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是近代先进中国人的不懈追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器胜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
王韬在1883年出版的《弢园文录外编•••》中指出:“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
(1)依据材料,指出王韬思想主张的变化。
材料二 梁启超在《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中指出:“今之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兴民权斯固然矣,然民权非可以旦夕而成也。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是故权之与智,相倚者也。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绅权故当务之急矣,然他日办一切事,舍官莫属也。……故开官智又为万事之起点。”
(2)依据材料,概括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及实现步骤。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器胜取诸西国,道则备当自躬。”
王韬在1883年出版的《弢园文录外编•••》中指出:“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
(1)依据材料,指出王韬思想主张的变化。
材料二 梁启超在《上陈宝箴书论湖南应办之事》中指出:“今之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兴民权斯固然矣,然民权非可以旦夕而成也。权者生于智者也,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权。……是故权之与智,相倚者也。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绅权故当务之急矣,然他日办一切事,舍官莫属也。……故开官智又为万事之起点。”
(2)依据材料,概括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及实现步骤。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总结过:“故康氏之尊孔,并不以孔子之真相,乃自以为所震惊于西俗者尊之,特日西俗者所有,孔子也有之而已。”所以,在他的设计中,立孔教也好,托古改制也罢,会给政治变法带来更多的合理性依据,甚至可以赢得保守知识分子的赞同。
材料二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我设计的这件服装,有人就用我的名字来称呼它,叫‘中山装’。这里,我设计了三个扣子,这是让人们记住,永远不要忘记人民,就是我们的‘民族、民权、民生’——就是三民主义。”
材料四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1)西方启蒙思想成为近代中国传播西学的武器。据材料一、二提供的历史信息,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理论宣传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其实践结果有何不同?
(2)你是否认同材料三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材料四中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哪些?谈谈你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
材料一 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总结过:“故康氏之尊孔,并不以孔子之真相,乃自以为所震惊于西俗者尊之,特日西俗者所有,孔子也有之而已。”所以,在他的设计中,立孔教也好,托古改制也罢,会给政治变法带来更多的合理性依据,甚至可以赢得保守知识分子的赞同。
材料二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我设计的这件服装,有人就用我的名字来称呼它,叫‘中山装’。这里,我设计了三个扣子,这是让人们记住,永远不要忘记人民,就是我们的‘民族、民权、民生’——就是三民主义。”
——选自《孙中山演讲录》
材料三 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材料四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1)西方启蒙思想成为近代中国传播西学的武器。据材料一、二提供的历史信息,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理论宣传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其实践结果有何不同?
(2)你是否认同材料三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3)材料四中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有哪些?谈谈你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其悔。是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民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贵以保其生也。
(1)材料一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实际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的观点实质怎样?
(3)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待青苗法的态度有何不同?二者的根本分歧在哪里?
(4)结合史实简要分析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其悔。是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民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贵以保其生也。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材料二 彼富民为之则害民,今县官为之乃所以利民也。青苗钱令民愿取则与之,不愿者消不强焉。收获之际令以中价折纳麦,此乃所以救贫者之乏,息富民之贪暴也。——《宋会要辑稿·良贷》
材料三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廿二史札记》
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实际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的观点实质怎样?
(3)材料一和材料二对待青苗法的态度有何不同?二者的根本分歧在哪里?
(4)结合史实简要分析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
4.
阅读下列表格:

请回答:
(1)根据1928年5月大选后议会中各党派力量对比,概括当时德国政治力量对比的特点。
(2)分析1930年9月大选后各党派力量对比的变化,指出当时德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
(3)1928年至1933年间,德国频繁的大选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原因何在?结合有关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纳粹党势力猛增的原因。

请回答:
(1)根据1928年5月大选后议会中各党派力量对比,概括当时德国政治力量对比的特点。
(2)分析1930年9月大选后各党派力量对比的变化,指出当时德国国内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
(3)1928年至1933年间,德国频繁的大选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原因何在?结合有关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纳粹党势力猛增的原因。
2.单选题- (共7题)
5.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既交,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太吏之泄泄(闲缺)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天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仍 | B.社会治安混乱 |
C.土地兼并严重 | D.官吏贪暴腐败 |
6.
19世纪美国的一项社会调查报告记载:“公社是埋藏在现代社会下面的烈性爆炸物。美国城市充满了反叛的暴民,他们中的都是最近来自欧洲的移民……劳工们开始向财产所有权发起挑战,从而加剧了社会矛盾。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欧洲启蒙思想在美国的广泛传播 |
B.北美独立战争加速工人寻求解放 |
C.社会主义思潮在美国劳工界蔓延 |
D.大萧条时期劳资矛盾被无限放大 |
7.
阅读下表可知
31987—1992年台湾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单位:百万美元)

31987—1992年台湾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单位:百万美元)

A.两岸三地间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
B.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牺牲 |
C.香港在两岸经济交流中起决定作用 |
D.“三通”的实现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 |
8.
中国瓷器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下列关于中国制瓷业叙述正确的是( )
A.唐宋以来瓷器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
B.“唐三彩”是风格独特的美术瓷器 |
C.江西景德镇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 |
D.制瓷业是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 |
9.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表现在
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③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②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
③采取“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④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0.
关于近代前期的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 B.是进步和爱国的思潮 |
C.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 D.是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
11.
巴金以“五四”前后为历史背景创作的小说《家》中,一个年轻人大胆地告诉他的哥哥,“大哥,我做了我们家里从来没有人敢做的事情,我实行逃婚了。家里没有人关心我的前途,关心我的命运,所以我决定一个人走自己的路,我毅然这样做了。”“我”逃婚的主要原因是
A.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不满 | B.受西方个人主义影响 |
C.失小家、顾大家,为了参加革命斗争 | D.与传统家庭彻底决裂 |
3.选择题- (共3题)
12.
下面这段文字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4月15日起,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②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歌曲。③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
13.
下面这段文字的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在今年4月15日起,举办第一届奥运歌曲征集活动。②征集活动将连续举行5届,每届评出10首歌曲进入北京奥运会主题歌候选歌曲。③这些候选歌曲广泛经过各界群众传唱,最终确定一首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歌曲,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