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练习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0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9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土改基础上的继续和发展。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强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但不得没收“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所有应加没收和征收的土地,在当地解放以后,如以出卖、出典、赠送或其他方式转移分散者,一律无效”;在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度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改期间地方政府组织了人民法庭,依法惩办一切违抗或破坏土地改革法令的罪犯。新区土改于1952年基本结束,据统计,约有三亿农业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改,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约占农业人口的60—70%,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0%左右。

——摘编自李良玉《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顺利推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意义。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社鲁门在就职演说中,着重阐述了第四点计划,即对亚、非、拉美不发达地区实行经济技术援助,以达到在政治上控制这些地区的目的,它又被称为“开发落后区域计划”。该计划出笼后,伊朗成为美国实施该计划的第一个国家,美国资本随之大量涌入伊朗。乘英国与伊拉克关系紧张之际,美国石油财团竭力挤进伊拉克,扩大在伊开采权。通过实施“第四点计划”,美国进一步笼络伊拉克,向它提供军事援助。在“第四点计划”下,美国打着援助不发达地区的旗号,以抵制共产主义扩张为名,行蚕食老殖民帝国势力范围之实,除了与苏联接壤或接近的国家外,中东诸多国家同祥受到“第四点计划”的冲击。美国通过政治与军事控制,独霸着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以此为契机,美国石油垄断资本获得了惊人的发展。1939年美国在中东石油开采额中所占的比例为13.1%,1956年则增加到65%,而英国则由1939年的80%下降到1956年的30%。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第四点计划”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知识,评述美国的“第四点计划”。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墨子是中国第一位集思想与实践于一身的造物设计家,其“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中包含的是宽广与博大、心系万民忧乐、情牵苍生疾苦的情怀。张岱年教授曾指出:“墨家的自然科学研究从属于墨子的‘为天下兴除利害’的最高宗旨。”墨子发明的工具主要集中在几何学、力学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如桔槔这种汲水工具虽简单,但它使劳动人民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相应地促进了古代中国的科技进步。墨子始终保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重视对技术精益求精,以造福社会。在墨子看来,社会消费应以保持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限,主张“去无用之务”,是“天下之大利”。如出行造车方面,只要能“完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即可。他的造物思想不是针对某个具体器物或者事件,而是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造物的目的是器物都要恰当地配合当时的社会生产实践。特别重要的是,墨子在将上述制造技术传授给他人的同时,还著书立说,使之传至后世。

——摘编自王凯、唐亚华《工匠精神的境界——从鲁班、墨子、庄子谈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墨子工匠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墨子工匠精神的影响。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李世民颁发了《唐律·仪制令》,其中一条规定:“凡行路巷街。戏避贵,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后来依据这些原则衍生出一些具体条款:“不得在街市走马”、“不得在人众中走马”的规定,后世演化成为“限达”和“人车分流”等现代交通规定;“以船载客,需事先订价,不得超载”的规定,在现代演化成为“禁止超载”的规定;“不得在中流索价”的规定,演化成为保护乘客交易安全的现代条款。此外,唐代对交通违法的处理十分严厉,《唐律杂律》中亦载:“诸违令者,笞五十,别式减一等。”由此可见,在唐代,我国的交通管理立法原则已经和现令相差无几。
材料二 罗马帝国的道路多为军备所设置,骑士们上马首先要从左侧进行,左侧路基会稍高些便于上马,所以演变成为骑士“靠左走”。罗马帝国对外扩张将“靠左走”的“交通规则”带到了整个欧洲。在1300年,罗马教皇卜尼法八世宣称“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时他还规定,来罗马朝圣者需要靠左侧行走。欧洲的贵族仍大多保持靠左行走的习惯,而农民在赶车挥鞭之时,坐在左边更顺手些,所以更多地选择从下面行驶。欧洲在18世纪中期以前没有明确的交通法律,主要依靠的是欧洲各国的习惯。

——以上材料摘编自《道路交道规则起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交通法规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西方交通法规特点不同的原因并说明对中西方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共6题)

5.
罗马《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对贵族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斗争并没有因此而终止。这法律的颁布
A.推动了罗马立法工作的开展
B.加速了罗马奴隶制的瓦解
C.推动了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
D.废除了罗马的债务奴隶制
6.
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A.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B.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
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
7.
下图为东汉酿酒画像砖拓片,图中除了劳作的诸人外,右上角另有一人,宽袍大袖,与其他几人紧身窄袖的装束不同,坐于一侧,似为监视劳作,上有仓房。据此,图中描绘的应为
A.酿酒源于东汉的史实
B.世代相袭的匠户制度
C.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
D.豪强地主的酿酒作坊
8.
据统计,18世纪末在英国900家棉纺厂中,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
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工业化促使分工越来越细致
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9.
1873年,陈启源在南海县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南海知县以“有伤风化”“夺民生业”为由进行查封。1887年,清政府承认该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准其照旧开设。据此可知
A.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发生变化
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走出困境
C.晚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斗争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10.
18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召集了一批知识分子编撰了一部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百科全书》。当局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这说明
A.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B.百科全书派都是唯物主义者
C.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
D.百科全书集启蒙运动之大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