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无锡一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597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大分岔:中国、欧洲与现代世界经济的形成》

材料三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
2.
工业文明的产生,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在此背景下,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二:世界贸易总额

材料三: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上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中国近代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请看下表:
材料四: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姻情况
新式婚姻情况
1.父母之命、煤妁之言
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
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
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
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
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3分)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西方的工业文明给近代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4分)
(3)依据材料四指出民国初年的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有何进步之处?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5分)
3.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近代百年的上海史就是一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缩影。下列三幅图代表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云集上海的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

图一:成立于1864年的英商上海总会

图二:建立于1865年的江南制造总局

图三:1863年的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中国社会哪几种性质的近代工业?(3分)
(2)简要分析这三类企业形成的各自背景,并评价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9分)
(3)试分析这三类不同性质的企业在此时云集上海的原因。(2分)

2.单选题(共6题)

4.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5.
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
A.促进了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遭到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往来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
6.
阅读下列不同时代生产发展速度的数据表,它深刻的揭示出
时代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信息时代
生产力发展的平均速度
每万年提高1%
每百年提高4%
每年提高3%左右
每年提高10%左右
 
A.人类文明分成四个阶段B.社会生产力匀速上升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生产发展存在平均速度
7.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确立
C.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D.开始出现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8.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9.
下图所显示的时代内容是
A.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
B.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C.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D.当时人们已经重视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3.选择题(共5题)

10.计算:
11.计算:
12.将直线y=x+4沿y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经过第{#blank#}1{#/blank#}象限.
13.

先化简,再求值:

﹣a2b+(3ab2﹣a2b)﹣2(2ab2﹣a2b),其中a、b满足|a+1|+(b+2)2=0.

14.

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为 6π 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blank#}1{#/blank#} c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