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656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15题)

1.
罗马法嫁资制度规定:“既不能忽略对处于相对强势地位者——妻子的父亲、丈夫的权益的保护,又须侧重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妇女的权益。”这一规定体现了罗马法
A.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B.强调对男女平等的追求
C.优先保护妇女的权益
D.蕴含着公平正义的理念
2.
富兰克林在制宪会议上说:“手艺人制作木头桌子的时候,如果木料的边缘厚薄不一,不合格,他们就两边各削去一些,让各方严缝,桌子就稳定了。”这体现了
A.公平原则
B.自由精神
C.妥协精神
D.民主原则
3.
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
A.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B. 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
C. 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D. 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
4.
宋太祖“首定商税则例”,建立了上自三司,下至州县的征收体系,“自后累朝守为家法”;宋人更是将侵夺盐、茶商人利益的行为与违背祖宗家法相比拟,称“非独妨害客人兴贩,显是有违祖宗成法”。这些政策和认识(  )
A.遏制了官僚集团的腐败B.造成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
C.导致了经济思想趋于保守D.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5.
自秦至唐,政府先后推行授田、占田、均田,到清嘉庆、道光年间,还有人提出“限民田”、“均贫富”、“抑兼并”的主张。这说明
A.政府重视保障土地私有权B.土地国有成为大势所趋
C.限制地权有一定社会基础D.均平理念已成社会共识
6.
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A.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 农业经营方式落后
C.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土地贵族掌握政权
7.
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下列哪一主张与该观点不相符合?
A.国家权力是唯一合法权力
B.教会以《圣经》为最高旨意
C.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
D.封建君主权力可以支配教权
8.
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
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
9.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10.
1952年3月,***在修改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个文稿时写道:“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即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不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的想法,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思想”。这表明***
A.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
B.认为资产阶级可以保留自己的立场
C.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性
D.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大的发展
11.
马克思说:“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某学者针锋相对地说:“有些事件不能够证明该说法”。能为某学者提供史实支撑的是
A.商鞅变法中的“奖励军功”B.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
C.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D.日本明治维新中的“殖产兴业政策”
12.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书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对比两则材料说明
A.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1861年改革后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13.
梭伦改革的哪一项措施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废除“六一汉”制度
D.恢复长老会议制度
14.
下列对社会变法或改革的评价与图一、二、三、四相关的是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使原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
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D.有利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15.
下图漫画体现了作者希望将日本联结成为一体,喻指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一改革举措
A.“四民平等”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殖产兴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