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丝绸之路和地理大发现引发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及其主要原因。
材料一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摘编自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材料二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丝绸之路和地理大发现引发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及其主要原因。
2.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盛宣怀(1844—1916年),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新中国成立后,对盛宣怀的评价基本是否定的。邵循正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的《盛宣怀未刊信稿》导言中的結论一锤定音,从此盛宣怀基本上是以买办的面目示人。
“文化大革命”中,盛宣怀被称为“洋奴买办”。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之时代背景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加之盛宣怀所经手过的文字(包括日记、信函、文稿、账册等,甚至宴客菜单)被挖掘出来,这些都带动学术界对盛宣怀做出新的评价。他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和“中国高等教育之父”,一时又几乎被视为完人、能人、圣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以来对盛宣怀评价出现的倾向井分析其成因。
盛宣怀(1844—1916年),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新中国成立后,对盛宣怀的评价基本是否定的。邵循正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发表的《盛宣怀未刊信稿》导言中的結论一锤定音,从此盛宣怀基本上是以买办的面目示人。
“文化大革命”中,盛宣怀被称为“洋奴买办”。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之时代背景下,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加之盛宣怀所经手过的文字(包括日记、信函、文稿、账册等,甚至宴客菜单)被挖掘出来,这些都带动学术界对盛宣怀做出新的评价。他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和“中国高等教育之父”,一时又几乎被视为完人、能人、圣人。
——摘编自蒯世杰《洋务巨擘盛宣怀的生前身后》
(1)根据材料,概括盛宣怀社会活动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以来对盛宣怀评价出现的倾向井分析其成因。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为了健全和维护户籍制度,汉代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汉制,每县设户曹,掌户口之政,于每年八月案比户口。“案比户口”,就是把户口按什、伍组织编制起来,并审阅他们的面貌同所登记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是否符合。一年一度的案比户口,实为核查户口和防止奸非的强制性措施。案比户口之后,就实行造籍。造籍时,必须选用字迹清楚的人进行抄写。每年将户籍层层上报,接受朝廷的检查,谓之“上计”。户籍是上计其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央督促各郡国县道重视人口的增减和检查户籍制度实行情况的一种手段。还利用“赐民爵”制度,引诱流民重新占籍。从西汉惠帝时开始,已实行普遍給天下民户主赐爵的制度。到东汉时又给流民欲占者赐爵,其目的在于以赐爵的荣宠去欺骗农民,使之地著,不随便脱籍流亡,即使脱籍了也乐于再占名籍,借以维护和巩固户籍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户籍制度改革的作用。
为了健全和维护户籍制度,汉代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汉制,每县设户曹,掌户口之政,于每年八月案比户口。“案比户口”,就是把户口按什、伍组织编制起来,并审阅他们的面貌同所登记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是否符合。一年一度的案比户口,实为核查户口和防止奸非的强制性措施。案比户口之后,就实行造籍。造籍时,必须选用字迹清楚的人进行抄写。每年将户籍层层上报,接受朝廷的检查,谓之“上计”。户籍是上计其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央督促各郡国县道重视人口的增减和检查户籍制度实行情况的一种手段。还利用“赐民爵”制度,引诱流民重新占籍。从西汉惠帝时开始,已实行普遍給天下民户主赐爵的制度。到东汉时又给流民欲占者赐爵,其目的在于以赐爵的荣宠去欺骗农民,使之地著,不随便脱籍流亡,即使脱籍了也乐于再占名籍,借以维护和巩固户籍制度。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户籍制度改革的作用。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是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然而,随着法西斯战争威胁的日益增长,美国资产阶级中许多有远见卓识的人士看到了法西斯是整个人类生存的敌人。在罗斯福的倡议下,1939年11月4日,国会通过了修改中立法的决议,在“现购自运”(现金购货、运输自理)原则下,美国可以向交战国出售武器。1940年6月德军横扫欧洲大陆,法国迅速败亡,英国孤军奋战。美国朝野上下受到极大震动。1940年6月5日,罗斯福宣布:“我们将向抵抗暴力者提供我国的物质资源。”紧接着,美国政府将军火库的50万支步枪、8万挺机关枪、900门大炮和100万发子弹全部运往英国。但是,随着战争旷日持久,英国财政陷于危机,无力再用现款购买美国军火。面对此种情况,美国从维护自身安全出发,决心全力支援英国。1941年3月11日,众议院以260票赞成、165票反对,参议院以60票赞成、31票反对最后通过了《租借法案》。该法案授权总统可以向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以其他方式处理任何国防物资。法案还规定在战争结束后,受援国应归还“借贷或出租”的武器和物资。
——摘编自王正文《美国租借法案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租借法案》带来的影响。
材料20世纪30年代,孤立主义是美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然而,随着法西斯战争威胁的日益增长,美国资产阶级中许多有远见卓识的人士看到了法西斯是整个人类生存的敌人。在罗斯福的倡议下,1939年11月4日,国会通过了修改中立法的决议,在“现购自运”(现金购货、运输自理)原则下,美国可以向交战国出售武器。1940年6月德军横扫欧洲大陆,法国迅速败亡,英国孤军奋战。美国朝野上下受到极大震动。1940年6月5日,罗斯福宣布:“我们将向抵抗暴力者提供我国的物质资源。”紧接着,美国政府将军火库的50万支步枪、8万挺机关枪、900门大炮和100万发子弹全部运往英国。但是,随着战争旷日持久,英国财政陷于危机,无力再用现款购买美国军火。面对此种情况,美国从维护自身安全出发,决心全力支援英国。1941年3月11日,众议院以260票赞成、165票反对,参议院以60票赞成、31票反对最后通过了《租借法案》。该法案授权总统可以向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任何国家出售、转让、交换、租借或以其他方式处理任何国防物资。法案还规定在战争结束后,受援国应归还“借贷或出租”的武器和物资。
——摘编自王正文《美国租借法案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租借法案》带来的影响。
2.单选题- (共7题)
6.
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
A. 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 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 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 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A. 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 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
C. 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 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
7.
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做法
A. 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
B. 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
C. 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
D. 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A. 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
B. 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
C. 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
D. 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8.
学者德•弗雷斯曾指出:从1750年到1800年,生活在大都市的欧洲人口保持稳定(这一阶段仅增长0.2%),而小城市和城镇(规模在5000〜30000人之间)的人口却突增了4倍。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进程导致城市污染严重 |
B.普通民众对大城市生活的厌倦 |
C.小城市和城镇代表城市化方向 |
D.社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
9.
徐中约曾指出:“西方文明在其它地方显得极有创造力且生机勃勃,但在与中国的直接对抗时,它加速了(中国)旧秩序的瓦解,却没有提供替代它的新秩序。”这说明
A.中国人期望西方文明带来和平稳定 | B.西方留给中国构建新秩序的任务艰巨 |
C.中国旧秩序比西方文明更具优越性 | D.西方文明对中国的破坏性大于建设性 |
10.
下表是当时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值(6749万元)所占的比例。据此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1894年官方与民间资本的比例
(注:官办企业中,重工业的资产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89.7%;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
1894年官方与民间资本的比例
| 官方资本 | 民间资本 |
有总额(万元) | 4757 | 1992 |
所占比例 | 70% | 30% |
(注:官办企业中,重工业的资产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89.7%;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
A.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初步发展 |
B.“实业救国”已成为一股杜会思潮 |
C.淸政府重视对洋务企业的投资 |
D.列强尚未控制中国的重工业资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