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46248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探究大国崛起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引领)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1)根据材料一,举出近代欧洲影响“人心改变”的两个重要史实。
(革命浪潮)
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内战、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直至1688年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限制国外行政、司法等权利……18世纪中期,英国基本确立了以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近代民主制度……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三:

(2)结合材料二指出,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法案名称?英国确立的近代民主制度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的图片指出,英国崛起的这一重要因素是什么?
(改革图强)
材料四:

材料五:福泽谕吉,日本明治时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自幼学习汉字,受儒家思想熏陶。1860年,随幕府遣美使节团赴美访问,深受西方资产阶级近代文明影响。1861~1862年,随幕府遣欧使节团历访法、英、德、俄、荷兰、葡萄牙各国,广增见闻。1868年明治新政府成立后,他专心从事教育和著述,积极倡导文明开化,宣扬爱国、报国思想,主张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反对西方列强的压迫。
(3)材料四、五中两位历史人物的图片和资料简介分别反映了俄日两国历史转折的哪一重大事件?
(4)俄日两国的上述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虽然不同,但在性质和作用上有何相似之处?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什么感悟?
2.
战争与合作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国际格局的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法、美、德四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时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24.5
12
9.1
6
1913年
15
8
11
13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的新秩序是什么?
材料二:法西斯在全世界肆无忌惮的侵略和扩张给世界带来了灾难,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宣言,决心共同对法西斯作战……1944年第二战场开辟后,盟军东西配合,相互支援,使德军腹背受敌。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1945年5月8日,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摘编自《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材料二中为共同对抗法西斯,26国签署了什么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成立什么国际组织?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整个欧洲遭受了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导致了欧洲的整体衰落。不仅如此,欧洲还被苏联和美国划分为东西两大势力范围,……只有走联合之路。于是,从经济上的煤钢联合入手,启动了西欧的联合进程。
——《世界近代史》
(3)材料三中的“东西两大势力范围”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是什么?
据材料三,归纳促使西欧启动联合进程的主要因素。
材料四:1986年共同体的年民国生产总值高达2.6万亿美元,……共同体代表西欧,已成为西方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中的一足。
——《世界史•现代史编》
(4)对比材料二、三和材料四,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有何不同?
(5)材料四中“共同体”指的是哪一组织?
(6)综上所述,概括二战前后西欧国家间关系的不同影响。
3.
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伟人,用他们的事业缔造或充实了美国精神,也指导和启示着我们的成长。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由与独立",是华盛顿1783年留给他国家的遗产。读下列华盛顿写于1775年的信:我接受这个职位不仅能有利于我们共同的事业,还不会损害我个人的荣誉……我只能做到以下三件事:坚定地信仰我们事业的正义性;小心谨慎地经营这个事业;绝对地诚实。
(1)华盛顿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写出完整表达"自由与独立"愿望的美国文献。
材料二: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2)为什么说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三:罗斯福总统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曾处于恐惧之中
——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果断、大胆的采取了行动。
(3)材料三,八年前的恐惧指什么?罗斯福迅速、果断、大胆的采取了什么行动?与传统资本主义政策相比,罗斯福行动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4)这三位总统,不仅做出了伟大的事业,还有伟大的人格,你最敬重他们三个中的哪一位,为什么?

2.单选题(共6题)

4.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
A.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B.林肯当选总统
C.南方十几个州脱离联邦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5.
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他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三权分立学说后来成为哪部法律文献的制定准则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法典》
6.
在探究性学习中,王晓波同学总结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三国革命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性质
B.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C.都建立了共和制政体
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
7.
下图是一枚1893年美国发行的以哥伦布为主题的纪念邮票,此邮票发行的主要原因是
A.纪念哥伦布开辟了绕非洲大陆,前往印度的航路
B.纪念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C.纪念哥伦布完成了横渡大西洋、太平洋的航路
D.纪念哥伦布发现了非洲西南的好望角
8.
19世纪60年代,通过自上而下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日本、俄国
B.英国、法国
C.英国、西班牙
D.美国、法国
9.
下列图中的人物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其中一位与其他三位反抗的殖民统治者不同,他(她)是
A.B.C.D.

3.选择题(共17题)

10.
记载历史的年代,一般都说公元多少年或公元前多少年。“公元元年”是把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计算历史年代的第一年。现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纪年方法。这种通行的公元纪年与哪一宗教有关?(  )
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
11.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提到古希腊,就会涌起一种家园之感。”这是因为(    )
A.古希腊思想家开创了哲学B.古希腊文化在文艺复兴中得到了重生
C.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D.古希腊文化遗产保存得完好无损
12.
2004年8月,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雅典点燃。从历史上看,古代希腊是
A.东方文明发源地
B.游牧文明发源地
C.西方文明发源地
D.大河流域农业文明发源地
13.
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流和传播。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
A.印度人B.希腊人C.阿拉伯人D.罗马人
14.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从方形到球形,后来一次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这次航行是(  )
A.麦哲伦航行B.哥伦布航行C.达伽马航行D.迪亚士航行
15.
如下图反映了哪国的历史进程?(    )
A.英国B.俄国C.日本D.美国
16.
列宁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著作。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这本书”是指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共产党宣言》
17.
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B.都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是为了反抗殖民侵略D.都关系到美利坚民族的命运
18.
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我是一个加冕的华盛顿。”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不同于以往的封建帝王
②在民主法治建设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领导本国人民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
A.后起国家对老牌强国的超越B.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C.能源利用及动力、应用技术的革新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20.
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的是
A.蒸汽
B.煤炭
C.水能
D.电力
21.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说:“15至19世纪,(戈雷岛)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岛上简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材料揭示了
A.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局限性B.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
C.资本主义发展的野蛮性D.罗马帝国扩张的范围
22.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雄壮的《国际歌》创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纪念(   )
A.宪章运动B.德国工人运动C.巴黎公社D.《共产党宣言》发表
23.
“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是指(  )
A.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了市场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D.为资本主义发展掠夺了原料
24.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有
①改革前两国的社会性质都相同
②改革后两国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是自上而下地改革
④改革都不彻底
⑤改革都改变了两国社会性质
A.①②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5.
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的德国人是
A.牛顿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莱特兄弟
26.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及争夺,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水火不容
B.巴尔干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
C.帝国主义国家为各自利益相互勾结
D.帝国主义重分世界的矛盾日趋激烈

4.填空题(共1题)

27.
下列人物的生活经历,对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最能提供鼓励力量的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7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