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提出和推行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每月终注销”。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作为考核官员优劣的标准。并建立了层层监督网络,若各该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数年之后,科道官说:“自考成之法一立,数十年废弛丛积之政渐次修举。”而关于考成法的实际推行,张居正自己曾说:“近来因行考成之法,有司惯于降罚,遂不分缓急,一概严刑并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成法”实施的效果。
材料:万历元年(1573年),张居正提出和推行考成法。规定各级部门都要“置立文簿,每月终注销”。每事定出完成期限,逐月逐季逐年检查,作为考核官员优劣的标准。并建立了层层监督网络,若各该抚按官奏行事理有稽迟延搁者,该部举之。各部院注销文册有容隐欺蔽者,科臣举之六科缴本具奏,有容隐欺蔽者,臣等举之。……数年之后,科道官说:“自考成之法一立,数十年废弛丛积之政渐次修举。”而关于考成法的实际推行,张居正自己曾说:“近来因行考成之法,有司惯于降罚,遂不分缓急,一概严刑并追。”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考成法”对官吏进行考查的方式。(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成法”实施的效果。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
材料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
(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将何所终极。嗣后该省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
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办理。——《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禁烟政策。
2.单选题- (共6题)
3.
1936年10月,***与美国记者斯诺的对话中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地指责我。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材料中所说的“这个运动”是
A.北伐战争 |
B.工农武装割据 |
C.长征 |
D.建立抗日根据地 |
4.
《刘公连仁祭>中写到:“平民刘公,在乡农耕,祸从天降,被抓劳工。在高密,逃跑未成遭痛打。经青岛,轮船押运北海道。……终日挖煤,劳动繁重。……穴居林中,苦苦挣扎,十三暑寒”。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侵华日军的罪行 |
B.军阀混战下的民生 |
C.国共内战的影响 |
D.解放战争时期的社会动荡 |
5.
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华时),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问题不包括
A.美国对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
B.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提高 |
C.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 |
D.中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
6.
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该统计表反应了
——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
| 年代 | 案件总数 | 长工案件 | 短工案件 |
雍正 | 1721—1740 | 40 | 19 | 21 |
乾隆 | 1741—1760 | 81 | 37 | 44 |
| 1761—1780 | 93 | 43 | 50 |
| 1781—1800 | 131 | 48 | 83 |
嘉庆 | 1801—1820 | 283 | 107 | 176 |
——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
A.鸦片战争前小农经济已经解体 |
B.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
C.雇工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
D.农业的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 |
7.
(题文)下图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产值变化曲线图,其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哪个领域的产值


A.轻工业、农业、重工业 |
B.重工业、轻工业、农业 |
C.农业、重工业、轻工业 |
D.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
8.
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