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
(3)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雅典民主制,美国联邦制的优点。
材料一 古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所以,政事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
材料二 纵观英国历史,特别是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英国社会在作出了种种探索和尝试后,最终选择了这种保留王权形式的资产阶级代议政体——君主立宪制。……尽管在君主立宪制度下,英王仍然是终身和世袭的国家元首,享有宪法赋予的法律上或形式上的巨大权力,但是这种政体下的国王是“统而不治”“临朝不理政”。宪法在赋予权力的同时,对王权的行使也加以了种种限制。通过一系列法案的颁布,逐渐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丁翌《试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材料三 1787年,美国制宪并创造了联邦制度。……美国之所以拒绝采用雅典城邦制,正是因为小国寡民更容易通过行使他们的“主权”而实现“多数人的暴政”。——张千帆《主权与分权》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是如何实现“议会至上”的。
(3)结合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相对于雅典民主制,美国联邦制的优点。
2.
请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而且第一步时间是相当的长,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
(1)材料一中***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依据是什么?其实践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外国经验”指的是什么?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对比材料二中“路线”与“道路”在后来实践中的不同?
材料一 “中国的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而且第一步时间是相当的长,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
——***《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 “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一九五六年提出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1960年进行十年总结时提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讲话
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依据是什么?其实践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外国经验”指的是什么?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实,对比材料二中“路线”与“道路”在后来实践中的不同?
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合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含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合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
(2)根据材料二,分别说明SAT和ACT设立的初衷,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由其什么政治制度决定的?
材料一 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合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含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合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
——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育》
材料二 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年,林奎斯特教授认为SAT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1960年ACT正式作为一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被高校使用。当今,SAT和ACT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摘编自康乃美等《中外考试比较》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是如何加强宋代的考试制度的?分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别说明SAT和ACT设立的初衷,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由其什么政治制度决定的?
2.选择题- (共2题)
3.单选题- (共31题)
6.
从1789年到1875年的80多年间,法国一共出现了两个王朝,两个帝国,三个共和国,平均每11年变更一次政权,一共通过了12部宪法,最终“一票共和”。这种现象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
8.
下表为1928-1930年我党工人和农民党员占全体党员比例的情况。这一情况说明,这一时期


A.苏维埃政府得到农民的拥护 |
B.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
C.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
D.革命的领导阶级已经发生变化 |
9.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抗日战争 |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抗美援朝战争 |
10.
1931年8月26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的决议》高度评价、赞扬了以***、朱德为代表的工农红军斗争策略,指出“中国共产党必须推广(***)良好经验”。材料中的“良好经验”是指
A.发动城市工人武装暴动 |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
C.领导红军实行战略转移 |
D.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日 |
12.
19世纪末,彼得堡己拥有120万人口,莫斯科居民也超过100万。20世纪初叶,垄断组织已成为俄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现象。另一方面,俄国还保留着大量半农奴制的土地占有制,农民小商品生产、宗法式的封建主义的经济形式普遍存在于农村。这说明十月革命
A.是使俄国摆脱落后农奴制的必由之路 |
B.首先发生在城市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
C.是俄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
D.为工农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3.
凡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都不会失败,巴黎公社革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所以巴黎公社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以上表述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
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
14.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国际工人运动第一个战斗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性文献是
A.《独立宣言》 |
B.《人权宣言》 |
C.《共产党宣言》 |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15.
下列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A.中国人民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B.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 |
D.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
17.
建国初,张治中将军曾对***主席说:“从过去的教训看,我们的新中国最好既不依靠美国,也不要依附于苏联。”新中国初期,我们却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这主要是因为
A.民主革命时期苏联曾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 |
B.美国是帝国主义国家 |
C.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
D.使新中国在建国初巩固政权、捍卫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被孤立 |
18.
***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 B.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
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 D.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 |
20.
法国总统戴高乐曾经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美国不是欧洲的一部分”出现这一声音的原因是
A.加强内部联合发展经济 |
B.摆脱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局面 |
C.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 |
D.迫使美国改受对欧政策 |
21.
唐朝人记载,陆羽作《茶经》“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作者意在说明
A.《茶经》促进中外茶文化的交流 |
B.唐朝制茶技术的成熟完备 |
C.《茶经》推动了饮茶风气的盛行 |
D.唐朝茶道文化的历史悠久 |
22.
司马迁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
C.以农为本 |
D.重农抑商 |
23.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为表示这个兵工厂是湘军内部的一个兵工厂,湘军并没有全国视野,只是一支地方武装,曾国藩绞尽脑汁地在名称中加了个“内”字,取名为安庆内军械所。“内”字的添加反映出
A.洋务派缺乏走向世界的意识 |
B.洋务企业生产与市场相分离 |
C.清政府对汉族官僚心存猜忌 |
D.曾国藩对西学认识上的局限 |
24.
下表是“1843-1850年广州、上海生丝出口统计表”,单位(包)。据此推知


A.江南地区仍然是中国丝织业的中心 |
B.中国完全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中国生丝在国际市场取得竞争优势 |
D.太平天国运动抑制了广州生丝出口 |
27.
网易新闻:尽管30年多过去了,但很多人仍习惯说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邓小平,我现在还是个泥瓦匠”,“如果没有邓小平,我现在还是赤脚医生……”话里的身份可以无尽地更替,不变的是话中的追忆、感激。这里所说的“追记、感激”主要是针对
A.邓小平改革开放决策的肯定 |
B.真理标准大讨论的肯定 |
C.邓小平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肯定 |
D.邓小平主持恢复高考制度的肯定 |
28.
《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上、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
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 |
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
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
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
30.
有人这样评价一部先秦文学著作:“其民歌部分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它推动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而不是把文学堪称流连光景、消遣闲情的东西”。该著作是
A.《诗经》 |
B.《离骚》 |
C.《春秋》 |
D.《山海经》 |
31.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誉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是因为书中提出的太阳中心说
A.否定了《圣经》和上帝 |
B.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
C.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
D.确立了人类新的正确的宇宙观 |
32.
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
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 |
C.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D.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
33.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D.“师夷长技以自强” |
34.
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A.治史注重经世致用 |
B.迈出了向西方学习器物的进程 |
C.对鸦片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
D.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35.
1924年孙中山曾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我现在就是用民生二字,来讲外国近百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个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这表明孙中山
A.改变了阶级立场 | B.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
C.发展了革命思想 | D.放弃了三民主义思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选择题:(2道)
单选题:(3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