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每一个王朝都比较重视对各级官吏的管理和监督,这一点在《唐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唐律》首次将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对各种贪赃受贿犯罪行为的概念、具体内容、定罪和量刑都作了详细规定。在多数情况下,官员与一般百姓犯同样的罪,对官员的处罚要比百姓重,主管官员与一般官员犯同样的罪,对前者的处罚要重于后者。同时,唐代统治者在伦理道德上强调贯磐儒家纲常礼教原则,作为官吏为百从政的标准;在政治上限制官吏滥用特权;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俸禄,严格禁止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在法律上将惩罚、监察、考核等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预防。
1883年国会通过《彭德尔顿法》,使美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以“能力与功绩”作为录用与衡量官员标准的法律依据。l913年宪法第l7条修正案规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国会参议员由各州人民直接选举产生,改变了过去国会参议员由各州的州议员选举产生的旧制。1890年国会又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联邦政府正式承担起管制托拉斯的责任。而对美国社会弊端的批判,新闻媒体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正如霍夫斯塔特等人所言,“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能逃过黑幕揭发者那善于观察的眼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20年代后期到1883年美国政治腐败的原因,并归纳其解决措施。
材料一 中国封建社会的每一个王朝都比较重视对各级官吏的管理和监督,这一点在《唐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唐律》首次将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对各种贪赃受贿犯罪行为的概念、具体内容、定罪和量刑都作了详细规定。在多数情况下,官员与一般百姓犯同样的罪,对官员的处罚要比百姓重,主管官员与一般官员犯同样的罪,对前者的处罚要重于后者。同时,唐代统治者在伦理道德上强调贯磐儒家纲常礼教原则,作为官吏为百从政的标准;在政治上限制官吏滥用特权;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俸禄,严格禁止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在法律上将惩罚、监察、考核等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预防。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隋唐卷》
材料二 从l8世纪20年代后期到1883年,美国出现了一个公共官员最严重的腐败时期。大量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官员都想得到用权力来交换填满钱袋的机会,强大的私人利益集团能够轻而易举地收买公共官员。这些大公司的老板不惜重金贿赂官员、收买政客,将政府玩弄于股掌之间。更为不利的是,公众对这些腐败现象并不特别地反感。历史学家莫里森说:“对于许多人来说,正派似乎离开了公共生活。”1883年国会通过《彭德尔顿法》,使美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以“能力与功绩”作为录用与衡量官员标准的法律依据。l913年宪法第l7条修正案规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国会参议员由各州人民直接选举产生,改变了过去国会参议员由各州的州议员选举产生的旧制。1890年国会又通过了《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联邦政府正式承担起管制托拉斯的责任。而对美国社会弊端的批判,新闻媒体发挥了重要的监督作用,正如霍夫斯塔特等人所言,“美国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能逃过黑幕揭发者那善于观察的眼睛”。
——周琪《美国的政治腐败和反腐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惩治官吏腐败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20年代后期到1883年美国政治腐败的原因,并归纳其解决措施。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自悔。是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民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贵以保其生也。
(1)材料一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实际原因是什么?
(2)结合史实简要分析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材料一 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自悔。是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民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贵以保其生也。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材料二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廿二史札记》
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实际原因是什么?
(2)结合史实简要分析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希特勒的崛起代表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长于煽动人心的鬼才使希特勒一飞冲天登上德国领导人的宝座,此后这一直是他维持权威的法宝。他凭借草莽英雄的本能,以及对心理弱点奇准无比的掌握,排除异己,让他们始终抬不起头来,最后只有纷纷求饶,甘愿受他的宰制。在国际上他则毫不留情地利用民主国家对《凡尔赛和约》自知理亏的心理。
(2)在材料二中,基辛格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和平秩序的打破归结于希特勒个人。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材料一

材料二 希特勒的崛起代表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原可用和平或至少不致酿成巨祸的方式推翻……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恶魔般的人造成的。长于煽动人心的鬼才使希特勒一飞冲天登上德国领导人的宝座,此后这一直是他维持权威的法宝。他凭借草莽英雄的本能,以及对心理弱点奇准无比的掌握,排除异己,让他们始终抬不起头来,最后只有纷纷求饶,甘愿受他的宰制。在国际上他则毫不留情地利用民主国家对《凡尔赛和约》自知理亏的心理。
——基辛格《大外交》
(1)据材料一指出,三幅地图各反映了哪些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这些局部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在材料二中,基辛格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和平秩序的打破归结于希特勒个人。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2.选择题- (共4题)
3.单选题- (共11题)
8.
英国人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拜,由长官和书手站在正中,众人分别站立两旁,诵赞美诗;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
B. 传播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重要内容
C. 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
D. 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
A. 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
B. 传播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重要内容
C. 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
D. 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
9.
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
10.
在1930年6月11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通过了由李立三起草的《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决定发动武汉、南京、上海等地暴动,提出“会师武汉”、“饮马长江”,并认为中国革命一爆发就会“掀起全世界的大革命”。这表明
A. 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
B. 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依然存在
C. 当时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出现重大失误
A. 共产党内部在革命道路的选择上存在分歧
B. 共产党内的右倾错误依然存在
C. 当时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 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出现重大失误
11.
列宁认为: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当时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②当时苏维埃内部存在派系斗争
③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
④列宁主张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①当时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②当时苏维埃内部存在派系斗争
③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
④列宁主张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2.
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①重返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③①②④ |
B.③②①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①③④ |
13.
据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词汇出现约10000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等词汇却被大量频繁使用。上述词汇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
B.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 |
C.发展中国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 |
D.全球化的扩展使国人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 |
14.
如图是l857年至l905年德国垄断组织卡特尔数量增长示意图。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国内市场狭小阻碍了德国生产与资本的集中 |
B.国家统一是德国卡特尔数量增长的直接原因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德国大企业时代到来 |
D.半专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德国垄断组织形成的根本原因 |
15.
造成下表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中国关税收入总额及在中央政府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情况
中国关税收入总额及在中央政府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情况
| 收入 | 比重 |
1913年 | 1697万元 | 21% |
1928年 | 17914万元 | 41% |
1929年 | 27554万元 | 51% |
A.中国基本实现关税自主 |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
C.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升 |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
16.
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
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 |
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