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铸币专营是古代国家相沿已久的传统政策,《管子》的“先王制币说”是其理论基础,如“握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自秦汉统一后,法律上就规定铸币权属于国家。唐初武德年间,政府令铸开元通宝钱时即规定:“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唐律疏议》亦有明文規定:“诸私铸钱者,流三千里,作具已备,未铸者,徒二年;作具未备者,杖一百。若磨错成钱,令薄小,取铜以求利者,徒一年。”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实行“货币革命”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和民国初年货币政策的共同作用。
材料一 铸币专营是古代国家相沿已久的传统政策,《管子》的“先王制币说”是其理论基础,如“握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自秦汉统一后,法律上就规定铸币权属于国家。唐初武德年间,政府令铸开元通宝钱时即规定:“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唐律疏议》亦有明文規定:“诸私铸钱者,流三千里,作具已备,未铸者,徒二年;作具未备者,杖一百。若磨错成钱,令薄小,取铜以求利者,徒一年。”
——摘编自邓耕生《谈我国古代手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
材料二 民国元年,沙俄趁中华民国初建,妄图攫取蒙古。当时中国百废待兴,财政极度困难,言兵无钱。此时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12月6日向全国发布了《钱币革命》的通电,要“行钱币革命,以解决财政之困难”。孙中山认为:纸币是比金属货币更具弹性的一种货币,中国财政紧张和金融恐慌往往源于金属货币本身的缺陷。因而现代国家必须采用更具弹性的纸币作为交易媒介。具体办法:“严禁金银,其现在作钱币之金银,只准向纸币发行局兑换纸币,不准在市面流行。”——戴建兵《一个时代货币思想的进步孙中山货币思想及实践评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铸币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实行“货币革命”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和民国初年货币政策的共同作用。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波斯人信礼》是法国查理·路易。孟德斯鸠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书信体小说,1721年首次出版。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世界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其创作梗概如下:
在路易十四逝世以前,法国封建势力曾经一度登峰造极。到了他晚年,封建统治在表面上似乎仍然气焰万丈.实际上已经渐渐成为强梦之末。路易十四从五岁登基起,在位七十二年之久,实际掌政五十多年,几乎是一贯地压迫资产阶级,使其在经济上没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在政治上更不许他们抬头,时刻提防他们和受压迫与剥削最厉害的农民联合起来“造反”。
孟德斯鸠在专门研究法律期间,常去巴黎居住,目睹了法国君主路易十四晚年朝纲混乱的衰败现象。他把自己在巴黎的所见所闻以及不合理的腐败现象记录下来,积稿十年,整理成《波斯人信札》一书,于1721年发表。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相关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材料 《波斯人信礼》是法国查理·路易。孟德斯鸠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书信体小说,1721年首次出版。其中许多内容反映了世界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其创作梗概如下:
在路易十四逝世以前,法国封建势力曾经一度登峰造极。到了他晚年,封建统治在表面上似乎仍然气焰万丈.实际上已经渐渐成为强梦之末。路易十四从五岁登基起,在位七十二年之久,实际掌政五十多年,几乎是一贯地压迫资产阶级,使其在经济上没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在政治上更不许他们抬头,时刻提防他们和受压迫与剥削最厉害的农民联合起来“造反”。
孟德斯鸠在专门研究法律期间,常去巴黎居住,目睹了法国君主路易十四晚年朝纲混乱的衰败现象。他把自己在巴黎的所见所闻以及不合理的腐败现象记录下来,积稿十年,整理成《波斯人信札》一书,于1721年发表。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相关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亚大改革回眸)
材料 晚清新疆建省之后.设置乡约原本之意是希望乡约配合地方官员有效办理地方事务,但地方官往往与乡约串通一气,相互勾结。“新疆乡约之坏,为全国所无”,为防止官民关系激化。主政新疆的杨增新不得不对乡约制度进行改革。他通令各县一律裁撤因收受贿赂而增设的总乡约,并规定乡约选举必须由本县村民公选,经县知事核查合格后,子以批准上任。同时明确规定地方官不得干涉乡约选举事宜,更不能强迫乡民参选或虚假报票,将乡约改为两年一任,任期到后可参加连选,获选后可继续担任乡约,但任职最长不得超过6年。乡约在任期之内,如有任何徇私舞弊、作奸犯科之事,应立即裁撤并交由司法部门处置。将在任乡约的情况,如籍贯、年龄、有无因案被革情事等,一律造册上报备查,凡被革乡约不仅不能复充乡约,连通事(翻译)毛拉(伊斯兰教教士)之职亦不得充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杨增新乡约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材料 晚清新疆建省之后.设置乡约原本之意是希望乡约配合地方官员有效办理地方事务,但地方官往往与乡约串通一气,相互勾结。“新疆乡约之坏,为全国所无”,为防止官民关系激化。主政新疆的杨增新不得不对乡约制度进行改革。他通令各县一律裁撤因收受贿赂而增设的总乡约,并规定乡约选举必须由本县村民公选,经县知事核查合格后,子以批准上任。同时明确规定地方官不得干涉乡约选举事宜,更不能强迫乡民参选或虚假报票,将乡约改为两年一任,任期到后可参加连选,获选后可继续担任乡约,但任职最长不得超过6年。乡约在任期之内,如有任何徇私舞弊、作奸犯科之事,应立即裁撤并交由司法部门处置。将在任乡约的情况,如籍贯、年龄、有无因案被革情事等,一律造册上报备查,凡被革乡约不仅不能复充乡约,连通事(翻译)毛拉(伊斯兰教教士)之职亦不得充任,
——摘编自陈东杰、李明利《试论杨增新主政新疆时期吏治改革及实践》
(1)根据材料,指出杨增新乡约制度改革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杨增新乡约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和平主义思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一道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风景。19世纪后期,许多持有和平主义思想的基督徒开始在政治上变得活跃起来。对中产阶级来说,和平主义又是应对工业社会弊病的一个选择,与革命相比,是一个很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途径,这个途径“可以达到社会主义的所有目标”。当法国大革命席卷欧洲时,公民的概念开始取代臣民的概念,和平问题也因而成为一个公民问题,和平运动者们宣称和平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是公民的权力。普法战争之后,欧洲和平主义运动进入大发展时期。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包括刚刚统一的意大利、德国都成立了和平主义组织:除各国国内的和平主义组织之外,还成立了跨国的和平主义组织。1907年9月,在慕尼黑召开的第16届国际和平大会还专门向海牙会议发出了呼吁,希望各国的外交家们“基于人道主义”而达成“尽可能完善的、永久性的、强制性的国际仲载条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
材料 和平主义思潮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一道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风景。19世纪后期,许多持有和平主义思想的基督徒开始在政治上变得活跃起来。对中产阶级来说,和平主义又是应对工业社会弊病的一个选择,与革命相比,是一个很有吸引力和说服力的途径,这个途径“可以达到社会主义的所有目标”。当法国大革命席卷欧洲时,公民的概念开始取代臣民的概念,和平问题也因而成为一个公民问题,和平运动者们宣称和平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是公民的权力。普法战争之后,欧洲和平主义运动进入大发展时期。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包括刚刚统一的意大利、德国都成立了和平主义组织:除各国国内的和平主义组织之外,还成立了跨国的和平主义组织。1907年9月,在慕尼黑召开的第16届国际和平大会还专门向海牙会议发出了呼吁,希望各国的外交家们“基于人道主义”而达成“尽可能完善的、永久性的、强制性的国际仲载条约”。
——摘编自刘炳香《历史的另一面:欧洲和平主义思潮(1889—1914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平主义思潮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皇甫谧,生于东汉末年。家族曾有过显赫的历史,但到了皇甫谧的祖父辈,家道中落,以务农为生。皇甫谧对书籍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其读书用力之勤,远非一般人能想象。他终日手不释卷,带经而农,耽玩典籍,废寝忘食,浸淫书香,心无旁骛,所以当时的人们都称他为“书淫”。在奢靡浮华之风盛行的魏晋,许多文人名士随波逐流,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皇甫谧却远离政治漩涡,隐居在黄土高原上的老家过着自由、淳朴、乐观、清贫的生活,成了魏晋文人中的一个成功的另类。其不为名利所动,坚决贯彻“隐居四因、终生不仕”这一处世原则。晚年,深受疾病之苦的他决心从医书中寻找拯救自己并能解除民众疾苦的良方,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精研医学经典,编撰出了我国史学上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为后世什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而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世界针灸学始祖”。
——摘编自田斌《晋代名士皇甫谧的乱世自存之道》
(1)根据材料概括皇甫谧的人格特质。
(2)根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皇甫谧人格特质的因素
材料皇甫谧,生于东汉末年。家族曾有过显赫的历史,但到了皇甫谧的祖父辈,家道中落,以务农为生。皇甫谧对书籍的热爱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其读书用力之勤,远非一般人能想象。他终日手不释卷,带经而农,耽玩典籍,废寝忘食,浸淫书香,心无旁骛,所以当时的人们都称他为“书淫”。在奢靡浮华之风盛行的魏晋,许多文人名士随波逐流,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而皇甫谧却远离政治漩涡,隐居在黄土高原上的老家过着自由、淳朴、乐观、清贫的生活,成了魏晋文人中的一个成功的另类。其不为名利所动,坚决贯彻“隐居四因、终生不仕”这一处世原则。晚年,深受疾病之苦的他决心从医书中寻找拯救自己并能解除民众疾苦的良方,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精研医学经典,编撰出了我国史学上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为后世什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而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世界针灸学始祖”。
——摘编自田斌《晋代名士皇甫谧的乱世自存之道》
(1)根据材料概括皇甫谧的人格特质。
(2)根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皇甫谧人格特质的因素
2.单选题- (共16题)
6.
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说:“古希腊罗马人的哲学与历史书以及从他们那里承袭自己全部政治学说的人的著作和讨论中经常推崇的自由,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国家的自由。”这反映出古希腊
A.民主政治陷入危机时期 |
B.公民个体自由受到限制 |
C.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
D.公民参政权利受到压制 |
7.
罗马法规定:凡不经司法程序而以强力向持有人如承租人、借用人等自行夺回其所有物的,即丧失对该物的所有权,该物即无偿归持有人所有。这说明古代罗马
A.财产私有原则遭到破坏 |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
C.重视维护罗马公民权利 |
D.注重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
8.
1777年美国通过的《邦联条例》规定:中央政府有决定战争与和平之权,有订立条约与结盟、任命与接受大使之权,有审理各州边界纠纷之权,有任命军官、管理军队之权,有为了各邦的共同防御和共同福利,向各邦议会分派和收缴费用之权。这些规定
A.预示了美国邦联的美好前景 |
B.明确了中央政府的权限 |
C.表明邦联政府可向各州征税 |
D.体现了邦联的集权性质 |
9.
与英法等国的“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的民族诉求相比,同一时期的普鲁士以至德国的政治理论极力推崇国家神圣化.认为国家是一种超个人的民族有机体,这种理论的影响之一是使后来德国
A.政治结构和决策体制落后 |
B.工业化落后于政治民主化 |
C.代议制具有浓厚专制色彩 |
D.统一具有艰难性和复杂性 |
10.
1894年7月21日,《申报》报道,“日本最尔岛国乃敢屯兵朝鲜,藐视中国,中国若再隐忍偷安东方大局将有不堪”,因此“今倭寇之犯,恰似天之大声疾呼,实乃中国绝大转移之机”。这种观点
A.体现了积极务实应对战争的心态 |
B.分析了赢得战争胜利的策略 |
C.希望以战争为契机实现民族崛起 |
D.揭示了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 |
11.
马克思指出:“公社真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无影无踪,法国的首都不再是外国的奴隶主、大地主、暴发户聚集的场所,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受到荡涤……"这一称赞的依据是巴黎公社
A.政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 |
B.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
C.切实维护工农群众的利益 |
D.宣布废除财产私有制 |
12.
1951年,政务院和外交部制定的《对外宾交际须知》规定:宴会请柬应提前一周发出,宴会人数避13(西方人士忌讳);尽量关照自己右手边的女宾,不打听私事,不问女人年龄等。这些规定
A.体现出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
B.遵循了中华文化的传统 |
C.反映出中国与西方关系的缓和 |
D.参照了国际外交礼仪规范 |
13.
二战严重削弱了西欧各国力量,使其生存受到“威胁”。在这种形势下,西欧各国一方面谋求联合自保,同时争取获得美国军事保护。由于冷战格局的影响,美国作为一个域外大国亦得以“赞助者”角色参与其中。据此可知
A.欧洲联合使美国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
B.共同反苏成为美欧利益的契合点 |
C.冷战是二战后欧洲一体化的核心因素 |
D.美国主导着战后欧洲一体化建设 |
14.
在宋代,我国城市人口中大多数是贵族、官员、军兵及其家眷、仆从,他们都是“市民”,但却不是工商业者,而同一时期西方的许多城市则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这反映出宋代
A.大城市商业化水平较低 |
B.抑商传统限制了工商业发展 |
C.城市的政治功能加强 |
D.新生产关系的萌芽受到阻碍 |
15.
据清朝《仁宗实录》记载,闽皖商人为图便捷省费,在贩运商品到广东出口时,将原来经庾岭的内陆运输改为海道运输,而嘉庆帝以会使内河“关税减少”为由,下令商人仍“山内河过岭行走”,否则将没收商品并治罪。此规定
A.不利于当时的出口贸易 |
B.表明清政府调整对外政策 |
C.限制了商人的经商范围 |
D.说明政府对商品征收重税 |
16.
下面是1784—1836年英国进出口相关贸易数据统计表(单位:%).据此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英国


A.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 |
B.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
C.重商主义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
D.经济发展日益依赖世界市场 |
17.
洋务运动早期,洋务派主要借助国家资金发展工业,到了晚期洋务派则转向了发挥私人资本和企业家的作用而着重发展轻工业。这一转变反映了
A.市场竞争意识进步增强 |
B.工业化主导力量发生转移 |
C.实业救国的理念开始践行 |
D.民族工业已形成完整体系 |
18.
据记载,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所创办的《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等宣传变法思想的报刊,起初在京师多是赠子阅读,不久士大夫争相阅读,其后“报刊盛行”。这反映出维新人士
A.已开始尝试现代营销策略 |
B.致力于打破政府的报刊管制 |
C.注重营造变法的社会氛围 |
D.重视提高国民群体文化素质 |
19.
蔡元培说,严复用文盲翻译的《天演论》等书,原书都是白话文,林纤用文言翻译的那些小说,原书也都是白话文。难道因为译本是文言文,译本竟会“高出于原本乎”?蔡元培意在表明
A.当时翻译的西方著作与原意不同 |
B.文言文与白话文并无高低贵贱之分 |
C.中国必须废除文言文推行白话文 |
D.推行白话文目的是翻译西方著作 |
20.
如图是1929年刊登在《合众存异:美国人的历史》上的一幅漫画,内容为一个赔了钱的“投资者”正抓着一只在华尔街上狂奔的熊的尾巴。此漫画折射出


A.经济政策调整的紧迫性 |
B.政府勇于承担责任 |
C.经济颓势迅速得到扭转 |
D.新政推行遭遇困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