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进化论是生物学理论,在社会学层面,亦有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标志性人物的英国人赫伯特斯宾塞早在《物种起源》出版10多年前就提出了“适者生存”的概念,因此有人说达尔文应被称为“生物学斯宾塞主义者”。斯宾塞认为,物理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规律可以直接应用到人类事务上,他主张绝对的自由竞争,竞争的最终结果是要将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人淘汰掉。因此他强烈地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生活,反对国家帮助救济穷人。
事实上,达尔文也有自己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其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达尔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开始广为人知。达尔文在其著作中关于“开化民族”和“野蛮民族”的论述曾引起广泛批评。
正如英国学者彼得狄肯斯所言,达尔文的进化论确认发现了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的一些关键机制,但这些机制和人类社会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是对社会理论家和自然科学家的最大挑战。
材料:进化论是生物学理论,在社会学层面,亦有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被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标志性人物的英国人赫伯特斯宾塞早在《物种起源》出版10多年前就提出了“适者生存”的概念,因此有人说达尔文应被称为“生物学斯宾塞主义者”。斯宾塞认为,物理世界和自然世界的规律可以直接应用到人类事务上,他主张绝对的自由竞争,竞争的最终结果是要将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人淘汰掉。因此他强烈地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生活,反对国家帮助救济穷人。
事实上,达尔文也有自己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其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达尔文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开始广为人知。达尔文在其著作中关于“开化民族”和“野蛮民族”的论述曾引起广泛批评。
正如英国学者彼得狄肯斯所言,达尔文的进化论确认发现了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的一些关键机制,但这些机制和人类社会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是对社会理论家和自然科学家的最大挑战。
——摘编自丁大伟《进化论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
材料:针对北齐以来,“豪党兼并,户口租调,十亡六七”的情况,隋文帝进行了户籍管理改革。他制定了保闾制度,畿内以五家为保,设保长;五保为闾,设闾正;四闾为族,设族正。畿外保上为里,设里正;里上为党,设党长。由保长、闾正、族正、里正、党长等办理均田、征税与户籍。开皇五年(585年),进行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户口检查。在检查中,奖励人民互相举发。这次检查的结果,得到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为了进一步防止户口隐漏,高颎又建“输(租赋)籍(户籍)之法”,即将百姓应纳租税,依照每户财产状况,分别规定税额,登记在册籍内。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户籍改革的影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隋文帝进行户籍改革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户籍改革的影响。
3.
材料一:冷战时期,联合国维和行动在数量、规模以及任务授权上受到了较大限制。维和行动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停火、稳定战乱地区局势和为推动政治进程创造条件。维和人员不配备或只配备轻型武器,其作用主要是将敌对双方隔开,监督双方执行业已达成的停火协定。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数量与规模迅速扩大,其从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军事性维和,逐渐演变成担负军事和民事等多重任务。联合国维和行动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处理国家内部冲突和内战。而且,维和目的已经不仅仅限于通过军事干预手段防止冲突发生,更包括各种复杂的建设和平活动。联合国维和人员中除了军人以外,还包括警察以及人权、法律、民政、经济、新闻和人道主义等各种领域的专业人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前后联合国维和行动不同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数量与规模迅速扩大,其从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军事性维和,逐渐演变成担负军事和民事等多重任务。联合国维和行动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处理国家内部冲突和内战。而且,维和目的已经不仅仅限于通过军事干预手段防止冲突发生,更包括各种复杂的建设和平活动。联合国维和人员中除了军人以外,还包括警察以及人权、法律、民政、经济、新闻和人道主义等各种领域的专业人才。
——以上材料摘自庞森《走进联合国》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冷战结束前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前后联合国维和行动不同的主要原因。
4.
材料:黄炎培(1878-1965),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1918年8月20日,黄炎培在上海南市陆家浜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设木工、铁工、珐琅、纽扣四科,并附设工厂。后来又添设土木、留法勤工俭学、染织、师范、商业等科。学生实行半工半读。黄炎培亲订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办学方针和“敬业乐群”校训,并进一步明确说明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黄炎培是第一个提倡“增加生产从教育入手”的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黄炎培开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黄炎培开展职业教育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黄炎培开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2.单选题- (共8题)
5.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之间的权力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的分立。但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在逐渐扩张。这说明,美国
A.民主政治已走向破坏 |
B.共和政体面临挑战 |
C.分权制衡具有相对性 |
D.政权组织形式需调整 |
6.
1969年7月和9月,根据***提议,陈毅等人研究后向中央送交“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和“对目前形势的看法”两份研究报告,提出: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中,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据此可推断
A.中国意欲改善中美关系 |
B.世界呈现出三足鼎立局面 |
C.苏联阻挠中美关系发展 |
D.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
9.
有学者认为,尽管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但从本质上看它是封建制度内的自我调整,不能作为中国现代化的肇端。此观点认为,洋务运动
A.中体西用思想有进步性 |
B.是一场失败的自救运动 |
C.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
D.主观目的背离历史潮流 |
11.
苏格拉底不接受任何未经论证的东西,站在伟大的传统面前,没有任何敬畏之心,要把伟大的传统放在他的辩证法之上来衡量。这表明苏格拉底
A.倡导美德即知识思想 |
B.否定雅典的直接民主 |
C.开启雅典的精神觉醒 |
D.具有理性主义的精神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