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山东济宁市汶上一中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571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23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会议
时间(年)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4——196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75
第四届全国政协会议
1964——1965
第五届全国政协会议
1978——1983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什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这一制度有何新的重大发展?(4分)
(2)材料二中宪法条文规定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意义?(3分)
(3)根据材料三,建国初期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意义?(4分)
(4)通过材料四,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分)
(5)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是怎样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的?(8分)
(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2分)
2.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意志)“所在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材料三《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公开书”销量这么大?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了“点燃了整片森林”的力量还有哪些?
3.
(11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作出了不同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的含义,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注:儒,柔也,术士之称。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孔子起初就是主持丧葬礼仪的儒士,但是孔子有感于“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这样,儒就不仅仅是一种主持礼仪的职业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儒”的演变过程。(2分)并指出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其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
──《新唐书》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时期在突厥地区实行怎样的制度?(1分)试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做法作简要评价。(2分)
材料三 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几位皇帝作了很有趣的打分评价(见下表)。
 
资质
本性
体格
教育
责任感
统驭
应变
私生活
机遇
得分
名次
康熙









117
1
雍正









107
3
乾隆









110
2
咸丰









93
5
光绪









87
6
 
(3)康熙帝在“本性”方面的得分为“上等”,尊重各民族文化就是其表现之一。请列举两个具体事例。(4分)

2.单选题(共12题)

4.
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5.
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13个月后回到上海。此时,它升起的国旗应是
A.大清王朝的龙旗
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C.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
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
6.
“权威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观念在现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为根本的体现是在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为核心的宪法体系
7.
197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规定,各省、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八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2010年则修改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
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
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
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
8.
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采取抑制土地兼并,重农抑商的政策
B.减轻农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
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军费
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
9.
我们说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这种时代的潮流是指
①民族融合的潮流
②北方地区封建化的潮流
③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潮流
④南北朝时期各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潮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11.
北魏孝文帝下诏:“(年)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敌为,当降爵黜官……”这表明 
A.孝文帝禁止年轻官员使用鲜卑语
B.孝文帝逼迫官员放弃本民族的旧俗
C.孝文帝禁止年轻官员上朝议事时说鲜卑语
D.在上朝议事时说北方话者免官
12.
近代化包括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西方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民主化。世界各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途径
A.单一改革B.战争统一C.社会革命D.民族独立
13.
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A.北方实现统一
B.北方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过程
C.民族矛盾尖锐
D.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
14.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依据有
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
②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③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通过改革俄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专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
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主要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打击旧贵族势力D.发展农业生产

3.选择题(共9题)

16.读山东半岛7月陆风转海风(A)与海风转陆风(B)时间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17.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示意古丝绸之路局部区域图。伊塞克湖是世界第二大高山深水湖泊,风光优美,为该国著名的旅游地。伊塞克湖附近巴拉沙衮、碎叶城、新城等著名古城是中吉哈三国联合成功申遗的丝绸之路上“长安一天山廊道”的重要遗产点。


评价伊塞克湖旅游开发的条件。

18.2015年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后要推进土豆主粮化,土豆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图。表1为乌兰察布市四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1970~2014年)。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2015年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后要推进土豆主粮化,土豆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图。表1为乌兰察布市四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1970~2014年)。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15年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后要推进土豆主粮化,土豆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都”。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图。表1为乌兰察布市四个代表旗气候资料统计表(1970~2014年)。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1.截止2016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6.1%,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9.9%。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a)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b),回答下列各题。

23.表为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4.下图为沿20°E经线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