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589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2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 北魏短暂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北周统治集团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起府兵制度。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周武帝宇文邕时,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士兵最初由豪强子弟充任,后以平民子弟为主。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府兵制的确立是北周军制的重大改革,周武帝死后,北周大权落入外戚杨坚手中。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府兵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府兵制度改革的主要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英国中等妇女是最受社会约束的阶层,她们也最先起来进行斗争。“妇女选举权全国联盟”等妇女组织先后以各种方式进行斗争以争取普选权,但英国政府视而不见。一战爆发后,大量妇女听从英国政府劝说到工厂从事以前由男人从事的工作。1917年俄国纪念国际妇女节直接引发了二月革命,后来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英国妇女争取普选权运动风声再起,1918年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等
材料二 表:陕甘宁边区关于妇女工作的部分文件
时间
颁布机构
文件名
内容或结果
1937年5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妇女与男子在选举和被选举权上享有平等的权利。
1937年9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
《关于边区妇女群众组织的新决定》
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妇女积极参加国防教育和识字运动,增加她们的救亡知识,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
1939年3月
中共中央
《关于开展妇女工作的决定》等
中国女子大学在延安落成,它先后培养了1000余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妇女干部。
1939年4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信》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婚姻自由和男女平等的原则。
1943年2月
中共中央
《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
陕甘宁边区妇女的生产运动逐渐走向高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后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妇女解放相比,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特点,并分析陕甘宁边区妇女解放的历史意义。

2.论述题(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交是国家实施政策的手段之一,外交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国家的目的。一个国家与世界的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从根本上说不是国际环境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的内部政治决定的。外交在不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经验;晚清并非弱国,晚清及近代中国的经验不是“弱国无外交”,而是外交的失败导致国家的失败;美国对待外交的经验是强国无(需)外交,有实力即可,这是强权政治的逻辑;不少小国成功的经验是,外交是国家存亡和兴替的关键、立国之本和“小而不弱”的保证;曾经发动世界大战的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是,选择战争走向毁灭而放弃战争、选择和平的外交战略,则走向繁荣。

——摘编自张清敏《外交的本质与崛起大国的战略选择》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外交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单选题(共20题)

4.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形成了捐助制度。该制度规定,每年雅典城邦都要指定一部分富有公民承担城邦的公共支出,特别是资助戏剧演出、修建战舰。此外,富有公民在战争时期要承担更多税额。这表明古代雅典
A.重视缓和公民财富不平等的矛盾
B.贵族集团政治地位上升
C.形成了高度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
D.社会阶级对立得到消除
5.
1913年,比尔德出版《美国宪法的经济观》,他在书中,逐一列出了55个制宪人士的经济状况,并论证了他们如何从维护各自的利益出发而影响了宪法的成文,并进一步指出美国宪法是参与制宪会议的货币、公债、制造业、贸易和航运4个利益集团发起和推动的,是55个有产者利益博弈的结果。据此可知,当时作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他阶层的利益诉求
B.顺应了自由主义的时代潮流
C.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立国原则
D.代表了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6.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的奋斗历程。你做为他的学习合作伙伴,请你为他提炼的关键词把把关
A.开天辟地错误
B.生死攸关错误
C.洗雪国耻错误
D.用词全部正确
7.
1938年2月至4月,为驱逐晋西北地区的中国军队,日军26师团、109师团展开大规模围攻。八路军第120师主动迎敌,经过两个月的游击战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步机枪200余支、汽车14辆等大批装备,收复了7座县城和大片国土。这表明当时
A.八路军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主力
B.游击战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
C.抗日战争的主要方式是游击战
D.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8.
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B.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
C.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
D.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
9.
1948年9月颁布的由***起草的《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规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部门的党委、党组,均必须健全党委会议制度。此后,***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专门讲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从更广阔的层面丰富和充实了党委制的内容。这体现了
A.党内民主发展的紧迫性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
C.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公众对民主政治的诉求
10.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于三次事件所产生共同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
11.
巴黎公社成立后,公社委员会规定,公社行政、司法等各部门的职位都交由普选产生的人担任,同时规定选举者可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并特别强调罢免权任何时候都不可剥夺。这说明巴黎公社
A.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B. 注重群众的监督作用
C. 实行了社会主义革命
D. 得到了马克思的指导
12.
1892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指出:“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这一论断表明《共产党宣言》
A.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B.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大联合
C.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D.顺应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
13.
《共产党宣言》有7篇序言,均是根据历史的发展不断做的修改补充。如1872年序言:“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这体现出,马克思和恩格斯
A.主张从历史条件出发研究问题
B.具有自我批判与革新的精神
C.始终关注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D.将理论运用与历史发展相结合
14.
1985年11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向全体公民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五年规划》,并发出通知。同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次会议做出了《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这主要表明我国
A.构建恢复建立法制化秩序的社会基础
B.人大和政府是推进法制化的决策机关
C.重点解决法制化进程当中的焦点问题
D.重视构建全民法制化教育的长效机制
15.
下表为我国基层直接选举制度的创新统计(单位:个)。这些创新
时间
选举方式
选举对象
乡镇、市
1998~1999年
公推公选、代表提名制等
乡镇长、党委书记、镇人大主席等
100
2001~2002年
公推直选、两推一选等
副乡镇长、乡镇党委
5
2003~2004年
公推直选、民推竞选等
县(市)长、乡镇党委书记、纪委等
143
2005~2008年
公推直选、三推一选等
乡镇党委书记、镇长、党委委员等
7
 
A.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B.表明直接选举成为我国选举制度的主流
C.诠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观念
D.说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全国基本普及
16.
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之前,大多数的法律并非按一般模式立法所制定,基本上贯彻的是实用主义,即在政策引导下开展社会运动,然后制定法律来保护或巩固运动的成果。这一做法
A.开辟了法律制定的新原则
B.为新政权的巩固提供了保障
C.体现法律自身的价值追求
D.有利于新法律权威的树立
17.
2016年年底以来,非洲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宣布与台湾断交:尼日利亚要求台湾地区驻尼机构迁出首都;柬埔寨首相在参加一场华人华侨春节活动时宣布,不论何时何地都禁止升起台湾“国旗”。截止2017年6月,世界上有175个国家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上述情况表明
A.国际社会全力促成中国统一
B.台湾当局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C.国际社会普遍认同一个中国
D.两岸关系将有历史性的突破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颁布过四部宪法,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 1999年、2004年四次修订。由此说明(   )
A.人民群众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建立
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D.法律需适时修正和完善
19.
2010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广“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这个模式被学术界形容为“三权”分立,它除了村支部的领导权、村委会的行政权之外,另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以监督村干部执行村务。这一举措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A.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
B.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实现村民直接处理事务
D.巩固家庭联产承包成果
20.
美国在建国理政过程中,先由13个州的代表共同协商制定了一部宪法,后建立了联邦制民族国家,进而形成各种利益集团和两大政党,遵循的是“宪法--国家--政党”的道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则走的是
A. “国家--宪法--政党”的道路
B. “政党--宪法--国家”的道路
C. “国家--政党--宪法”的道路
D. “政党--国家--宪法”的道路
21.
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以下体现了这一主张的是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新政协《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2.
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 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 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 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 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23.
有学者指出:“由于特别的地缘政治原因,中美俄之间一直存在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性,此不仅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发展常常以第三国为考虑出发点……而且表现在双边关系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对第三国产生影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美俄关系的发展取决于美国
B.中美俄之间存在着三边互动关系
C.中美关系的重点取决于俄罗斯
D.中俄关系的变化影响着中美关系

4.选择题(共1题)

24.小华买 花去了5.60元,买 花去了3.80元。这两样东西一共花去{#blank#}1{#/blank#}元。小华给售货员一张 ,应找回{#blank#}2{#/blank#}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