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19届高三高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32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中国与欧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双方共同的需要。
阶段
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
1949年—20世纪50年代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丹麦、芬兰、列支敦士、瑞典、瑞士、挪威
20世纪70年代
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冰岛、圣马力诺、联邦德国、希腊、卢森堡、马耳他、荷兰、英国、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
20世纪90年代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斯洛文尼亚、乌克兰、北马其顿、安道尔、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摩纳哥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从国家性质的角度,概括建国以来与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
   传统是人类智慧在历史长河中的积淀,是世代相传的行为方式,是对社会行为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
材料一 《永乐大典》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类书。它成书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全书共22937卷,约3.7亿字。它所采古书达七八千种,上自先秦,下迄明初。所收书籍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经书、史籍、工技、农艺、医学、宗教等各种科目。它所收载的书籍一字不易,完全按照原著整段、整篇乃至整部地抄入。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它总计收录书籍10254种,共172860卷,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在纂修过程中,乾隆帝亲自制定采辑著录标准,把全部书籍分成应刊、应抄、应存、应删等不同类别。
《四库全书》各部
书目举例
经(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
卷二十九经部二十九春秋类四《春秋繁露》
史(收录史书)
卷四十九史部五纪事本末类《平定三逆方略》(三逆指吴三桂、尚之信、耿精忠)
子(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
卷一百七子部十七天文算法类二《九章算术》
集(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
卷一百七十六集部二十九别集类存目三《王阳明集》
 
(1)比较《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的不同之处。从“书目举例”中任选二书,分别简述其历史价值。
材料二 罗马的法律传统,即便在帝国覆亡之后的漫长岁月里,仍构成除不列颠以及其属地以外所有西方国家习惯法的基础。其中一些法律条款仍存活于现代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之中,成为西方文明的一笔重要遗产。
罗马帝国灭亡后,帝国晚期开始广泛流传的基督教,承揽了帝国统一时期的许多政治责任,并在文化上为欧洲文明的统一提供了精神动力。中世纪晚期,人们在攻击、否定教皇政治权威的同时,仍能坚定不移地保持基督教信仰。透过裂变的欧洲,人们仍会感受到一个完整的基督教文明的存在。
从15世纪到18世纪,长期屈服于神灵启示的科学理性思维,开始真正冲破宗教神学的樊篱,给近代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潮留下自己深刻的印记。17世纪,科学革命动摇了中世纪的宇宙论,形成了全新的宇宙观,不仅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的热情,而且推动人们开始以批判的、怀疑的态度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正是基于这一信念,西方迎来了科学理性不断高涨的新时代。

——摘编自陈振昌《论欧洲传统文明的统一特征》

(2)阅读材料二,概括欧洲传统文明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

2.单选题(共10题)

3.
1701年生效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丧失继承的资格。”“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权利法案》的成果
B.摆脱教廷对英国的控制
C.推动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约束官吏和大臣的权力
4.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二一九法令”,规定废除农奴制度,农民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并可以赎买一定数量的份地。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发布了《土地法令》,规定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两个法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的需要
②两个法令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二一九法令”有利于推动俄国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法令》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1745年,陕西巡抚陈弘谋颁布《劝民领种甘薯谕》:“陕省向无此物。陕民亦不知此物之可食而又易生……须各官先行觅地试种,或租民地试种。需地亦甚无多。听小民观看。一俟有收,民间见其可食,然后令民依种,自不费力。但不可相强。试成者奖之,不成亦不必问。”这表明
A.美洲作物开始传入中国
B.民众普遍抵制新的农作物推广
C.陕西农业发展十分落后
D.政府用行政手段引导农业发展
6.
下图名为《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收入额》,据此图可以得出
A.北宋海外贸易收入一直上升
B.南宋海外贸易收入额整体更高
C.宋朝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海外贸易收入是两宋主要财源
7.
1914年3-4月间,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详细讨论了《商律》《商人通例》《公司条例》《保息条例》《国币条例》《商事公断处条例》《商会法》等,提出了不少修改、补充和实施的意见。该会议
A.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
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开启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D.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
8.
1978年,自春天起到11月,谷牧、邓小平等12位中国领导人进行了20次出国访问,到访了包括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法国、西德、瑞士、丹麦、比利时、日本、新加坡在内的51个国家。据此推断,当时中国
A.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
B.开始与不同类型的国家建交
C.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D.想要借鉴国外先进发展经验
9.
20世纪初,一位历史人物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他致力于防止核战争,倡议各国科学家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世界和平。此人
A.创造出望远镜
B.发明了蒸汽机
C.提出了量子假说
D.创立了相对论
10.
1861年,恭亲王奕䜣在奏折中称:“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同时,他也提出“俟八旗学习之人,于文字语言悉能通晓,即行停止”。奕䜣意在
A.揭露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
B.减小旗人学习西方语言的阻力
C.呼吁权臣了解外国的文化
D.激发皇帝研究外国政体的热情
11.
战国时期,魏文侯任用魏国人李悝、楚悼王任用卫国人吴起、齐威王任用齐国人邹忌、秦孝公任用卫国人公孙鞅、韩昭侯任用郑国人申不害,实行变法。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变法成为当时社会发展潮流
②各国推行均田制为变法提供基础
③变法有利于加强周天子力量
④人才的流动推动了各国社会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2.
下图是载于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上的漫画《自由》。画中两个懵懂小孩敲响了“自由”的钟,而一个老头却拼命捂住耳朵,害怕听到“自由”的声音。该漫画反映出
A.儿童成为新思想传播的主体
B.清政府大力宣扬宪政的思想
C.辛亥革命推动自由观念传播
D.社会上进步与守旧思想并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