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中西交流与互动,折射出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
材料一714年,唐朝在广州正式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市舶司。唐朝对外商采取积极的奖励政策,海外贸易主要由政府组织进行。唐政府努力发展丝织、制瓷等手工业,促进了丝绸和瓷器作为出口外销商品的生产。唐朝的财政以盐茶为大宗,并不很重视市舶收入。
北宋政府在杭州、明州(今宁波)、温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秀州(今上海淞江县)等地设市舶司。私人贸易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官府贸易。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宋朝制瓷业有了飞跃发展,瓷器成为外销的重要商品。
——摘编自《中国文化史新论》《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宋海外贸易的变化。
材料二16世纪以来,许多欧洲传教士经海路来到中国,向欧洲传送回众多的信息:中国的制瓷工艺、儒家思想、科举考试制度等。17世纪以后又传述了康熙的“圣王”形象。耶稣会传教士表扬中国的制度是符合柏拉图“理想国”理念的理性秩序。18世纪以后,当欧洲文明兴起的时候,“中国”两字的内涵发生了转变,从“理想国”一下变成了“贫穷”和“愚昧”的代名词。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材料三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1874年李鸿章提出“内须变法”的主张。他认为:“洋人要挟与否,视我国势之强弱。我苟能自强,而使民物殷阜(富足),洋人愈不敢肆其要求。”他充满信心地说:“安见百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耶?”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体现上述思想的实践活动。
材料一714年,唐朝在广州正式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市舶司。唐朝对外商采取积极的奖励政策,海外贸易主要由政府组织进行。唐政府努力发展丝织、制瓷等手工业,促进了丝绸和瓷器作为出口外销商品的生产。唐朝的财政以盐茶为大宗,并不很重视市舶收入。
北宋政府在杭州、明州(今宁波)、温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秀州(今上海淞江县)等地设市舶司。私人贸易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官府贸易。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宋朝制瓷业有了飞跃发展,瓷器成为外销的重要商品。
——摘编自《中国文化史新论》《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宋海外贸易的变化。
材料二16世纪以来,许多欧洲传教士经海路来到中国,向欧洲传送回众多的信息:中国的制瓷工艺、儒家思想、科举考试制度等。17世纪以后又传述了康熙的“圣王”形象。耶稣会传教士表扬中国的制度是符合柏拉图“理想国”理念的理性秩序。18世纪以后,当欧洲文明兴起的时候,“中国”两字的内涵发生了转变,从“理想国”一下变成了“贫穷”和“愚昧”的代名词。
——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 时代背景(从欧洲的角度) |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印象 |
16世纪 | ①文艺复兴 民族国家兴起 | 中国的制瓷工艺、儒家思想、科举考试制度等 |
17世纪 |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启蒙运动在英国兴起 ③ | ② |
18世纪 | ④ ⑤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 | 从“理想国”变成“贫穷”和“愚昧”的代名词 |
材料三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1874年李鸿章提出“内须变法”的主张。他认为:“洋人要挟与否,视我国势之强弱。我苟能自强,而使民物殷阜(富足),洋人愈不敢肆其要求。”他充满信心地说:“安见百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耶?”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体现上述思想的实践活动。
2.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几经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0—1980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次序排列一览表
(1)在①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依据材料,指出19世纪中后期工业后来居上的两个国家名称,简述其发展的共同原因。
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格中1937年排前两位的国家名称,分别简述其领先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60~80年代,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次序变化对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材料1860—1980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次序排列一览表
| 第1位 | 第2位 | 第3位 | 第4位 |
1860年 | 英国 | 法国 | 美国 | 德国 |
1890年 | 美国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1900年 | 美国 | 德国 | 英国 | 法国 |
1937年 | | | ——— | —— |
1950年 | 美国 | 苏联 | ——— | —— |
1980年 | 美国 | 日本 | 苏联 | 联邦德国 |
(1)在①②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
①依据材料,指出19世纪中后期工业后来居上的两个国家名称,简述其发展的共同原因。
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格中1937年排前两位的国家名称,分别简述其领先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60~80年代,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次序变化对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2.单选题- (共27题)
7.
下图出自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军旗衬托着步枪的雕塑,寓意南昌起义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揭开序幕 |
B.象征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
C.首倡“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
D.宣告工农红军战略转移胜利完成 |
8.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下列针对或反映此矛盾的有
①英国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
②现实主义文艺兴起,揭露社会的罪恶现象
③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大规模工人运动
④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
①英国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
②现实主义文艺兴起,揭露社会的罪恶现象
③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大规模工人运动
④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9.
下图选自“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反映的是2013年西安市首次进行社区居民委员会无候选人直选。它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创新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 |
11.
《舒曼计划》宣称:“欧洲统一不会一夜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这个“实际的联合”就是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B.欧洲煤钢联营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D.欧洲联盟 |
12.
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化。齐国“履亩而税”、鲁国推行“初税亩”。这些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
B.推动齐国和鲁国成为霸主 |
C.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
D.标志着井田制在各国崩溃 |
13.
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商部,随后颁行了《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这些做法
①是对洋务运动的根本否定
②从法律上规范工商业者的行为
③顺应了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④迎来了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①是对洋务运动的根本否定
②从法律上规范工商业者的行为
③顺应了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④迎来了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4.
1859-1913年间,中国新建成的549家工矿企业中,首屈一指的是纺织业(160家),绝大多数都从国外购进成套设备。1913年在世界各国纱锭数的统计中,排在首位的英国是中国的118倍。以上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
①近代纺织业发展较突出
②与先进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③采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
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①近代纺织业发展较突出
②与先进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③采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
④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6.
“在他看来,人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只有一种真正的不幸——那就是作恶,也只有一种真正的幸福——那就是行善。由于没有人想要使自己不幸,因此也就没有人自愿作恶。认识到善是什么的人就会行善。”因此,“他”提出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美德即知识” |
C.“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
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
19.
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关于甲骨文,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它是占卜吉凶记事的文字,史料价值低 |
B.发现于殷墟,是对夏商历史的完整记忆 |
C.它是我国已知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 |
D.标志着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到了自觉阶段 |
21.
***在总结中国共产党28年的光辉历程时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此话理解准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猛烈冲击了中国固有的封建道德礼教 |
B.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C.1917年11月之前,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介绍从未在中国出现 |
D.十月革命推动了先进中国人对马列主义和苏俄革命道路的认同 |
22.
梁启超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下列人物持与梁启超相似主张的是
A.张之洞 |
B.郑观应 |
C.邹容 |
D.陈独秀 |
23.
“前因八股计文,积弊太深,特谕令改试策论。”诏令一出,大学士刚毅立即反对说:“此乃祖制,不可轻废。”这段材料反映出
A.废除科举制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
B.戊戌变法受到传统观念的阻碍 |
C.对于八股文的弊端已达成共识 |
D.中国知识分子只接受传统教育 |
24.
俄罗斯学者潘佐夫所著《***传》记述了***“摆脱苏联及其模式的影响、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努力”。下列著作体现***这一探索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B.《论持久战》 |
C.《论联合政府》 |
D.《论十大关系》 |
25.
“人民解放军将在已有的胜利基础上站在国防的最前线,经济建设的最前线。”“你们现在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此命令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
A.从民主革命转向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
B.从领导工人运动转向工农武装割据 |
C.从反抗外敌入侵转向根据地的建设 |
D.从争取民族独立转向社会主义改造 |
26.
“自上而下的近代化,换言之,就是实现‘上’即统治阶级的要求。特别是以军事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为中心。……不管是产业或科学技术都是军事优先。”上述现象最符合
A.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 |
B.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 |
C.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 |
D.20世纪20年代的土耳其 |
27.
下列政策或措施反映北魏时期土地制度变革的是
A.“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
B.“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 |
C.“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
D.“全其部落,顺其土俗” |
28.
孙中山说“三民主义”的含义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条款中,体现“政治是人民所共管”的是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B.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
C.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
D.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