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潢川高中2019届高三第一次文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70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0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激烈,农民破产。唐德宗因窦文场、霍仙鸣护驾有功,归以二人为神策中尉,宦官主管禁军遂成定制。后顺宗继位,年号永贞。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一批以科举进身的新官僚发动政治改革运动,史称“永贞革新”。
当时宦官借为皇宫采办物品为名,在街市公开抢掠,称为宫市。充任五坊小使臣的宦官,也常以捕贡奉鸟雀为名,对百姓进行讹诈。革新派罢宫市、禁五坊小儿,“人情大悦”。但王叔文等将与其有关系者皆升迁重用,并收受贿赂。韦执谊等不听叔文调遣,革新党派内部分裂。
王叔文试图以名将范希朝为京西兵马节度使,夺取禁军兵权。宦官们暗中阻挠,拒不交出。王叔文又严厉打击意欲扩大地盘的藩镇韦皋。由韦皋发起,大宦官俱文珍为首,大官僚贵族郑絪等支持,迫使顺宗“内禅”,拥立太子李纯继位。新政推行一百四十六天匆匆失败,王叔文、王伾被贬杀。
——摘编自马立诚《历史的拐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永贞革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苏联对日参战后,大有席卷整个朝鲜半岛之势,为阻止苏军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美国提议“以北纬三十八度”为界分别在朝鲜接受日本投降,得到苏联同意。朝鲜半岛解放后,各种政治势力未能形成合力,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思想为标杆,左右两派的分离日趋表面化、复杂化、尖锐化。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的建立,东北亚政治格局顷刻间失去了往日的平衡,在东北亚有着重大利益的美国立刻对东亚战略进行调整。
在《朝鲜停战协定》墨迹未干之时,美韩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例》,美国进一步将东北亚的军事同盟关系扩大到朝鲜半岛。1951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的旧金山会议上,达成《旧金山和约》,日本从法律上恢复了国家独立,迈出了重返国际社会的第一步。1961年,朝鲜同中国、苏联正式签订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朝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周恩来曾经深刻指出:“朝鲜战争是局部的,但是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摘编自王秀丽《朝鲜战争与东北亚格局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周恩来的观点。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俺答汗是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雄黠善兵”,“骁勇方略空群”。统治时期,生产突飞猛进,经济繁荣,生齿日多。但早在明初,明蒙之间的贡市就已中断,烽燧连年不息。“事事仰给中国,若或缺用,则必需求,需求不得,则必抢掠”。俺答汗“无岁不求贡市”,遭明朝廷拒绝。1541年,蒙古骑兵掠三十八州县,杀戮男女二十余万。
俺答汗爱孙把汉那吉因婚配问题,叩关请降。阁臣高拱、张居正主张抓住机会与俺答汗和解结盟。隆庆皇帝亦主张“华夷一家”、“并包兼育”。俺答汗得知把汉那吉安好无恙,在妻三娘子的规劝下,俺答汗愿“啮臂盟,世服属无贰”。明朝荣归其孙,许通贡市不绝。俺答汗呈表请封,情真意切。史称“隆庆和议”。从而,“东自海冶,西尽甘州,延袤五千里,无烽火警”。俺答汗病死,三娘子继承他未竟之业,率领子孙,维持蒙汉和睦相处,“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隆庆和议”得以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俺答汗。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按照贫困户的收入来源、财产状况、家庭劳动力等因素将其分为极贫、次贫等层级,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古代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还注重采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如采用招商赈济、以工代赈等方式。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如政府资助贫民春耕的种子。规定扶贫是地方各级政权的重要职责,需设立恤养老幼贫疾的常设机构。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中国近代天灾人祸不断,1875-1878年的“丁戊奇荒”使死者达1000万人左右。郑观应在上海募捐,英国人李提摩太主张以工代赈,引起他的共鸣。郑观应说:“与其遇患而始图补救,何如未事而预切绸缪。”他建议:在社会内部建立稳固的备荒机制,从根本上增强人民抵抗灾害的能力;借鉴西方储蓄信贷制度,鼓励民众储蓄闲钱,以备不时之需。他推崇德、法等国的灾害保险制度,实现“损害分担,荒歉无忧。”他主张构建符合近代中国国情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以官绅合力、以工代赈等多元化方式筹资,设立慈善机构,对灾民实施“教养兼施”。

——摘编自赵伦芬、谢辉《郑观应慈善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扶贫思想并说明其当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观应扶贫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单选题(共5题)

5.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 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6.
在明朝中后期的山东博平县,“市并贩鬻厮隶走卒亦多缨帽湘鞋,纱裙细垮,酒庐茶肆,异调新声,汩汩浸淫,靡然不振。甚至娇声充溢于乡田,别号下延于乞丐”。这反映出
A.商品经济的发展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B.经济发展冲击了旧的社会秩序和观念
C.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D.理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儒学的挑战
7.
观察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国币万元)

造成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因素有
①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
②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挤压
③日本加紧对华侵略,在华势力不断扩张
④华商发展缓慢,日商资本迅速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8.
有学者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A.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B.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
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9.
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概念
解释

中外朝
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削弱丞相的权势设置,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宾客所构成,掌握重大问题的执行权。外朝也称外廷,指公卿大夫。

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体现了近代西方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

《齐民要术》
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林业、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和其他手工业等。

《天下郡国利病书》
是明末清初黄宗羲的代表作,书中寄托了他的政治改革理想,对近代的政治变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A.①
B.②
C.③
D.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