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迪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8月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46245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诸侯”的产生与哪一制度有关?
材料二:

(2)材料二呈现的神奇商路是什么?开通这条商路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3)依据材料三,指出元朝时期我国出现民族大融合盛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元朝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统治,在政治制度方面有什么创新?
材料四:国家海洋战略发展研究所高之国博士认为: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了中国的兴衰荣辱与海洋密切相关:唐朝的繁荣、宋代的经济兴盛、明朝以后的“海禁”、清朝末期的挨打、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洋权益之争等无一不折射出海洋对于我们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
(4)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四中“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海上力量发展的高峰”指的是什么事件?
2.
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自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1)结合所学回答,李鸿章“一辈子”“勉强涂饰”、“裱糊”大清的用意何在?客观上说,他的“裱糊”活动并非完全“虚有其表”,这是为什么?
材料二:在这次上书中(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提出)皇帝仿效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
(2)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的“亚历山大二世和明治天皇”的“变法”分别指什么事件?后来在康有为推动下,皇帝终于“宣布变法”,这次变法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
材料四: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4)结合所学回答,催生中国企业1992年和2001年两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以来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3.
忘记战争,就意味着背叛和平。一直以来,人们不断反思战争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途径,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有关战争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中③是战国中的哪个国家?战国时期各国不断征战,战争在客观上也能促进东西方文明的融合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世界范围内促进东西方文明融合的战争事例。
材料二: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材料二中这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是指哪次战争?此次战争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
材料三:2016年12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到访的日本首相安倍共同参观了夏威夷亚利桑那号纪念馆,并一同向死者献花。在随后的讲话中,安倍对……事件中阵亡的美军战士和其他二战遇难者表示“衷心和永久的哀悼”,但没有道歉。安倍称美日同盟将“走向新高度”。
(3)材料三“……事件中阵亡的美军战士”中的“事件”指什么?这一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有何重大影响?
材料四:二战结束后,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
(4)根据材料四写出冷战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具体表现
(5)结合上面四则材料,谈谈如何维护“和平与发展”这一世界的发展趋势。

2.单选题(共8题)

4.
“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出自的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权利法案》
5.
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他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三权分立学说后来成为哪部法律文献的制定准则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法典》
6.
在探究性学习中,王晓波同学总结了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内容,三国革命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性质
B.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C.都建立了共和制政体
D.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
7.
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人们出门旅行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汽车
B.飞机
C.火车
D.飞艇
8.
下图是一枚1893年美国发行的以哥伦布为主题的纪念邮票,此邮票发行的主要原因是
A.纪念哥伦布开辟了绕非洲大陆,前往印度的航路
B.纪念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C.纪念哥伦布完成了横渡大西洋、太平洋的航路
D.纪念哥伦布发现了非洲西南的好望角
9.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
A.国王
B.骑士
C.教会和教皇
D.农民
10.
19世纪60年代,通过自上而下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日本、俄国
B.英国、法国
C.英国、西班牙
D.美国、法国
11.
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主要分为三大人种。形成人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不同的心理素质
B.不同的饮食习惯
C.不同的劳动方式
D.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3.选择题(共14题)

12.
2004年8月,奥运会的圣火在希腊雅典点燃。从历史上看,古代希腊是
A.东方文明发源地
B.游牧文明发源地
C.西方文明发源地
D.大河流域农业文明发源地
13.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B.文化巨人的学识勇气
C.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D.宗教改革
14.
(题文)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第一位诗人是
A.但丁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达·芬奇
15.
下图是一位少妇的肖像油画,她的神态恬静端庄,她“神秘的微笑”给人们以无限丰富的联想。它的作者是
A.荷马
B.但丁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16.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②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③巴黎公社建立
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17.
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B.都加速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是为了反抗殖民侵略D.都关系到美利坚民族的命运
18.
拿破仑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下列史实与他吻合的是
A.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为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C.带领军队横扫欧洲大陆,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D.滑铁卢战役之后,拿破仑开始走上政坛
19.
小明在参加“调查家乡工厂生产管理状况”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想追寻近代大工厂制度的产生过程。他应该查阅下列哪方面的资料
A.工业革命
B.殖民掠夺
C.海外贸易
D.资产阶级革命
20.
19世纪70年代,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的是
A.蒸汽
B.煤炭
C.水能
D.电力
21.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雄壮的《国际歌》创作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纪念(   )
A.宪章运动B.德国工人运动C.巴黎公社D.《共产党宣言》发表
22.
“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是指(  )
A.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金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了市场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D.为资本主义发展掠夺了原料
23.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同点有
①改革前两国的社会性质都相同
②改革后两国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③都是自上而下地改革
④改革都不彻底
⑤改革都改变了两国社会性质
A.①②④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24.
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的德国人是
A.牛顿
B.爱迪生
C.卡尔·本茨
D.莱特兄弟
25.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及争夺,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利益水火不容
B.巴尔干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
C.帝国主义国家为各自利益相互勾结
D.帝国主义重分世界的矛盾日趋激烈

4.填空题(共1题)

26.
下列人物的生活经历,对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最能提供鼓励力量的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