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麻城一中2018届高考冲刺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三)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566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6/21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是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对三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指出结论的不当之处,并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
结论
1
“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方认为是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大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
2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的时候,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后来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个时候,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
中国的“文革”跟美国的群众运动是一致的。
3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她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
但丁是近代早期反对宗教的人文主义者。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51~1856年,巴黎的人口约从95万增加到113万,当时的巴黎环境非常恶劣,城中的古老建筑旁到处是破旧的木棚,道路仍然是曲折蔓延,房价和房租不断攀升,而工资水平却基本未变,市民的居住问题大大恶化,穷人住房难更是成为头痛的大事。对此,市长奥斯曼实施了巴黎住房改革。奥斯曼借旧城改造折迁破旧街区,与此同时,与公司合作,在融资后将巴黎城郊的一些村镇收归国有,并用这些土地修建住房,一部分用于补偿给拆迁户,一部分租赁给无房的市民。为保障低收入租户的利益,立法规定,免除贫困房客的房屋税。奥斯曼在任的17年,共有19730座房屋、120000所住处被拆毁,但被34000座新房和215300处新住宅所取代。尽管被迫迁出的人对这种强制性迁移十分不满,但这个模式后来还被英、德等国采用,改革者们奋力斗争,争取地产国有化,争取国家对住房实行监督,等等。

——据朱明《奥斯曼时期的巴黎城市改造和城市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奥斯曼巴黎住房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奥斯曼巴黎住房改革的积极影响。
3.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曾参师从于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曾经说他虽然天资不高,却非常努力;虽没有许多言论,但他却在自己的德行上很用功。孔子去世前将孙子子思托付给了曾参,因此曾参也被看做是孔子的继承人。他参与编制了《论语》并著写了《大学》,传承了孔子的孝悌之道和忠恕之道。曾子认为“孝”的核心虽仍以父母为主,但由于儿女是带着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去行事,所以只要违反任何道德规范,都是不孝的表现,因此他认为“修身”就是让一个人知晓道德规范。国家治理要求统治者能够在家庭内部实现“孝”“悌”“慈”,如此能上行下效,形成一定的感化效应;同时,还要运用“忠恕”之道,了解民众的意愿,创造条件让民众也能实现各自的意愿,进而实现国家治理、天下太平。快言之,“齐家”“治国”“平天下”,无非是以“孝”“悌”“慈”为根本,通过用“忠恕”之道,将“孝”“悌”“慈”等各种道德规范在家庭、国家、天下层面充分实现出来。

——摘编自褚斌杰主编《儒家经典与中国文化》等

(1)根据材料,概括曾参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参成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原因。

2.单选题(共7题)

4.
在古代雅典实行国葬制度,国家为阵亡者举行葬礼,并出资抚养阵亡者遗孤。在葬礼上,不仅要举行葬礼游行,还有演说家发表演说。演讲者在发表演说时要赞扬城邦,赞扬在战争中牺牲的人,还要赞扬雅典人的祖先和先辈,以及那些仍旧在世的人。据此可知,在古代雅典
A.演讲是政治家的必备素质
B.个人存在的意义以城邦存在为前提
C.推崇“人是万物的尺度”
D.军事斗争对城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5.
《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体现在19世纪德国的统一
A. 使德国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
B. 保留了旧的王朝的专制传统
C. 改变了当时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
D. 遏制了欧洲民族主义的潮流
6.
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企业的管理艺术逐渐上升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资本主义19世纪兴起的泰   罗制就是这样一种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由此可见,垄断组织的发展
A.推动了企业的海外扩张B.刺激了生产技术的革新
C.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成本D.促成了经济模式的变革
7.
1882年,轮船招商局会办郑观应向***稽查,以免偷换。”当时这一建议的目的是
A.改变洋务运动民用企业的性质
B.维护和扩大商股权益
C.减少轮船招商局对市场的垄断
D.扩大官方的经营权力
8.
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
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
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9.
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
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10.
如下图所示,恩格斯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修正可以用来证明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从1848年起经济革命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刚刚真正确立了大工业,并且使德国简直就变成了一个头等工业国—这一切都是以资本主义为基础的,可见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

—恩格斯《<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1895)

 
A.历史评价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干扰
B.历史叙述的真实性易受时代因素影响
C.科学革命理论具有自我完善的特征
D.两次工业革命对科学理论产生的贡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