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40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6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哪怕是极其有限的进步都必然要付出代价。社会发展代价分为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必然性代价是不可避免的;人为性代价是因主观方面或人为的因素等造成的某些损失。社会发展代价的付出不应是任意的、而应被控制在科学合理的“度”内,否则就会抵消甚至湮没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成果。

——摘编自牛西平《试论社会发展代价理论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价值》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社会进步与代价”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2.材料分析题(共4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98年,英国人口理论学家马尔萨斯在《人口论》一书中指出:人口增长速度快于食物供应的增长速度,将会导致食物不足,引起贫困、恶习等出现。他主张采用道德抑制(晚婚、节育等)、积极抑制(贫困、战争等)来使人口减少到和生活资料相平衡。马尔萨斯反对社会改革论,认为社会中的贫穷和罪恶并不是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造成的,而是人口规律作用的结果,只有保持财产私有制以及各人担负起养育自己孩子的责任,才能使人们自制,不至于生殖过多的子女。他竭力反对当时英国实行的济贫法,济贫法使不能独立维持家庭的人也将结婚生子。马克思指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所以轰动一时,完全是由于党派利益引起的。英国的寡头政府认为它可以最有效的扑灭一切追求人类进步的热情,因而报以热情的喝彩。
——摘编自《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评价与中国人口问题》
材料二孙中山1924年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所作的演讲中指出:“百年之后,美国人口可加到十万万,多过我们人口两倍半。如果美国来征服中国,那么百年之后,十个美国人中只参杂四个中国人,中国人便要被美国人所同化。到了那个时候,中国不但是失去主权,要亡国,中国人并且要被他们民族所消灭,还要灭种。……中国现在的新青年,也有被马尔赛(萨)斯学说所染。”孙中山的这种人口思想的影响极为深远。
——摘编自《孙中山人口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并指出英国的政府对其理论“报以热情的喝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马尔萨斯人口学说的基本态度及其理由,并对其进行评价。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人口学说的主要因素。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4年1月,张之洞等人拟定《奏定学堂章程》,经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史称“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属普及教育性质,其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属普通教育性质,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设高等学堂和大学堂,高等学堂“以教大学预备为宗旨”,大学堂分为经学科大学、政法科大学、文学科大学、医科大学、格致科大学、农科大学、工科大学、商科大学。与上述各级学校并行的,还设有高级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类。

——摘编自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癸卯学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癸卯学制”颁行的作用。
4.
(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
材料影响德国海军发展的因素既有德国民族,包括威廉二世皇帝(1888年—1918年在位)本人在内的建立海军的热情,也有德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性,而且还有海军战略思想转变的物质和技术前提。而威廉二世的不懈努力更是促成了德国海军战略的转史。扩建海军是威廉二世世界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行世界政策的重要工具。因此,随着海军战略的转变以及海军的发展,德国大肆进行殖民扩张。威廉二世时期的海军政策给德国带来了严重后果,造成了灾难性影响。
--摘编自李富森《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国海军战略与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前影响德国海军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廉二世时期海军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从中你有何启示?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清照,以词著世,被称为南宋婉约派宗主。她前期的词,知《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等作品,多写自然风光景物和个人的离愁,同时,较大胆地流露出自己对美好爱情生活的渴望。南渡以后,李清照作品有较明显变化。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两汉本继绍,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泳史》)。诗句用味历史人物斥责了当时“伪楚”政权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政策。在《打马图经》及“序”中,还提出了秣马砺兵,恢复中原的主张。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李清照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清照前期词作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3.单选题(共5题)

6.
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德意志帝国议会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案,如银行法、专利权法、统一货币法、统一关税法等。这些法案的颁布和实施
A.为德意志实现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
B.促进了德意志经济的迅速发展
C.大大推动了德意志政治民主化进程
D.削弱了联邦议会在议会中的权力
7.
直到现在,日本国内部分历史学者仍然这样审视甲午中日战争,其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朝鲜战争乃义战”。此种观点的本质是
A.认为战争有助于中国开化
B.认为此役非为国家利益乃为文明冲突
C.认定为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冲突
D.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
8.
1945年11月4月,艾奇逊在讲话中含沙射影攻击苏联时,被人民嘘下了台。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后,美国纽约市区百老汇大街贴满了反对丘吉尔的标语,群众还举行了抗议示威。这说明当时美国政府
A. 敌视苏联没有得到各界支持     B. 称霸全球的战略部署未完成
C. 允许民众表达和平民主诉求     D. 对苏联的外交政策摇摆不定
9.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 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 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 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 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10.
从1930年到1990年,空运的成本已从平均每英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纽约与伦敦之间三分钟的电话费从244美分降到3美分,……大量信息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经济地传递。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A.航空、信息技术的发展
B.信息技术发展促成其他行业的革命
C.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

4.选择题(共1题)

11.I was {#blank#}1{#/blank#}(move) by the sadness of the movie.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