.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8.
1923年,国内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这场论争
A.民主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
B.使国人认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
C.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开端 |
D.体现出国人积极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
9.
自1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有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这表明科学发展
A.推动了思想变革 |
B.形成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
C.促使代议制建立 |
D.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