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发表于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早期的科幻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尼摩船长是印度的达卡王子。在领导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后,他到一座荒岛上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并用海水中的钠制造出了万能的电力,为潜水艇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船上还有一座图书馆,放满了各种语言的科学、伦理学、文学等书籍。尼摩驾驶潜水艇带领船员,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吃穿用度皆取自于海洋。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他们一路上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奇异景象,又以惊人的冷静和毅力战胜了冰山封路、章鱼围攻、敌舰偷袭等险情。他们将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民众,还利用鹦鹉螺号攻击英国军舰,科幻小说的内容反映了作者对人类社会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从材料中提炼出作者的一项认识,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信息和相关史实,史论结合)
材料 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发表于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早期的科幻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尼摩船长是印度的达卡王子。在领导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后,他到一座荒岛上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水艇,并用海水中的钠制造出了万能的电力,为潜水艇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船上还有一座图书馆,放满了各种语言的科学、伦理学、文学等书籍。尼摩驾驶潜水艇带领船员,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吃穿用度皆取自于海洋。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他们一路上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奇异景象,又以惊人的冷静和毅力战胜了冰山封路、章鱼围攻、敌舰偷袭等险情。他们将在海底打捞获得的巨额财富援助那些被压迫的民族和穷苦民众,还利用鹦鹉螺号攻击英国军舰,科幻小说的内容反映了作者对人类社会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从材料中提炼出作者的一项认识,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信息和相关史实,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 (共3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十月革命前,俄国货币发行的总趋势是金本位制的不断破产并最终遭到失败:1921年《关于经济政策的提纲》中指出:“恢复我国的货币流通现在成为经济问题的中心,在币值急剧下降的情况下谈不上合理经营和使经济赢利,谈不上正常的预算”。《关于经济工作问题的指令》中指出,“责成财政人民委员部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来减少,然后再完全停止纸币的发行,并在金本位制基础上恢复正常的货币流通。必须坚定不移地用税收取代纸币的发行,不得有丝毫拖拉”。至此,在列宁的指示下,货币改革酝酿展开:1922年货币改革全面展开,苏联流通市场逐渐形成了切尔文券(含金量为每单位7.4234克)等多币并行的局面。币制虽然比较混乱,但这种渐进过渡式的改革却能减少币制改革所引起的经济动荡,实现了对多年通货膨胀形成之积弊的冷处理、缓慢消化和分解吸收。1925年货币改革基本完成。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1922—1924年苏联货币改革成功的原因。
材料 十月革命前,俄国货币发行的总趋势是金本位制的不断破产并最终遭到失败:1921年《关于经济政策的提纲》中指出:“恢复我国的货币流通现在成为经济问题的中心,在币值急剧下降的情况下谈不上合理经营和使经济赢利,谈不上正常的预算”。《关于经济工作问题的指令》中指出,“责成财政人民委员部以最大的努力和最快的速度来减少,然后再完全停止纸币的发行,并在金本位制基础上恢复正常的货币流通。必须坚定不移地用税收取代纸币的发行,不得有丝毫拖拉”。至此,在列宁的指示下,货币改革酝酿展开:1922年货币改革全面展开,苏联流通市场逐渐形成了切尔文券(含金量为每单位7.4234克)等多币并行的局面。币制虽然比较混乱,但这种渐进过渡式的改革却能减少币制改革所引起的经济动荡,实现了对多年通货膨胀形成之积弊的冷处理、缓慢消化和分解吸收。1925年货币改革基本完成。
——摘编自《苏联1922—1924年的货币改革:回顾与评价》
(1)根据材料,指出1922—1924年苏联货币改革的目标。(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1922—1924年苏联货币改革成功的原因。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面对法西斯的猖獗,西方许多保守人士都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德苏之间开战,一举将两个产生祸害的力量削弱。于是西方政府迟迟不愿与苏联协商,甚至到了1938—1939年间,各国依然不改对苏联的狐疑。这迫使1934年以来便与西方站在同一阵线,坚定带头反对希特勒的斯大林深恐自己落入单独对付希特勒的泥淖之中,在1939年8月与德国签下了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希望依此条约置身事外,坐观德国与西方各国相斗,苏联也可以根据条约取回自革命后失去的一大片西部领土。美国的重心在太平洋地区以及美洲,欧洲的局势与它实在没有什么重大关系。……要不是珍珠港事变,以及希特勒对美宣战,美国自始至终必将置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行为。
材料 面对法西斯的猖獗,西方许多保守人士都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德苏之间开战,一举将两个产生祸害的力量削弱。于是西方政府迟迟不愿与苏联协商,甚至到了1938—1939年间,各国依然不改对苏联的狐疑。这迫使1934年以来便与西方站在同一阵线,坚定带头反对希特勒的斯大林深恐自己落入单独对付希特勒的泥淖之中,在1939年8月与德国签下了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希望依此条约置身事外,坐观德国与西方各国相斗,苏联也可以根据条约取回自革命后失去的一大片西部领土。美国的重心在太平洋地区以及美洲,欧洲的局势与它实在没有什么重大关系。……要不是珍珠港事变,以及希特勒对美宣战,美国自始至终必将置身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外。
——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极端的年代1914~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前法西斯势力猖獗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行为。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寇准,北宋政治家。1004年辽军南下入侵,北宋大多数官员主张妥协避战,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并直言:“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为消除妥协派对真宗的影响,寇准将妥协派调到前线作战。为击退辽军,寇准派人前往前线侦察情况,并制定了一套抗敌方略:一面调天雄军步骑万人,驻守贝州;另一方面招募民兵,深入敌后,袭击敌人据点兼以报告敌情。并规定:河北民兵杀敌,所在官军应给以声援;民兵中有杀敌立功者,同样给予奖赏。寇准还派人携带钱物慰劳河北驻军,并出银30万两用来收购军粮,充实军资。在寇准的督促和陪同下,真宗前往澶州视察军情,鼓舞了军民士气。然宋真宗始终有议和之心,寇准虽始终反对,但最终被迫放弃主战的主张。后来宋辽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澶渊之盟的影响。
材料 寇准,北宋政治家。1004年辽军南下入侵,北宋大多数官员主张妥协避战,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并直言:“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为消除妥协派对真宗的影响,寇准将妥协派调到前线作战。为击退辽军,寇准派人前往前线侦察情况,并制定了一套抗敌方略:一面调天雄军步骑万人,驻守贝州;另一方面招募民兵,深入敌后,袭击敌人据点兼以报告敌情。并规定:河北民兵杀敌,所在官军应给以声援;民兵中有杀敌立功者,同样给予奖赏。寇准还派人携带钱物慰劳河北驻军,并出银30万两用来收购军粮,充实军资。在寇准的督促和陪同下,真宗前往澶州视察军情,鼓舞了军民士气。然宋真宗始终有议和之心,寇准虽始终反对,但最终被迫放弃主战的主张。后来宋辽订立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
——据郭玮《寇准与澶渊之役》等
(1)根据材料,简述寇准在澶州之战中的贡献。(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澶渊之盟的影响。
3.单选题- (共10题)
5.
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
A.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 |
B.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 |
C.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
D.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
6.
十月革命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高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地位,开始承认工会的地位和工会活动的合法化,并禁止雇用童工,取缔血汗工厂;左翼政治力量快速发展,甚至上台执政并推行某些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这些改变说明
A.十月革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
B.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重威胁 |
C.西方国家借鉴苏俄实行改革 |
D.工人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7.
2018年11月25日,欧盟27国领导人正式通过了此前与英国达成的“脱欧”协议,对此,欧盟委员会主席称,这是“悲伤的一天”。这说明英国“脱欧”
A.使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受挫 |
B.导致了欧元货币体系分裂 |
C.引发了欧盟成员国的矛盾 |
D.不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
8.
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抑商政策的松动 |
B.生产方式的革新 |
C.田庄经济的兴起 |
D.社会经济的转型 |
9.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
A.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
B.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
C.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
D.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
10.
宋子文认为通货膨胀的威胁已经过去,因此不再拍卖敌伪财产;另一方面,继承敌人的统制体系,要造成化公为私的国营企业,其中最大的便是中纺与中蚕。这
A.激化了国民政府与民众的矛盾 |
B.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新生 |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D.为抗日战争提供物质基础 |
11.
1988年,我国放开了物价管制,除少数重要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放开后各地物价上涨很快,并最终演化成抢购风潮。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合中国 |
B.人民物质需求未得到满足 |
C.体制转型中矛盾的复杂性 |
D.生产关系调整出现了失误 |
12.
下表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人格意识的比较。
出现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
作品名称 | 主人公呈现出的人格意识 |
《罗密欧与朱丽叶》 | 热情、奔放,追求世俗生活、信奉爱情至上,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含蓄、深沉、重整体、尚人伦,有着依附人格意识。 |
出现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
A.人格个性特征 |
B.文化心理态度 |
C.男女社会地位 |
D.道德伦理观念 |
13.
从11世纪末开始,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学习和采用罗马法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
A.适应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
B.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
C.表明天主教会的权威被打破 |
D.说明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