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历史学家认为,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都兼具延续性和变异性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老的基督教强调个人命运是亚当众儿女的普通命运的一部分,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有钱男女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们越来越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而不是作为一条通向永恒的幸福或永远的地狱之路的过渡阶段。人本身就是评判过什么样的生活的准则,这是古希腊诡辩家的训言。古希腊文明,尤其是异教的古罗马文明,成为艺术和文化兴趣的重心。
(2)据材料二回答,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延续”了文艺复兴的主张,又在哪些方面反映了文化传承中的“变异”?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延续”与“变异”对文化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古老的基督教强调个人命运是亚当众儿女的普通命运的一部分,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有钱男女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们越来越把生活当作获取荣耀和享乐的契机,而不是作为一条通向永恒的幸福或永远的地狱之路的过渡阶段。人本身就是评判过什么样的生活的准则,这是古希腊诡辩家的训言。古希腊文明,尤其是异教的古罗马文明,成为艺术和文化兴趣的重心。
——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兰德尔·L·波韦尔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许多人认为,自己和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摆脱偏见和迷信的时代。凡不是根据逻辑理性得出的原理,却自称为权威和权势的,都会引起人们的怀疑。人们甩掉了传统的枷锁,认为不需要再谨守过去教会与国家为自身权势而强加于人的专制、非理性的那些说法。……从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以个人经验、世俗生活为出发点的思想方式,到18世纪初已经初步开花结果,绽出一种对世界和人生的新思想,后来被称为“启蒙”(即摆脱偏见和迷信)。——摘编自(荷)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1)据材料一回答,与“古老的基督教”主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出现了怎样的“变异”?分析出现“变异”的原因。(2)据材料二回答,启蒙运动在哪些方面“延续”了文艺复兴的主张,又在哪些方面反映了文化传承中的“变异”?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延续”与“变异”对文化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人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俄国的改革相比,日本社会改革的突出特色及其成效。
材料:在19世纪……俄罗斯……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人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对俄国和日本构成挑战的外部因素及其各自面临的内部挑战。(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俄国的改革相比,日本社会改革的突出特色及其成效。
3.
(10分)(历史一近代民主思想与社会实践)
到19世纪30和40年代,法国的共和派与英国的激进民主派都感到上当受骗了,他们曾在各自的国家里,以起义和示威游行的方式,强行发动一次实质上的革命,此后又都被抛弃,没有获得选举权……一些受尊敬的经济学家告诫工人们说,不要期望这个制度会改变得合乎他们的心意。由此,工人们被引上摧毁现行制度的道路,并且要以主要由思想家设想出来的新制度来完全地代替现今的制度。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激进民主派”所发动的“实质上的革命”。这次“革命”的核心目的是什么?(4分)
(2)欧洲工人阶级“摧毁现行制度”最初的尝试是哪一运动?据材料概括说明“工人们被引上摧毁现行制度的道路”的原因。(6分)
到19世纪30和40年代,法国的共和派与英国的激进民主派都感到上当受骗了,他们曾在各自的国家里,以起义和示威游行的方式,强行发动一次实质上的革命,此后又都被抛弃,没有获得选举权……一些受尊敬的经济学家告诫工人们说,不要期望这个制度会改变得合乎他们的心意。由此,工人们被引上摧毁现行制度的道路,并且要以主要由思想家设想出来的新制度来完全地代替现今的制度。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激进民主派”所发动的“实质上的革命”。这次“革命”的核心目的是什么?(4分)
(2)欧洲工人阶级“摧毁现行制度”最初的尝试是哪一运动?据材料概括说明“工人们被引上摧毁现行制度的道路”的原因。(6分)
4.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从1931年日本人入侵中国东三省到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那些想要打乱国际秩序的人都曾使用过武力,而那些希望保持住国际秩序的人却从未动过刀枪。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就此被那些从不接受上次和约的国家发动起来了。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为何要“打乱国际秩序”?(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日本侵略扩张之时,“希望保持国际秩序的人”所采取的政策及其影响。(4分)
从1931年日本人入侵中国东三省到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那些想要打乱国际秩序的人都曾使用过武力,而那些希望保持住国际秩序的人却从未动过刀枪。一场新的世界大战就此被那些从不接受上次和约的国家发动起来了。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为何要“打乱国际秩序”?(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日本侵略扩张之时,“希望保持国际秩序的人”所采取的政策及其影响。(4分)
2.单选题- (共6题)
5.
在古代雅典,梭伦、克里斯梯尼和伯利克里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都非常关注公民大会的作用,注重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这些做法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
A.政治家们的高瞻远瞩 |
B.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
C.公民群体的长期斗争 |
D.古代希腊的社会传统 |
6.
“在长期的犹豫不决后,欧洲人终于决定支持大清政权……因为他们与满洲人签有条约和贷款协议……”这表明列强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从根本上取决于
A.清政府对列强的态度 |
B.列强维护侵略权益的需要 |
C.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 |
D.列强实现以华治华的需要 |
7.
“在红军的主力……红一方面军,1934年4月时,农民出身的占到了68%,来自苏区的则占到了77%。据统计,整个苏区时期仅赣南参加红军者,便达到了三十万人。”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
A.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 B.根据地建设的发展 |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壮大 | D.土地革命不断深入 |
8.
“1947—1948年间,西方国家决定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成一个经济统一体,并在这个统一体和它们在柏林的占领区发行一种新马克”。西方国家的这种做法
A.揭开了美苏冷战序幕 |
B.加速了德国的分裂 |
C.促进了欧共体的发展 |
D.维护了德国的统一 |
9.
“自1063年起,开封取消宵禁,晚上居民可在城中自由走动,商场和娱乐场彻夜开业……店铺、工场设于全城,坊里已去掉原先的围墙……乡村的‘草市’被允许存在。”法国学者谢和耐的这段记述表明
A. 城市的经济功能受到削弱
B. 小农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
C. 商业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
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A. 城市的经济功能受到削弱
B. 小农经济丧失了主导地位
C. 商业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
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10.
英国商人托马斯孟(1571—1641)是当时欧洲流行的贸易差额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对外贸易必须做到商品的输出总值大于输入总值,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其理论
A.适应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
B.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 |
C.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
D.阻碍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
3.选择题- (共9题)
14.现在市场上洗衣粉多为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15.现在市场上洗衣粉多为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16.现在市场上洗衣粉多为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物的汗渍、血迹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而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