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中国历史学者钱乘旦历史著作《西方那一片土》中,《古代希腊文化》一文里面介绍了很多古代希腊神话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希腊社会很多特点,其中有一神话故事情节如下:希腊神话中也有地狱,地狱虽黑但不恐怖,地狱之神叫哈德斯,他抢了一个女孩,女孩非常想念母亲,她母亲是谷神,就去求大神宙斯帮忙。宙斯心软了,就去向哈德斯说情,哈德斯不同意,后经过讨价还价,最后让女孩一半时间在地狱,一半时间回母亲身边。这样,当女孩回到母亲身边时,她的母亲心情愉快,于是人间就草木茂盛,春风秋阳;当女孩回到地狱时,她的母亲悲伤欲绝,人间也就寒风瑟瑟,冰天雪地了,四季就是这样形成的。
结合世界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故事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古代希腊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这一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故事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材料:在中国历史学者钱乘旦历史著作《西方那一片土》中,《古代希腊文化》一文里面介绍了很多古代希腊神话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希腊社会很多特点,其中有一神话故事情节如下:希腊神话中也有地狱,地狱虽黑但不恐怖,地狱之神叫哈德斯,他抢了一个女孩,女孩非常想念母亲,她母亲是谷神,就去求大神宙斯帮忙。宙斯心软了,就去向哈德斯说情,哈德斯不同意,后经过讨价还价,最后让女孩一半时间在地狱,一半时间回母亲身边。这样,当女孩回到母亲身边时,她的母亲心情愉快,于是人间就草木茂盛,春风秋阳;当女孩回到地狱时,她的母亲悲伤欲绝,人间也就寒风瑟瑟,冰天雪地了,四季就是这样形成的。
结合世界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故事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古代希腊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这一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故事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世纪60年代初以来)厘金(清政府的一种商业税)可以由清朝任何一个收费关卡收取,而关卡的数目没有限制,以至于在航道上运送一批特定物资时,所需支付厘金总金额没有一个上限(19世纪末)大清帝国政府已经批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国内和国际交易中取消厘金制度。该项提案已得到皇帝的首肯,而由盛宣怀和他在海关赋税委员会的同僚并伙同(两江和湖广)两位总督共同拟就的联名陈情书,也已经上呈给皇帝……此后(20世纪初),收取厘金的岗站数目不得再行增加,而整个内陆航运系统,将由帝国海关统一管理,这就是说,需要将它交在业务熟练、为人诚实的欧洲人管理之下,清朝会增收对外贸易中的税款……我们将有理由相信,整个大清帝国的贸易将会得到扩展,而清国也会在财政上快速地跻身一个相对便利的优势地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厘金制度改革的影响。
材料 (19世纪60年代初以来)厘金(清政府的一种商业税)可以由清朝任何一个收费关卡收取,而关卡的数目没有限制,以至于在航道上运送一批特定物资时,所需支付厘金总金额没有一个上限(19世纪末)大清帝国政府已经批准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国内和国际交易中取消厘金制度。该项提案已得到皇帝的首肯,而由盛宣怀和他在海关赋税委员会的同僚并伙同(两江和湖广)两位总督共同拟就的联名陈情书,也已经上呈给皇帝……此后(20世纪初),收取厘金的岗站数目不得再行增加,而整个内陆航运系统,将由帝国海关统一管理,这就是说,需要将它交在业务熟练、为人诚实的欧洲人管理之下,清朝会增收对外贸易中的税款……我们将有理由相信,整个大清帝国的贸易将会得到扩展,而清国也会在财政上快速地跻身一个相对便利的优势地位。
——摘编自(英)《泰晤士报》载《清国的厘金制度改革》(1902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政府厘金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政府厘金制度改革的影响。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甘地”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其内涵是多方面的: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父、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等。阅读材料:
材料一 纺车是甘地经济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纺纱,用纺纱改变心灵,用纺车抵御西方经济的侵蚀,促进民族经济的和谐发展,“其他诸如铁路、电报、律师、医生等等都必须丢开”。泰戈尔对甘地痴迷于纺车的观念完全无法接受,“纺轮并不要求人思考;人们只是简单地、不停地转动古人发明的轮子,使用最少的判断力和耐力。”经济学家阿马蒂森后来特意做了调查研究,从经济的角度证明泰戈尔是对的。手工纺纱只有在政府发放大量补贴的情况下才可能存在。甘地的纺车只有符号意义,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甘地成功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的历史贡献。
“甘地”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其内涵是多方面的: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父、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等。阅读材料:
材料一 纺车是甘地经济思想的核心。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纺纱,用纺纱改变心灵,用纺车抵御西方经济的侵蚀,促进民族经济的和谐发展,“其他诸如铁路、电报、律师、医生等等都必须丢开”。泰戈尔对甘地痴迷于纺车的观念完全无法接受,“纺轮并不要求人思考;人们只是简单地、不停地转动古人发明的轮子,使用最少的判断力和耐力。”经济学家阿马蒂森后来特意做了调查研究,从经济的角度证明泰戈尔是对的。手工纺纱只有在政府发放大量补贴的情况下才可能存在。甘地的纺车只有符号意义,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
——梁捷《甘地:在苦行与政治之间》
材料二 甘地有极高的表演天赋,赤裸上身,腰上系一块土布,坐在一架小纺车面前,素食、禁欲、静修,他用东方元素装扮一身来吸引西方人。他也善于利用媒体,除了使自己在媒体上大放异彩外,每一次非暴力行动都会由媒体来放大效应。因此,历史学家约翰逊说:“甘地的全部事业证明了英国统治并非压迫性统治,他只能在英国自由主义的保护下兴风作浪。”——莫枫《被夸大的甘地》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甘地的纺车”的作用,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甘地成功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的历史贡献。
2.单选题- (共29题)
5.
1917年至1919年,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儿。1919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
B.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
C.一战暴露资本主义侵略争霸本质 |
D.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6.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于是,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两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对下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业1.0时期,开创了以机器代替人工的工业浪潮 |
B.依赖工业2.0创造的生产力,英美法等国成为工业国 |
C.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工业3.0时代的到来 |
D.工业4.0为众多制造业创造更多增值和盈利的机会 |
7.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同时又认为“我们不能确定地知道诸神的存在及其本质,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神的崇拜”。这反映了雅典人
A.理性与原始蒙昧并存 |
B.不能摆脱宗教的精神束缚 |
C.挑战正统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
D.民主政治促成了自我意识的膨胀 |
8.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
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
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
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
9.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称:“中国的书写文体,一向是上层阶级借以独享中国文化成果并维护其社会统治地位的工具之一,文体改革以及改革后可能办到的普及识字便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为此
A.维新派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
B.维新派主张社会改良力图救亡图存 |
C.激进派提倡新文学注重思想启蒙 |
D.激进派发动文学革命批判复古思潮 |
10.
诗人歌德说:“《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最纤细动人的地步。”这表明《唐璜》
A.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
B.激烈批判了自由主义 |
C.具有浓郁的反思理性社会的特点 |
D.深刻影响了启蒙运动 |
11.
“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
12.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
B.知识即美德 |
C.人非工具 |
D.开明专制 |
13.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新旧两个时代的中间环节、中间阶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新旧时代”都是指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
B.两个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 |
C.两个时期的文化繁荣都为新兴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 |
D.两个时期经济都有所进步,尤其是工商业得到发展 |
14.
“他教导人们,每一个信仰者可以说是他自己的牧师,一个人必须作为一个独立、单个、自由的人去争取上帝的仁慈恩典,他只承认《圣经》是上帝的话语。”这里的“他”
A.主张民主共和 |
B.提倡信仰自由 |
C.否定教会权威 |
D.倡导人民主权 |
15.
(题文)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共同作用是( )
A.“因信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 |
B.打破了教会的精神枷锁 |
C.为“理性天国”描绘了理想蓝图 |
D.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
16.
2017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来华访问期间,观赏了《梨园春苗》《美猴王》《贵妃醉酒》三个精彩京剧剧目.下列有关“国粹”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同治年间徽班进京 |
B.乾隆末年开始形成 |
C.道光年间逐渐成熟 |
D.民国初年走向世界 |
17.
根据北宋画家郭熙的见解整理成的《林泉高致》一书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该认识反映其艺术追求是
A.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
C.传达自然的生命状态以感染观者 | D.逼真描绘四季山水不同特征 |
19.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
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 |
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
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 |
20.
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这是向上帝创造万物论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向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剿的顽固堡垒。据此可知,生物进化论
A.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
B.揭开了反对封建神学的序幕 |
C.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
D.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 |
21.
1875年,总理衙门官员郭嵩焘认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法”。这一观点
A.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
B.批评了师夷长技的认知缺陷 |
C.反思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
D.提出了变革政治的迫切要求 |
22.
明代以前,“富强”一词指富足而强盛,常含有贬义;l9世纪40至60年代常用来描述外国国力强大,开始获得正面意义;19世纪60至80年代,许多人主张以“富强”为中国的目标。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想 |
B.向西方学习已超越器物层面 |
C.“开眼看世界”成效显著 |
D.天朝上国的观念不断瓦解 |
23.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李鸿章 |
B.郑观应 |
C.康有为 |
D.陈独秀 |
25.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 |
B.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
C.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 |
D.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 |
26.
“他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向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他只想让人们记住他是一个凡人,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材料中“他”
A.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B.是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的核心 |
C.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
D.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27.
2015年是***同志诞辰122周年,回顾***提出的下列理论与观点,其先后顺序应该是
①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①新中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④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A.③②①④ |
B.③④②① |
C.②③④① |
D.③②④① |
28.
图为《1949—2002年我国平均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统计图》。结合所学,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建国以来我国各级学校学生总人数保持逐年持续递增 |
B.《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推动了四五十年代教育的起步 |
C.高考制度的废止及其恢复在教育领域里没有产生影响 |
D.“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
29.
中国科技政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国防建设战略阶段(1949—1977年)经济建设战略阶段(1978—1994年)科教兴国战略阶段(1995—2005年)和创新型国家战略阶段(2006年至今)。在第三阶段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
D.“神舟五号”进入太空 |
30.
托马斯·杰斐逊曾表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材料表明杰斐逊倡导
A.公平正义 |
B.三权分立 |
C.法律至上 |
D.人民主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