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历史中的因果关系,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说道: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伟大的历史学家——或许我应该更广泛地说,伟大的思想家——是能对新事物或在新背景下提出“为什么”这个问题的人。“历史是要把过去的事件整顿为有先后次序的因果关系。”
有学习研究小组拟围绕以下关键词,撰写历史小论文;第二次工业革命、十月革争,第一次世界大战、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请结合材料所述观点和所学知识,运用上述关键词,确定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展开阐述。(注:需运用以上全部关键词)
材料 关于历史中的因果关系,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说道: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伟大的历史学家——或许我应该更广泛地说,伟大的思想家——是能对新事物或在新背景下提出“为什么”这个问题的人。“历史是要把过去的事件整顿为有先后次序的因果关系。”
有学习研究小组拟围绕以下关键词,撰写历史小论文;第二次工业革命、十月革争,第一次世界大战、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请结合材料所述观点和所学知识,运用上述关键词,确定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展开阐述。(注:需运用以上全部关键词)
2.材料分析题- (共4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把铸币权收归朝廷,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规定由上林三官(水衡都尉所属钟官、辨铜、均输三官)专铸。一律禁止郡国私铸,命令各郡国将以前所铸钱作废熔化,把铜料送到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重量和成色都有保证,私铸者无利可图,币制得到较长时期的稳定。古代货币的发展,到唐武德年间也起了很大变化,武德四年(621)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开元”,即开国的意思,“通宝”,即流通的宝货。钱币的实际重量也不再以锱,铢,两的二十四进刺击计量,而是开始以厘,分,钱,两的十进制去计量。形制仍沿用秦放孔圆钱,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290年中的主要流通货币,而且影响了中国1000多年钱币的形制、钱文模式和十进位衡法。它的文字、重量、形制均成为一直铸钱的楷模。另外,日本、越南、朝鲜钱制也受到开元通宝的影响,而通宝的称谓一直延用至近代。
材料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成立之初,苏区流通的货币多种多样,仅是各级苏维埃政府,发行的纸币就达到了150多种。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经济政策》及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发布的一些命令均规定:中华苏雏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具有国币的地位。中华苏堆埃共和国国家银在1932年7月7日正式开印首批国币,各个根据地除发行少量货币如银元、铜元外,其余大量是纸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革命根据地的货币政策实践中,提出独占苏区货币发行的原则,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一直坚持的、重要的货币发行原则。
——孙彦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货币政策研究》
材料三 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人民币,统一流通。人民币的出现使各区间的物资流通有了统一的参照系。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使人民币市场迅速扩大,新解放区规定人民币为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货币统一的实施也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王春英《新中国货币统一初探(1949—195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五铢钱和唐代开元通宝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货币发行的背景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币统·发行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把铸币权收归朝廷,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规定由上林三官(水衡都尉所属钟官、辨铜、均输三官)专铸。一律禁止郡国私铸,命令各郡国将以前所铸钱作废熔化,把铜料送到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重量和成色都有保证,私铸者无利可图,币制得到较长时期的稳定。古代货币的发展,到唐武德年间也起了很大变化,武德四年(621)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开元”,即开国的意思,“通宝”,即流通的宝货。钱币的实际重量也不再以锱,铢,两的二十四进刺击计量,而是开始以厘,分,钱,两的十进制去计量。形制仍沿用秦放孔圆钱,开元通宝是唐朝统治290年中的主要流通货币,而且影响了中国1000多年钱币的形制、钱文模式和十进位衡法。它的文字、重量、形制均成为一直铸钱的楷模。另外,日本、越南、朝鲜钱制也受到开元通宝的影响,而通宝的称谓一直延用至近代。
材料二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成立之初,苏区流通的货币多种多样,仅是各级苏维埃政府,发行的纸币就达到了150多种。临时中央政府颁布的《经济政策》及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发布的一些命令均规定:中华苏雏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具有国币的地位。中华苏堆埃共和国国家银在1932年7月7日正式开印首批国币,各个根据地除发行少量货币如银元、铜元外,其余大量是纸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革命根据地的货币政策实践中,提出独占苏区货币发行的原则,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一直坚持的、重要的货币发行原则。
——孙彦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货币政策研究》
材料三 1948年12月1日,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为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人民币,统一流通。人民币的出现使各区间的物资流通有了统一的参照系。解放战争的不断推进使人民币市场迅速扩大,新解放区规定人民币为解放区统一流通之合法货币。货币统一的实施也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摘编自王春英《新中国货币统一初探(1949—195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五铢钱和唐代开元通宝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货币发行的背景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币统·发行的历史意义。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初注重立法,明朝统治者在“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统治思想下,为了防止官吏职务犯罪,统治者们在立法、司法、行政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明太祖时贪污腐败的官吏惩治格外的严厉,建国伊始就制定影响深远的《大明律》。
《大明律》雏形始于洪武元年,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太祖开始效仿《唐律》进行多次修改,对体例、篇目不断修改完善,后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颁行天下。
《大明律》改变了自唐以来的法律体系结构,便于诸司掌握和实施法律。《大明律》的内容共有460条,其中对于官吏犯罪的处罚规定较多,在量刑上大抵是罪轻者更为减轻,罪重者更为加重。《名例》一卷,分五刑、十恶、八议等,大部分的条款是对官吏履职情况的规定,特别是负责监督、裁判等重要职权的监临主守的失职犯罪行为制定了残酷刑罚;《吏律》二卷,由以侧重惩治官吏的职务犯罪行为的《职制律》和以侧重处罚官吏违反办事规程行为的《公式律》这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指地主阶级内部的诉讼,后者主要指对谋反、大逆等民变的严厉措施。《大明律》重在整肃吏治,涉及官吏职务犯罪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吏律》和《刑律》,对官吏犯罪的处罚规定较之历朝更加明确具体和严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大明律》的作用
材料 明初注重立法,明朝统治者在“明主治吏不治民”的统治思想下,为了防止官吏职务犯罪,统治者们在立法、司法、行政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详细具体的规定。明太祖时贪污腐败的官吏惩治格外的严厉,建国伊始就制定影响深远的《大明律》。
《大明律》雏形始于洪武元年,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太祖开始效仿《唐律》进行多次修改,对体例、篇目不断修改完善,后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颁行天下。
《大明律》改变了自唐以来的法律体系结构,便于诸司掌握和实施法律。《大明律》的内容共有460条,其中对于官吏犯罪的处罚规定较多,在量刑上大抵是罪轻者更为减轻,罪重者更为加重。《名例》一卷,分五刑、十恶、八议等,大部分的条款是对官吏履职情况的规定,特别是负责监督、裁判等重要职权的监临主守的失职犯罪行为制定了残酷刑罚;《吏律》二卷,由以侧重惩治官吏的职务犯罪行为的《职制律》和以侧重处罚官吏违反办事规程行为的《公式律》这两部分组成。前者主要指地主阶级内部的诉讼,后者主要指对谋反、大逆等民变的严厉措施。《大明律》重在整肃吏治,涉及官吏职务犯罪的规定主要集中在《吏律》和《刑律》,对官吏犯罪的处罚规定较之历朝更加明确具体和严厉。
——摘编自林颖瑜《明朝的廉政法制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律》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初《大明律》的作用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印度、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克什米尔争端是英国殖民主义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不断。1955年,巴基斯坦通过四个条约与美国联系在一起,巴基斯坦被视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联盟。巴基斯坦期望并期待西方对它因支持巴西方事业而给予它回报。美国通过巴基斯坦结盟,获得了白沙瓦等军事基地。美国与巴基斯坦的结盟增加了印巴敌对,使印度寻求与苏联的亲密接触,严重影响了南亚次大陆的稳定。美巴结盟后,美国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这些援助给美国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并没有实现利用巴基斯坦抵抗共产主义扩张的目的。美巴结盟签订后不久,美国领导人就已经意识到失去与印度友好关系的巨大代价。艾森豪威尔开始积极与印度往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巴结盟出现的历史背景与美国的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巴结盟的影响。
材料 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印度、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克什米尔争端是英国殖民主义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不断。1955年,巴基斯坦通过四个条约与美国联系在一起,巴基斯坦被视为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联盟。巴基斯坦期望并期待西方对它因支持巴西方事业而给予它回报。美国通过巴基斯坦结盟,获得了白沙瓦等军事基地。美国与巴基斯坦的结盟增加了印巴敌对,使印度寻求与苏联的亲密接触,严重影响了南亚次大陆的稳定。美巴结盟后,美国对巴基斯坦进行了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这些援助给美国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并没有实现利用巴基斯坦抵抗共产主义扩张的目的。美巴结盟签订后不久,美国领导人就已经意识到失去与印度友好关系的巨大代价。艾森豪威尔开始积极与印度往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巴结盟出现的历史背景与美国的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巴结盟的影响。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辽兴盛时期)辽景宗耶律贤、睿智皇后萧绰和圣宗耶律隆绪,承穆宗暴政之后,统治集团人心不稳,宋朝威胁南部边防。他们摒弃民族偏见,唯才是用,任人不疑,使蕃汉臣僚各尽其职,了无嫌隙,同心辅政。内安百姓,外抗强敌,为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兴盛繁荣创造了条件。他们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诸部有才能的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景宗保宁八年(976),诏南京复礼部贡院,正式建立了主持科举考试的常设机构。
圣宗时多次更定法令,摒除不利于封建统治的旧制,增加维护封建秩序的内容。辽圣宗好读《贞观政要》和唐太宗、玄宗实录,对其行事多钦伏。统和年间,下诏诸道设置义仓,半年纳粟储积,以备荒年赈济贫乏。检括农田,整顿农业生产秩序。澶渊之盟后宋使首次入辽时,“所过州县,刺史迎谒,命幕职、县令、父老送于马前,捧卮献酒。民庶以斗焚香迎引,家置孟勺浆水于门。令接伴使察从人中途所须即供应之,所至民无得鬻衾物受钱,违者全家处斩。行从刍秣之事,皆命人掌之”。辽圣宗对“岁献方物,皆亲闻视,必使美好中意。守约甚坚,来尝稍起边衅”。故终圣宗之世,辽宋间一直友好相处,不曾发生矛盾冲突。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兴盛时期巩固统治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辽圣宗对辽朝发展的历史影响。
材料 (辽兴盛时期)辽景宗耶律贤、睿智皇后萧绰和圣宗耶律隆绪,承穆宗暴政之后,统治集团人心不稳,宋朝威胁南部边防。他们摒弃民族偏见,唯才是用,任人不疑,使蕃汉臣僚各尽其职,了无嫌隙,同心辅政。内安百姓,外抗强敌,为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兴盛繁荣创造了条件。他们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诸部有才能的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景宗保宁八年(976),诏南京复礼部贡院,正式建立了主持科举考试的常设机构。
圣宗时多次更定法令,摒除不利于封建统治的旧制,增加维护封建秩序的内容。辽圣宗好读《贞观政要》和唐太宗、玄宗实录,对其行事多钦伏。统和年间,下诏诸道设置义仓,半年纳粟储积,以备荒年赈济贫乏。检括农田,整顿农业生产秩序。澶渊之盟后宋使首次入辽时,“所过州县,刺史迎谒,命幕职、县令、父老送于马前,捧卮献酒。民庶以斗焚香迎引,家置孟勺浆水于门。令接伴使察从人中途所须即供应之,所至民无得鬻衾物受钱,违者全家处斩。行从刍秣之事,皆命人掌之”。辽圣宗对“岁献方物,皆亲闻视,必使美好中意。守约甚坚,来尝稍起边衅”。故终圣宗之世,辽宋间一直友好相处,不曾发生矛盾冲突。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兴盛时期巩固统治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辽圣宗对辽朝发展的历史影响。
3.单选题- (共9题)
6.
1741年2月,下院议员桑兹指责政府的失误导致了对西班牙战争的惨败,提议集体请愿,要求国王罢免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的沃波尔。他声称:“大不列颠的国王不应雇佣一个不受人民欢迎的大臣。当某个大臣失去民心时,我们有义务告诉国王罢免他,以满足人民的要求。”这直接反映出
A.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 |
B.英国首相受到国王制约 |
C.责任内阁制已逐渐成形 |
D.议员对国王权力的侵犯 |
7.
下表是宋代书院及宰相籍贯分布情况统计。

从中可以得出,宋代

从中可以得出,宋代
A.科举录取人数南北差距明显 |
B.思想文化的地域性色彩突出 |
C.中原地区的文化中心地位优势渐失 |
D.南方地区在学术领域占据统治地位 |
9.
根据柏拉图的记述,辩者的末流,如普罗塔戈拉,甚至认为世界根本没有什么客观的道德规范,所谓公道,所谓德性,也只是弱肉强食的另一说法而已。这体现了
A.两者站在了不同的阶级立场 |
B.两者在道德问题上存在分歧 |
C.智者学派对政局动荡起因的反思 |
D.智者学派否定了人具有德性 |
10.
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一书概述了生物学的达尔文主义,介绍了社会中达尔文主义起一定作用的事实,最后则论证了他自己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伦理思想。严复在翻译此书时,则着重选择其中介绍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内容。严复此举
A.旨在唤醒国人的危机意识 |
B.使进化论在中国迅速传播 |
C.为推翻清政府寻找依据 |
D.减少了维新变法的阻力 |
11.
1938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学会灵活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国际经验应用到中国每一个实际斗争中来”;“应当彻底肃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凶恶敌人﹣﹣思想上的及工作中的公式主义、教条主义与机械主义”。由此可知,六届六中全会
A.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
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阶段 |
C.系统论述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与革命对象 |
D.彻底纠正了党在思想上的“左”倾错误 |
12.
辛亥革命发展到高潮时,不少地区的商人支持革命与共和。当革命党人组织的国民党与以袁世凯支持的进步党进行斗争时,商人担心党争的白热化导致战事再起,重演辛亥年间的动荡局面。由此看出当时的商人
A.饱含着救亡图存的动机 |
B.对政治变革态度相对保守 |
C.求稳与求变的复杂心态 |
D.迫切希望得到政府的保护 |
13.
下表为明朝对部分官员的考核情况,由此表可知,明朝
明永乐九年考满赏罚补充规定
明永乐九年考满赏罚补充规定
初考 | 再考 | 三考 | 最终等第 |
称职 | 未予考核 | 称职 | 称职 |
未予考核 | 未予考核 | 称职 | 称职 |
未予考核 | 称职 | 平常 | 平常 |
平常 | 未予考核 | 称职 | 平常 |
未予考核 | 平常 | 不称职 | 不称职 |
A.对官员考核结果是官员黜陟的唯一依据 |
B.建立了完善成熟的官员考核体系 |
C.对官员管理实行奖惩一体 |
D.力图掌握官吏的真实情况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