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655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精神活动的变革和更新,不仅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先导意义,更重要的是使文明的生命生机勃勃,香火不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听体现的共同精神。
(3)有学者认为,物质活动是文化观念变迁的基础,同时文化观念也制约并引导着物质活动。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以14〜16世纪西欧的史实加以说明。
2.
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

——编自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

2.单选题(共14题)

3.
伯里克利大力鼓励开展学术研究,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雅典人不论贫富都能到剧场观看戏剧表演,这一措施
A. 促进民主政治繁荣
B. 反映维护奴隶主阶级本质
C. 基本没有得到贯彻
D. 严重危害了雅典民主政治
4.
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的政治体制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不能从重要信息中筛去琐碎的噪音和从长远需要中筛去眼前的一时兴致。该观点认为
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直接民主存在缺陷
C.雅典民主维护贵族利益
D.雅典民主范围狭小
5.
雅典民主通常被认为是大众政治。但是学者的研究发现,古代雅典的民主领袖,都出自贵族或富人阶层,即雅典的精英阶层。这说明
A.雅典民主实质上是间接民主
B.公民的参政能力受出身影响
C.民主政治是利益妥协的产物
D.民主体制保留了贵族制残余
6.
“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做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表明古代雅典
A.推行直接民主政治
B.注重维护城邦利益
C.公民缺少民主权利
D.公民道徳高于一切
7.
(题文)在古代雅典,个人与集体约束之间的界限是不明显的,自由没有被明确地规定出来,它只是依赖于人们的宽容的观念而已,并没有具体的法律保障。材料旨在说明古代雅典
A.缺乏民主制度维护
B.自由权利受到限制
C.维护城邦至上原则
D.淡化法律制度规范
8.
亚里士多德指出:“在雅典,个人实际上不受到保护,并且任由集体摆布。”材料实际上说明,古代雅典
A.享有公民权的人数有限
B.公民才能根本无法施展
C.城邦推崇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制易滋生多数暴政
9.
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人人都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为此,雅典城邦
A.轮番而治,抽签担任一定官职
B.制约权力,制定陶片放逐法
C.实行法治,树立法律至上意识
D.殖民扩张,增加公民的数量
10.
对于罗马人来说,法律是社会的基石,它对于公民基本权利和合法权利很重要,同时它又是社会生活和基础,从欧洲的历史来看,这种法律形式“民法尤胜于刑法”一直都很重要。这里主要强调罗马法
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强
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
C.协调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D.侧重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
11.
约公元前450年,“罗马平民迎来了他们的首度胜利,那就是罗马基本法律《十二铜表法》的编纂和颁布。在这部法律中,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是指
A.《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权的平等
B.全体公民都可依据成文法维护权利
C.《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限制贵族的权利
D.平民获得参与制定或修订法律权利
12.
罗马法学家将罗马法区分为公法和私法,但其最发达完备的是私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也是私法。这表明罗马法
A.忽视了对国家事物的管理
B.符合资产阶级利益
C.扩大了罗马帝国统治基础
D.对个人权利的规范与尊重
13.
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市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据此推知,万民法
A.实现了罗马境内居民间的平等
B.根源于罗马帝国统治基础扩大
C.标志着罗马司法体系最终完备
D.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14.
下表为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八表条款的部分内容。据表可知,《十二铜表法》
条款
内容
第八表第二条
故意伤人肢体而未能取得和解时,伤人者也应受到同样的伤害
第八表第二十一条
伤害自己被保护人的保护者应交给地下神即予以诅咒
第八表第二十四条
如手掷的标枪落得比目的地还远,则应供献牧羊为祭品
第八表第二十三条
伪证被揭穿者,应从塔贝斯山崖上抛下
 
A.具有原始色
B.体系比较完备
C.民刑不分
D.具有理性色彩
15.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罗马法未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B.罗马法推动了其生产方式的改变
C.罗马法在近代西方受到重视
D.罗马法与近代西方法律本质一致
16.
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