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3年,英国人赫德接任总税务司,掌握中国海关的管理权。面对当时晚清中国海关的腐败问题,他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详细的和绝对可靠的“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赫德曾说:“中国人说人性善,我们说人性恶。中国人寄希望于用教育养成规矩,我们则通过惩罚树立法律和规章。”他设立稽查账目税务司,作为一个独立机构,对各关财务会计进行监督,每年至少去每个港口检查账薄和账目一次,并且是抽查。配合上述制度改革,赫德还进行工资制度改革。赫德不仅在海关实行高薪养廉,还把这~做法作为一项重要建议,推荐给清朝政府。当然,后者并没有来纳。
——摘编自《老外在晚清反腐》
材料二早在1889年,英国就颁布了首部反腐败法规。至2003年针对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制定或添加新的法律条文达10多类。英国往往是采用出一类问题制定一个法律,采取一项措施甚至设立一个机构等来进行处理。英国将教育防范作为其反腐败策略的中心,在教育防范上所下的功夫要比惩处大得多。在英国,很多腐败案件都是首先由新闻媒体予以披露的,大到政府对外政策,小到购衣物之类的生活细节都会被媒体曝光。因此,真正的腐败行为要承受的舆论风险可想而知。
——摘编自《国外反腐败招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海关反腐的特点,并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反腐的特点。综上两段材料所述,谈谈上述反腐行动带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一1863年,英国人赫德接任总税务司,掌握中国海关的管理权。面对当时晚清中国海关的腐败问题,他建立起一套“严格的、详细的和绝对可靠的“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赫德曾说:“中国人说人性善,我们说人性恶。中国人寄希望于用教育养成规矩,我们则通过惩罚树立法律和规章。”他设立稽查账目税务司,作为一个独立机构,对各关财务会计进行监督,每年至少去每个港口检查账薄和账目一次,并且是抽查。配合上述制度改革,赫德还进行工资制度改革。赫德不仅在海关实行高薪养廉,还把这~做法作为一项重要建议,推荐给清朝政府。当然,后者并没有来纳。
——摘编自《老外在晚清反腐》
材料二早在1889年,英国就颁布了首部反腐败法规。至2003年针对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制定或添加新的法律条文达10多类。英国往往是采用出一类问题制定一个法律,采取一项措施甚至设立一个机构等来进行处理。英国将教育防范作为其反腐败策略的中心,在教育防范上所下的功夫要比惩处大得多。在英国,很多腐败案件都是首先由新闻媒体予以披露的,大到政府对外政策,小到购衣物之类的生活细节都会被媒体曝光。因此,真正的腐败行为要承受的舆论风险可想而知。
——摘编自《国外反腐败招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海关反腐的特点,并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英国反腐的特点。综上两段材料所述,谈谈上述反腐行动带给我们的启示。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熙宗即位后,开始了政治体制的改革。熙宗彻底废除了辅政勃极烈制度,参照唐宋官制,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以皇帝之下,三师(太师、太保、太傅)并领三省事。尚书省为三省核心机构,设尚书令,主管大事,地位最尊。熙宗还在中央设立了监察机构——御史台。御史台官员职责如下,御史大夫“掌纠察朝仪、弹劾官邪、勘鞠官府公事”。天会十年的皇储之争给了熙宗深刻教训,所以熙宗在皇统二年三月将刚出生的皇子立为太子,正式打破了女真“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制。金朝内部存在两种地方行政制度,一是中原地区的州县制,一是金朝自身的猛安谋克制度。熙宗即位后即对这种双轨制进行了调整与改革,此后双轨制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它与之前有很大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熙宗改革的作用。
材料 熙宗即位后,开始了政治体制的改革。熙宗彻底废除了辅政勃极烈制度,参照唐宋官制,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以皇帝之下,三师(太师、太保、太傅)并领三省事。尚书省为三省核心机构,设尚书令,主管大事,地位最尊。熙宗还在中央设立了监察机构——御史台。御史台官员职责如下,御史大夫“掌纠察朝仪、弹劾官邪、勘鞠官府公事”。天会十年的皇储之争给了熙宗深刻教训,所以熙宗在皇统二年三月将刚出生的皇子立为太子,正式打破了女真“兄终弟及”的皇位继承制。金朝内部存在两种地方行政制度,一是中原地区的州县制,一是金朝自身的猛安谋克制度。熙宗即位后即对这种双轨制进行了调整与改革,此后双轨制虽然仍然存在,但是它与之前有很大不同。
——摘編自赵永春《论金熙宗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金熙宗的改革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熙宗改革的作用。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心,被称为“十字路口的亚洲”。二战后,阿富汗成为美苏两强争斗的棋子。由于美国对阿援助不及苏联等因素,阿富汗倒向苏联。1979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领导人阿明上台,清除国内苏联势力,拒绝接受苏联援助,开始寻求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1979年圣诞节,苏联侵入阿富汗。1980年,阿富汗抗苏的民族解放战争爆发。到1987年,苏军伤亡人数已高达5万人,资源持久消耗,在联合国主持下,1989年,苏军搬出阿富汗。在阿富汗民族解放战争中,本·拉登“圣战”宣传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在战乱纷飞、思想混乱的情况下, “圣战”思想被曲解,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膨胀,本·拉登建立了“圣战”基地,该组织不断壮大,与美矛盾日益加深,2001年,基地组织制造了“911”事件。
——摘编自周婷《阿富汗抗苏战争与恐怖主义的扩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军入侵阿富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军入侵阿富汗所造成的影响。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心,被称为“十字路口的亚洲”。二战后,阿富汗成为美苏两强争斗的棋子。由于美国对阿援助不及苏联等因素,阿富汗倒向苏联。1979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领导人阿明上台,清除国内苏联势力,拒绝接受苏联援助,开始寻求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1979年圣诞节,苏联侵入阿富汗。1980年,阿富汗抗苏的民族解放战争爆发。到1987年,苏军伤亡人数已高达5万人,资源持久消耗,在联合国主持下,1989年,苏军搬出阿富汗。在阿富汗民族解放战争中,本·拉登“圣战”宣传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在战乱纷飞、思想混乱的情况下, “圣战”思想被曲解,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膨胀,本·拉登建立了“圣战”基地,该组织不断壮大,与美矛盾日益加深,2001年,基地组织制造了“911”事件。
——摘编自周婷《阿富汗抗苏战争与恐怖主义的扩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军入侵阿富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军入侵阿富汗所造成的影响。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梅贻琦,字月涵,1889年生于天津。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沉着、稳重、持之以恒。他同时又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的熏陶,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梅贻琦不仅追随蔡元培先生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还会通中西,融西方通才教育思想于中国教育改革之中,不仅吸收、借鉴“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理念,还传承创新,将民主管理思想渗透到教育实践之中,且卓有成效。七七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迁往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认为三校融合的基础是自由与民主的校风,在担任常委会主席期间(西南联大的实际校长),梅贻琦在西南联大贯彻执行学分制,结合实际情况培养通才和专才。梅贻琦多方聘用专家学者,使西南联大师资力量雄厚,聚集了大批学术前沿的学者和专家。艰难条件下的办学经历,使梅贻琦摸索出极具实践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
(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梅贻琦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梅贻琦,字月涵,1889年生于天津。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沉着、稳重、持之以恒。他同时又深受西方教育思想的熏陶,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在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梅贻琦不仅追随蔡元培先生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思想,还会通中西,融西方通才教育思想于中国教育改革之中,不仅吸收、借鉴“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理念,还传承创新,将民主管理思想渗透到教育实践之中,且卓有成效。七七事变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迁往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认为三校融合的基础是自由与民主的校风,在担任常委会主席期间(西南联大的实际校长),梅贻琦在西南联大贯彻执行学分制,结合实际情况培养通才和专才。梅贻琦多方聘用专家学者,使西南联大师资力量雄厚,聚集了大批学术前沿的学者和专家。艰难条件下的办学经历,使梅贻琦摸索出极具实践意义的人才培养模式。
——摘编自王柏豫《梅贻琦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梅贻琦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梅贻琦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
2.论述题- (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提取表中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也可以从其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两个时期城市经济或文学发展状况加以说明。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卖炭翁 作者:白居易(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望海潮 作者:柳永(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
提取表中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也可以从其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两个时期城市经济或文学发展状况加以说明。
3.单选题- (共7题)
6.
罗马《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对贵族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斗争并没有因此而终止。这法律的颁布
A.推动了罗马立法工作的开展 |
B.加速了罗马奴隶制的瓦解 |
C.推动了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 |
D.废除了罗马的债务奴隶制 |
7.
20世纪初学术界、教育界论及“三大发明”或“四大发明”的只是少数学者。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三大发明”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教科书撰写中必须选择的项目,“四大发明”的说法也已经产生。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科学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
B.振兴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 |
C.对传统科技认识的逐渐加深 |
D.政府加强思想控制的要求 |
8.
美国从一开始眼睛就盯着全球,表现出所谓“国际性”的本质。即使所谓的“孤立主义”也只是美国实力尚未达到与欧洲大国正面抗衡时的一种无奈选择,一旦具有了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势必会把“领导世界”的意识转化为“领导世界”的行为。材料意在说明美国
A.已放弃了孤立主义传统 | B.霸权主义具有历史渊源 |
C.国力增强推动对外侵略 | D.凭借实力建立单极世界 |
9.
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
A.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
B.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 |
C.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 |
10.
下表为近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中国


A.传统棉纺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 |
B.近代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
C.农村自然经济逐步丧失统治地位 |
D.实行了保护本国传统手工业的政策 |
11.
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
A.实行察举制 |
B.独尊儒术 |
C.颁布推恩令 |
D.兴办太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