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27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0/9/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兴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国的振兴和强大靠的是制度性创新,英国从500年前开始崛起,就是因为它在许多关键时刻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了历史的未来。
——摘自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村料二游行队伍中有来自新南威尔士的骑兵……加拿大的轻骑兵……驻纳塔尔的皇家苏格兰龙骑兵卫队……比卡内尔的骆驼骑兵……北婆罗洲割取敌人首级做战利品的迪雅克人……香港的中国警察……马来人、僧伽罗人,以及来自尼日尔和黄金海岸的豪萨人……
——摘自《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材料三挪罗齐在担任(印度)国大党主席时致辞说,从宪政改革走向代议制“这新的一课”,“我们是仅仅靠自由的英国文明之光在亚洲专制主义的黑暗中学到的”。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阅读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崛起与哪些“制度性创新”有关?(2分)英国历史上是如何进行这些“制度性创新”的?(6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发展的哪一历史阶段?推动英国走入这一历史阶段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的崛起对世界历史的影响。(5分)
2.
“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据此,较为合理的推论是()
A.金文的起源可能和祖先崇拜有关B.刻铭于鼎可能是古代祖先崇拜的普遍形式
C.不足以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论D.宗法制度是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

2.单选题(共17题)

3.
恩格斯曾称古罗马法律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部分世界性法律”。恩格斯的这一评价主要是指古罗马法
A.有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之称B.消灭了贵族特权,具有世界意义
C.适用于含罗马在内的多个民族D.是世界各法律体系的共同渊源
4.
罗素称某场革命为“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这句话应在一定程度上是
A.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描述B.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夸张追忆
C.对法国大革命的高度赞誉与肯定D.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准确观察
5.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李慈铭否定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6.
“军民一家,鱼水情深”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下图体现了
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人民对红军的援助
B.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对人民的援助
C.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对解放军的援助
D.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对人民的援助
7.
民国时期的一封书信里这样写道:“东北已是共军的天下,国军困守孤城,为了当朝的既得到集团利益,在和平的政治竞争上,敌不过共党的下层渗透和号召,只得利用美元、美城和武力想保持天下。”这封信应当写于
A.辽沈战役前B.辽沈战役中C.渡江战役前D.渡江战役后
8.
(题文)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孙中山称赞的某国应当是()
A.日本B.美国C.俄国D.德国
9.
两宋时期,两浙路、福建路、广南东路科举出身的进士占了全部进士人数的27%,而在南宋,这个数字达到了52%。这主要是因为
A.科举制的推广B.南方经济的发展C.皇权得到加强D.北方受战争破坏
10.
“歌舞万年当率化,扶携百越共摅忠。大明烛物今无外,从此看如禹甸中。”这是明代王彝的一首诗,这首诗称颂的是当时的
A.内阁体制B.朝贡体制C.科举体制D.海禁体制
11.
“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这是19世纪初英国媒体对铁路兴起的报道。以下历史现象中,同时得到舆论、政府、民间几方面支持的是
A.西欧的地理大发现B.中国新文化运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D.欧洲的工人运动
12.
16世纪初,当一名航海家宣布将要远航的消息之后,“大约有一万个‘没有工作’的贵族愿意不领取任何报酬与他一起出海航行”。欧洲的航海热及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
②“黄金热”的驱使
③君主专制政府的鼓励
④封建制度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
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不变其法,不能变其器。”“西学又有别,西艺非要,西政为要。”据此,可以得出的认识应该是张之洞
A.受到了维新思想的影响B.仍坚持洋务派的一贯主张
C.预备完全地改弦更张D.对戊戌变法表示赞同
14.
狄德罗在《呈给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报告》中这样说道:“在这一片叫嚷声中,大家都认购该套书(《百科全书》),他们都想要这套书,而把作者毁掉。”狄德罗所说的“大家”应该是
A.封建势力B.资产阶级C.巴黎市民D.法国王室
15.
19世纪后期,日本农民高唱这样一首歌:“长州进京,还不好吗?长州与萨摩,还不好吗?总算响起了黎明的钟声……”这首歌出现的背景应当是
A.日本门户打开了
B.改革时代到来了
C.民主政治建立了
D.扩张战争开始了
16.
1620年,102名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上岸前,他们签订了被称为美国民主政治基石之一的《五月花号公约》:“以上帝的名义……签立盟誓,将我们自己归入一个民主政体……颁布、指定和规划这些公平和平等的法律、政令、法规、宪法以及行政机关……”这一公约的内在精神最可能源自
A.英吉利的清教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法国启蒙思想
17.
法国的一份会议纪要中这样描述农民的生存状态:“法国三等级的人们都认为:它在这个王国中正像一具流血的躯体,处处都是伤口。”以下是对这一描述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提示了封建制度下农民的痛苦生活
B.反映拿破仑战争造成农民流血牺牲
C.说明农民遭受压迫是引起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的惟一原因
D.体现了启蒙运动对法国人的影响
18.
1919年7月,英国外交大臣寇松对日本驻英大使说:“多年来,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目标是取得对中国资源的控制权,使日本成为未来中国实际上的主人。这种最系统化和不知耻的方式、策略在中国产生了一种广泛的敌对情绪。”以下事件均为日本侵华暴行,其中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是
①逼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 ②强占中国山东
③制造“济南惨案” ④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19.
1925年,德国外长施特莱斯曼在给前皇太子的一封信中表示,“要让那些掐着我们脖子的人松松手”。这一说法的提出是基于
A.席卷全球的空前经济危机B.纳粹上台造成的政治威胁
C.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严厉的制裁D.世界大战即将到来的威胁

3.选择题(共16题)

20.

钟表的指针从12绕O逆时针旋转90°到3.(   )

21.

画出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并向右平移两格后的图形.

22.

长方形的两条对称轴相交于点O,绕点O旋转长方形180°后与原来图形重合.()

23.

15÷20={#blank#}1{#/blank#}(填折数)

24.

15÷20={#blank#}1{#/blank#}(填折数)

25.

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这与160多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


26.

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这与160多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


27.

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这与160多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


28.某品牌牛仔裤降价15%,表示的意义是(   )。
29.

欲证明一瓶无色液体是纯水,可靠的实验方法是(   )

30.

欲证明一瓶无色液体是纯水,可靠的实验方法是(   )

31.

钟面上分针从6绕中心点旋转到12点,顺时针要旋转{#blank#}1{#/blank#}度,逆时针要旋转{#blank#}2{#/blank#}度.

32.

把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后,是第(  )幅图.

33.

把图形顺时针旋转90度后,是第(  )幅图.

34.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下面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是(   )
①某市中小学生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影视教育活动
②新华社设立“永远的丰碑”专题,介绍不同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
③北京设立“和平墙”,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④南京市开展“城市啄木鸟”活动,鼓励市民捕捉城市不文明的“害虫”





35.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下面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是(   )
①某市中小学生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影视教育活动
②新华社设立“永远的丰碑”专题,介绍不同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
③北京设立“和平墙”,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④南京市开展“城市啄木鸟”活动,鼓励市民捕捉城市不文明的“害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