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074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4/8

1.简答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1929-1946
年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材料分析题(共2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道德家们将中国声消苗绘为一个大家庭,他们的家庭价值观念延伸到社会领域。像朝廷一样,中国的家庭也是等级森严、父权至上和专断独裁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并且将家庭的领导地位传给长子。国家将对祖先的崇敬作为儒家礼教的内容加以推广,子女的孝道是家庭价值的基石。中国家庭的社会,据推测,已扩展成一个父系血缘群体,如宗族。在家庭内部,儒家的道德标准是妇女要服从男子的权威。中国的父母们重男轻女,女孩被家庭看作社会和经济的负担。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在14世纪末24世纪初,近代学校的创办实际上表明政府已经取代家庭承担教育的责任。因此,当国家干涉家庭关系时,家族社会的政治支撑也就土崩瓦解了。在晚清和早期共和时代的新法典中,已承认个人不可剥夺的权利、男女平等、妇女的财产继承权等。外国商品的涌入和1895年以后外国人在中国设厂生产方面享有特权,给国内手工业和农业经济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被剥夺饭碗的手工业者和农民离开家乡进城谋生,同时也摆脱了家族和家庭对他们的控制,旧的家庭关系瓦解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家庭关系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试析为什么明清两朝“加在女性身上的父权权威大概比中国任何时期都要严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晚清家族社会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
(3)近代家族关系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现代化模式的什么特点?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他从中国历代赋税制度(主要针对农业)改革历程中总结出的一条历史规律。以清华大学的秦晖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学者把这一规律称为“黄宗羲定律”。
现代有学者把“黄宗羲定律”用公式表示,即:
两税法=租庸调+杂派王安石免役钱法=两税法+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一条鞭法=王安石税法+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祖庸调+杂派+杂派+杂派倪元璐税法=一条鞭法+杂派=王安石税法+杂派+杂派=两税法+杂派+杂派+杂派=租庸调+杂派+杂派+杂派十杂派…
会式:bn=a+nx(bn为经过n次改制之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说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定律”反映的问题,试析共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税制改革的认识?

3.单选题(共8题)

4.
在“相互封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和损人利已的社会风气中,欧洲的经济不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1945年以后,莫内、斯佩克和哈尔斯坦等“新一代欧洲人”决心创造能免蹈覆辙的新的经济结构。创造“新的经济结构”主要是指
A.国家干预经济机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D.欧洲一体化
5.
下表(数据来源:杨国昌著《当代世界经济棍论》)所反映现象的合理推论是美国进出口美国进出口贸路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
A.促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休系
B.强化了美国对西欧和日本的同盟关系
C.经济多极化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
D.加速欧共体变成经济兼政治性质的组织
6.
17世纪晚期的传教士估计,仅上海就有20万织布工人和60万提供纱线的纺织工人。广东等地的丝织、陶瓷业还主动灵活地调整产品结构,开发了专供海外市场的“粤缎”“粤纱”等。此史料印证了
A.沿海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分工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兴盛
C.海外贸易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
D.东南沿海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7.
六朝商人诗只及富商,无视中小商人的存在;心羡商人财富,以欣赏的笔触述商人寻花问柳.唐代商人诗既写富商,也写中小商人,对中小商人,则重在同情.此现象表明当时
A.抑制商业政策趋于严密
B.豪门世族地位日益攀升
C.政府放松对商业的控制
D.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8.
明朝末年,西班牙占据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背景是
A.自由贸易的盛行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世界市场的形成
9.
下图是中国1872~1911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结合所学判断,出现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A.政府统一货币且实行关税自主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
10.
1986年8月,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港时高兴地说:“人还是这些人,地还是这块地,一改革,效率就上来了。这无非是给了你们权,……你们有了权,有了钱,情况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变化”实际上是基于港口管理体制突破了
A.“以政代企,政企不分”的模式
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模式
C.“自主经营,简政放权”的模式
D.“政企分开,自负盈亏”的模式
11.
近代中国某思想家提出:“《春秋》张三世之义也。治天下者有三世:一曰多君为政之世,二曰一君为政之世,三曰民为政之世。……大地之事事物物,皆由简而进于繁……既有民政,而旋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这一思想家应是
A.魏源B.张之洞
C.康有为D.陈独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