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恩来总理担任总导演的大型音乐舞路史诗《东方红》,概括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全剧六场,包括35首歌曲。部分歌曲名见下: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面歌曲名单中选取一首,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的歌曲名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须准确全面。)
材料 周恩来总理担任总导演的大型音乐舞路史诗《东方红》,概括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史。这部史诗选择了各个革命阶段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使它成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历史缩影,全剧六场,包括35首歌曲。部分歌曲名见下: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面歌曲名单中选取一首,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选取的歌曲名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须准确全面。)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宋王朝建立后,一方面在原有官职不废的基础上不断地增设使职;另一方面,有意地分割事权。同时北宋品阶制度十分复杂,官员的品与阶、官与职常互不一致,使得北宋官僚机构重叠且系统紊乱。
继王安石变法之后,从元丰三年开始,宋神宗下令仿照《唐六典》指定新的职官制度。九月批准实行新的寄禄官阶,职事官各还其职,按不同的品、阶授相应的官职。于是品、阶、官、职就统一起来了。此外,凡领空名的职事官一律罢去;元丰五年,又对三生六部、枢密院、御史台、秘书省、九寺、五监等部门的统属和职掌作了详尽的规定,重新恢复了三省的实际地位和职权,取消与三省重复的机构、如中书门下、谏院、起居元等;在六部改革中,裁减了一批喧夺六部职权的冗官机构和使职差遣官,恢复了六部原有的职权。
然而,后世对北宋元丰改制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宋哲宗时王觌认为元丰官职改革:“正名百职,上下相维,各有分守。”朱熹认为神宗喜《唐六典》,“依此定官制,事多稽滞”,“既有六部,即无须用九卿,建官中三叠四,多少劳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元丰官职改革的不同态度及其依据。
材料 北宋王朝建立后,一方面在原有官职不废的基础上不断地增设使职;另一方面,有意地分割事权。同时北宋品阶制度十分复杂,官员的品与阶、官与职常互不一致,使得北宋官僚机构重叠且系统紊乱。
继王安石变法之后,从元丰三年开始,宋神宗下令仿照《唐六典》指定新的职官制度。九月批准实行新的寄禄官阶,职事官各还其职,按不同的品、阶授相应的官职。于是品、阶、官、职就统一起来了。此外,凡领空名的职事官一律罢去;元丰五年,又对三生六部、枢密院、御史台、秘书省、九寺、五监等部门的统属和职掌作了详尽的规定,重新恢复了三省的实际地位和职权,取消与三省重复的机构、如中书门下、谏院、起居元等;在六部改革中,裁减了一批喧夺六部职权的冗官机构和使职差遣官,恢复了六部原有的职权。
然而,后世对北宋元丰改制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宋哲宗时王觌认为元丰官职改革:“正名百职,上下相维,各有分守。”朱熹认为神宗喜《唐六典》,“依此定官制,事多稽滞”,“既有六部,即无须用九卿,建官中三叠四,多少劳扰。”
——摘编自秦江《试论北宋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元丰官职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元丰官职改革的不同态度及其依据。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推崇的英雄人物是那些发迹的工业巨头,他们虽然在企业经营上是成功者,但是依富傲贫,蔑视人类精神文化,认为物质财富高于精神财富。于是在当时兴起了新教育运动,批斗的靶子正是僵化专制的传统教育。杜威成为运动中的首领式人物。他针对旧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延续,应将现代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职业活动、日常生活纳入教育范围,尤其要重视职业教育的教育观。……这些学说一时成为世界各地流行的教育学说。
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帝制,这一重大变局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在教育界,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美国的教育理论能使中国富强,美国就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正如1917年南开大学创办者张伯苓赴美国考察教育时所说:“昔日之言教育者,曰日、曰英、曰德,今日之言教育者,曰法、曰美;昔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立宪国民,今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共和国民。此今昔之所以不同。”从此拉开了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杜威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时代契机?并概括其哪些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有借鉴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推崇的英雄人物是那些发迹的工业巨头,他们虽然在企业经营上是成功者,但是依富傲贫,蔑视人类精神文化,认为物质财富高于精神财富。于是在当时兴起了新教育运动,批斗的靶子正是僵化专制的传统教育。杜威成为运动中的首领式人物。他针对旧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延续,应将现代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职业活动、日常生活纳入教育范围,尤其要重视职业教育的教育观。……这些学说一时成为世界各地流行的教育学说。
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帝制,这一重大变局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在教育界,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美国的教育理论能使中国富强,美国就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正如1917年南开大学创办者张伯苓赴美国考察教育时所说:“昔日之言教育者,曰日、曰英、曰德,今日之言教育者,曰法、曰美;昔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立宪国民,今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共和国民。此今昔之所以不同。”从此拉开了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摘编自熊士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杜威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时代契机?并概括其哪些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有借鉴价值?
3.单选题- (共6题)
4.
罗马共和国时期,设立了外事裁判官法。它是外事裁判官在外事司法活动中,不依据市民法的固有规范,而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专门调节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之间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据此可知该法
A.已取代了公民法等相关法律 |
B.适应了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 |
C.推动了罗马法不断丰富发展 |
D.利于消除罗马自由民间矛盾 |
5.
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個而佣力自活”,“计岁而受直者曰长工,计时而受直者曰短工,计日而受直者曰忙工”。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
A.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
B.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
C.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 |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
7.
1979年到192年,全国人大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等相关法律和条例。此外,中国政府还同一些国家就有关保护投资安全问题进行谈判或签订协定。这些做法
A.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 |
B.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
C.旨在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 |
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
8.
孔子认为,认真对待那些适合于人民的东西,还要尊敬神灵并与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董仲舒则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上述变化表明儒学
A.从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 |
B.从关注现实转向关注神灵 |
C.逐步披上浓厚的神秘色彩 |
D.从反专制转而为专制服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